中國名人故事文字版(5篇)

字號:

故事一般都和原始人類的生產(chǎn)生活有密切關(guān)系,他們迫切地希望認識自然,于是便以自身為依據(jù),想象天地萬物都像人一樣,有著生命和意志。以下是精心整理的中國名人故事文字版,歡迎閱讀與收藏。
    1.中國名人故事文字版
    我國醫(yī)學源遠流長,歷曾涌現(xiàn)出許多名醫(yī)。神醫(yī)扁鵲便是其中的一位。神醫(yī)扁鵲年輕時跟隨師傅學醫(yī),非常用功。他學成后醫(yī)術(shù)高超,到各地治病救人,被人們稱為“神醫(yī)”。
    有一次,神醫(yī)扁鵲到齊國見到齊桓侯,通過觀察,神醫(yī)扁鵲知道齊桓侯生病了,就對他說:“您生病了,如今病在皮膚里,如果耽誤了,病情將會加重?!?BR>    齊桓侯不相信神醫(yī)扁鵲的話,說:“我沒病。你們醫(yī)生貪功好利,總想靠醫(yī)治沒病的人來顯示自己的醫(yī)術(shù)?!?BR>    過了五天,神醫(yī)扁鵲又見到齊桓侯,他真誠地說:“您的病已到了血脈,不治療會加重?!饼R桓侯不高興地說:“我沒病?!庇诌^了五天,神醫(yī)扁鵲對齊桓侯說:“您的病已經(jīng)深入到腸胃了,再不治療后果會很嚴重?!饼R桓侯仍覺得神醫(yī)扁鵲在騙他,沒有理會。
    五天后,神醫(yī)扁鵲再見到齊桓侯,他轉(zhuǎn)身就跑開了。齊桓侯感到很疑惑,就派身邊的人去問神醫(yī)扁鵲。
    神醫(yī)扁鵲說:“以前齊桓侯的病我能治好??涩F(xiàn)在病已經(jīng)到了骨髓,我治不好,只能趕緊跑開了?!?BR>    不久,齊桓侯果然生病了。他的病情越來越重,沒一個醫(yī)生能治好。臨終前,他后悔地說:“要是聽神醫(yī)扁鵲的話該多好啊!”
    神醫(yī)扁鵲還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總結(jié)出診斷疾病的四種方法:望氣色、聞氣味、問病情、把脈,為祖國醫(yī)學作出了重大貢獻。
    2.中國名人故事文字版
    白居易不僅是唐代的一位詩人,而且還是一位清廉勤政的官員。
    在他任杭州刺史期間,由于他為官清廉,再加上他為當?shù)乩习傩兆隽撕芏嗪檬?,因此深受杭州人民的擁護和愛戴。三年后,白居易辭去官職,告別杭州人民,回到家鄉(xiāng)。
    一天,白居易吃過早飯走進書房,很自然地拿起書桌上兩塊從杭州天竺山的石頭觀賞起來??粗粗?,猛地他心頭一震,感覺自己做了一件很不光彩的事,他感到很對不起杭州、對不起天竺山。于是,他提筆寫下了一首滿含自責的詩句。恰在此時,他的朋友劉禹錫登門拜訪。他倆一見面便親熱地交談起來,本來還在深深自責中的白居易全然忘卻了剛才的事情。
    劉禹錫臨走時,一眼看見書桌上的那首墨跡還沒有干透的詩,吟誦后很詫異地問白居易:“區(qū)區(qū)兩塊小石頭,你何必放在心上呢?還寫詩責怪自己,不值得,不值得!”說完搖搖頭。白居易卻不這么認為,他意味深長地對老友說:“是啊,區(qū)區(qū)小石頭說明不了什么??伤呛贾萑嗣竦氖^,也僅僅屬于天竺山,我怎么能據(jù)為己有呢?再說,倘若每一個來天竺山游玩的游客都把天竺山的石頭帶回家,那哪里還有天竺山秀美的景色呢?雖說當時我只想把它們帶回來作紀念,現(xiàn)在看來就像是我貪 污了杭州人民的千兩黃金,怎么不讓我感到自責呢?”一席話說得劉禹錫連連點頭。
    為人要自清,為官當自廉。帶回兩塊石頭對于常人來說應該是一件很小很小的事,但在白居易眼里卻關(guān)乎天竺山的秀美景色,關(guān)乎一個人為官之道。白居易這種“慎微”的律己精神,不僅使劉禹錫折服,也讓我們肅然起敬。
    3.中國名人故事文字版
    1923年8月的一天,從上海啟程開往美國西岸西雅圖的約克遜號郵輪緩緩駛出黃浦江。船上,有年僅二十三歲的冰心,和來自清華和燕京大學的另外一百多名赴美留學生。那一年,冰心以優(yōu)異的成績獲得了去美國波士頓威爾斯利大學留學的機會。
    船上第二日,冰心想起臨行前受一吳姓女同學所托,讓她照顧與她一起前往美國留學的弟弟。想著自己去找不方便,冰心便托朋友許地山幫她去找這位吳姓男生,許地山卻陰差陽錯地將另一位吳姓男生帶到了冰心面前。
    一個錯誤的開始,卻讓他們由此相識。接下來的日子里,他們常在甲板上相遇,有時也倚在船舷上聊聊天。冰心越來越發(fā)現(xiàn),這個叫吳文藻的男生與眾不同,她深深地記住了他的名字。
    兩個星期的郵輪生活結(jié)束,冰心去了波士頓的威爾斯利大學,而吳文藻則到了美國東北部的新罕布什爾州特默思學院學習。遙遠的距離,繁忙的學業(yè),吳文藻只寄了一張薄薄的明信片,寥寥數(shù)語,尋常又客氣的問候,卻再度激起冰心的好奇。她立即提筆,認認真真給他回信。
    數(shù)日后,她的信,輕輕飄落在吳文藻的手上。他除了驚喜,就是不安。愛的種子,在兩顆年輕的心里,悄悄埋下,終究還是無法說出口。彼時的他,只因家貧怕無法給她一份安然的生活,彼時的她,只因羞澀與矜持,再如何,也不能讓一個女子先把那個字吐出口。
    若不是她那次的生病住院,也許,那段美好的情愫,他們還會壓在彼此的心底。那年的圣誕節(jié),吳文藻想趁放假機會好好游歷一下,經(jīng)過冰心所在的城市,鬼使神差就去找了她,得到的卻是她生病住院的消息。醫(yī)院的病床上,看到她花容失色,情緒低落,他的心隱隱疼了。低著頭,輕聲叮囑,讓她配合醫(yī)生吃藥治療。一句句看似平平常常的叮嚀與問候,只因是從他的嘴里講出來,便有了不一樣的意味。冰心一一應著,眼圈兒就紅了,她越發(fā)在心里喜歡了這個細心的男子。
    1925年夏天,吳文藻終于拋開一切世俗觀念,向她表白:我們可不可以最親密地生活在一起,做你終生伴侶是我的心愿,當然,你不一定立即要回答我,請你考慮一下。冰心幸福羞澀地低下了頭。那一句愛的告白,她等了太久。
    之后不久,吳文藻又給冰心父母寫去一封信,信中他真誠地向二位老人坦陳他對冰心的愛,希望能得到他們二老的支持。冰心的父母也是開明之人,他們欣賞這位才華橫溢的年輕人,欣然接受他做了他們的女婿。1929年夏季,綠柳輕拂柔情蕩漾的未名湖畔,身著潔白婚紗頭戴五彩花環(huán)的冰心在眾親朋的祝福聲中,甜蜜地牽起吳文藻的手。
    婚后的生活,充滿了柴米油鹽的平淡,卻處處洋溢著幸福的味道。吳文藻致力于自己的學術(shù)研究,冰心操持著小家,也用自己的一支生花妙筆詮釋著她愛的哲學。生活的道路上,自然不是只有鮮花,也有荊棘遍布和淚水,在那個動 亂的時代,吳文藻也不能幸免地被錯劃成右派,好在,那時,有冰心堅定地站在他身邊,給他鼓勵,給他安慰,伴他走過最難走的那段歲月,直到他被平反摘掉右派的帽子。
    4.中國名人故事文字版
    巴金喜歡喝茶,卻不太講究,家家戶戶都有的白瓷杯,就是他的茶具。泡的方法也簡單,和農(nóng)夫村婦一樣,抓把茶葉,用開水一沖,味道自然也很一般。而且,他喜歡把茶葉丟在書柜里,這樣,茶水就有了油墨的味道,外人實在難以下咽。
    好友許四海是制壺大師,實在看不下去巴金這樣糟蹋茶葉。于是,他送了他一只自制的仿曼生壺,還專程從家里帶了一套紫砂茶具,為他表演茶藝。
    還別說,制壺大師確實有一手,用特別的手法沖泡的茶,還未喝,香味已經(jīng)在房間里彌漫,巴金喜不自禁,一邊喝一邊感嘆:“沒想到這茶還真聽許大師的話,說香就香了!”一口氣喝了好幾杯。
    老舍則認為“喝茶本身是一門藝術(shù)”,他喜歡一邊喝茶一邊寫作,如果沒有茶,喝多少水都覺得不解渴。出國或外出體驗生活,都不忘隨身攜帶茶葉。飲茶,可以說是老舍一生的嗜好。他在《多鼠齋雜談》說:“有一杯好茶,我便能萬物靜觀皆自得?!?BR>    一次,他到莫斯科開會,蘇聯(lián)人知道他的嗜好,特意為他準備了一個熱水瓶。老舍頗為開心,趕緊泡好一杯茶,準備慢慢品。沒想到,剛喝了幾口,一不注意,服務(wù)員端起杯子給倒掉了,老舍很生氣:“難道她不知道中國人喝茶是一天喝到晚的?”其實,這是東西方茶文化的不同,人家以為老舍喝剩了,很體貼地倒掉呢。
    后來,嗜茶如命的老舍居然提出要戒茶,原因是物價高漲,“不管我愿不愿意,近來茶價的增高已教我常常起一身小雞皮疙瘩。”糧食漲,茶也湊熱鬧,茶和糧食確實一樣重要,難怪老舍只是叫嚷一陣,并不見他真正戒茶。
    5.中國名人故事文字版
    晉朝人孫康自幼聰敏好學,但是家中很貧窮,根本沒有上學讀書的機會。于是,他開始利用夜晚時間讀書,可是夜間讀書時,必須點油燈,往往讀一個晚上的書,就要用去一燈油,以孫康當時的家庭條件根本負擔不起,一到天黑,便沒有辦法讀書。特別是到了冬天,長夜漫漫,他有時輾轉(zhuǎn)很久,難以入睡。實在沒有辦法,只好白天多看書,晚上便躺在床上默誦。
    有一年冬天,天氣格外寒冷,三天兩頭下一場大雪。冬夜,孫康蓋著薄被正蜷縮在床上,面對著北風呼嘯的窗口又在背書。背著背著,突然發(fā)現(xiàn)窗口越來越亮,他甚至懷疑是到了快要出太陽的時候了,等他披著衣出門一看,原來是下了大雪,是白雪把窗口映亮了。孫康心想:既然白雪能映亮窗口,那么一定也可以用積雪照著讀書吧。想到這里,他便捧起書跑到門外,一個人蹲在雪地里,借著積雪映出的微弱亮光來讀。手腳凍僵了,就起身跑一跑,搓搓手腳。
    從此孫康不再為沒有燈油而發(fā)愁。整個冬天,他夜以繼日地讀書,不怕寒冷,也不感到疲倦,常常一直讀到雞叫。即使是北風呼號,滴水成冰,他也從來沒中斷過。功夫不負有心人,孫康最終擺脫貧困家境,成為一位很有名望的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