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注冊資產評估師輔導:經濟法預習第一章(7)

字號:

五、訴訟時效與期間
    (一)、訴訟時效的概念和特征(是債權債訴訟中行使的有效期間)
    1、時效是指一定的事實狀態(tài)持續(xù)經過一定的時間而導致一定法律后果的制度。
    2、訴訟時效的概念
    訴訟時效是指權利人經過法定期限不行使自己的權利,依法律規(guī)定其勝訴權歸于消滅的制度。當權利人得知自己的權利受到侵害后,必須在法律規(guī)定的訴訟時效期間,向法院或其他有權機構提出保護其合法權益的請求。超過法定期限以后再提出請求的,除法律有特別規(guī)定以外,人民法院不予保護。但訴訟時效只是消滅附著于實體權利之上的勝訴權,并不消滅權利人的實體權利。因此,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當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訴訟時效限制。
    訴訟時效制度的意義在于督促權利人及時行使權利,從而使權利義務關系確定化;訴訟時效制度還有利于法院及時審查證據,正確處理民事糾紛。
    (二)訴訟時效的種類
    訴訟時效分為一般訴訟時效和特殊訴訟時效兩類。一般訴訟時效是指由《民法通則》統(tǒng)—規(guī)定的訴訟時效期限。一般訴訟時效期限為2年。
    特殊訴訟時效是指《民法通則》特別規(guī)定的時效和單行法律規(guī)定的時效期限。《民法通則》規(guī)定下列四種情形的案件,訴訟時效期間為1年:(1)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
    (2)生產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
    (3)延付或拒付租金的;
    (4)寄存財物被丟失或毀損的。此外,根據《合同法》的規(guī)定,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和技術進出口合同提起訴訟的期限為4年。
    (三)訴訟時效的開始、中止、中斷和延長
    訴訟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犯時起算。但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未授權給自然人、法人經營管理的國家財產受到侵害的,不受訴訟時效的限制。
    訴訟時效中止是指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后6個月,因不可抗力或其他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暫停計算。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訴訟時效期間繼續(xù)計算。
    訴訟時效的中斷是指訴訟時效進行中,由于發(fā)生當事人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履行要求或義務人同意履行義務等法定事由,使以前經過的時效期限歸于無效,時效期間從中斷之時起重新計算。
    訴訟時效延長是指因為特殊情況(客觀阻礙),權利人不可能按訴訟時效期限行使請求權,人民法院可以適當延長訴訟時效期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