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每題所給選項中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本部分1~50題,每題1分,共50分。
1.答案:C
簡析: 刑法典條文中沒有明確規(guī)定罪刑法定的基本內(nèi)容,通常認為罪刑法定的要求有:
(1) 禁止不成文法。(2)禁止溯及既往,但并不禁止有利于行為人的事后法;(3)禁止不利于行為人的類推解釋,(4)禁止絕對的不確定刑與絕對的不定期刑,(5)關于犯罪及其法律后果的規(guī)定必須明確;(6)禁止不均衡的、殘虐的刑罰。
2.答案: D
簡析:王某可以成立犯罪預備階段的犯罪中止,而不是犯罪預備。
根據(jù)屬地管轄的原理,只要犯罪行為,不管是預備行為還是實行行為,中國刑法都有權管轄。
3.答案:D
簡析:本題主要考查的是精神病人的刑事責任的問題。對此《刑法》第18條分別對精神病人、間歇性精神病人的刑事責任能力問題作了明確的規(guī)定。
4.答案:C
簡析:甲的行為是過失致人死亡的行為。
5.答案:C
簡析:對吳某應當以無期徒刑和傷害罪判處的刑罰數(shù)罪并罰。
6.答案:B
簡析:其行為符合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要件,應成立本罪。
7.答案:D
簡析:對于王某的行為,按照交通肇事罪、故意殺人罪進行數(shù)罪并罰。
8.答案:C
簡析: C 葉某的行為是明知恐怖主義犯罪的收入而掩蓋其犯罪性質(zhì),其行為構(gòu)成洗錢罪。
9.答案:C
簡析C行為人盜竊并使用信用卡后,又實施惡意透支的,應按盜竊罪和信用卡詐騙罪實行數(shù)罪并罰
10.答案:A
簡析:燕某明知嬰兒無法獨立生存,而不履行母親義務,導致小孩死亡,應該成立不作為的故意殺人罪。
11.答案:D
簡析:對于本案中二人的行為,應認定為盜竊罪。其原因在于,行為人實施了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秘密竊取的行為,盡管從行為方法與普通盜竊犯罪存在差別,但其核心均是非法占有了銀行的貨幣資金。
12.答案:C
簡析:甲的行為符合敲詐勒索罪的構(gòu)成特征。
13.答案:C
簡析: 本題測試的知識點是偽證罪的罪質(zhì)要件問題。見《刑法》第305條
14.答案:C
簡析:陳某冒充軍人謀取到了不法利益,成立冒充軍人招搖撞騙罪。
15.答案:C
簡析:根據(jù)《刑法》規(guī)定,對于犯有嚴重危及社會安全的犯罪如強*罪、搶劫罪、綁架、爆炸罪等暴力犯罪,并被判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適用假釋。但是,對于他們,如果表現(xiàn)良好,有悔罪表現(xiàn),則可以進行減刑。
16.答案:B
簡析:我國刑法中有些犯罪罪名配置了絕對性的死刑,這些是:劫持航空器罪、綁架罪、拐賣婦女、兒童罪、*越獄罪、聚眾持械劫獄罪,但是只有具備特定情節(jié)的才能夠判處死刑。
17.答案:D
簡析:事故型犯罪包括重大責任事故罪、危險物品肇事罪,與生活型犯罪發(fā)生竟合的時候應優(yōu)先適用事故型犯罪。本案實際上是生活過失與業(yè)務過失的竟合問題,以及失火和過失致人死亡在致人死亡這一點上的竟合問題。
18.答案:D
簡析:甲的強*行為系其臨時起意,超出共同犯意之外在甲的行為在刑法理論上叫實行過限。
19.答案:C
簡析:甲為了保護非法利益而實行的防衛(wèi),由于不具有防衛(wèi)目的的正當性,因而也不是正當防衛(wèi)行為。
20.答案:D
簡析:A是《刑法》279條規(guī)定的招搖橦騙罪的特征。B是信用卡詐騙罪,C是騙取出口退稅罪本題D項為正確答案。
1.答案:C
簡析: 刑法典條文中沒有明確規(guī)定罪刑法定的基本內(nèi)容,通常認為罪刑法定的要求有:
(1) 禁止不成文法。(2)禁止溯及既往,但并不禁止有利于行為人的事后法;(3)禁止不利于行為人的類推解釋,(4)禁止絕對的不確定刑與絕對的不定期刑,(5)關于犯罪及其法律后果的規(guī)定必須明確;(6)禁止不均衡的、殘虐的刑罰。
2.答案: D
簡析:王某可以成立犯罪預備階段的犯罪中止,而不是犯罪預備。
根據(jù)屬地管轄的原理,只要犯罪行為,不管是預備行為還是實行行為,中國刑法都有權管轄。
3.答案:D
簡析:本題主要考查的是精神病人的刑事責任的問題。對此《刑法》第18條分別對精神病人、間歇性精神病人的刑事責任能力問題作了明確的規(guī)定。
4.答案:C
簡析:甲的行為是過失致人死亡的行為。
5.答案:C
簡析:對吳某應當以無期徒刑和傷害罪判處的刑罰數(shù)罪并罰。
6.答案:B
簡析:其行為符合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要件,應成立本罪。
7.答案:D
簡析:對于王某的行為,按照交通肇事罪、故意殺人罪進行數(shù)罪并罰。
8.答案:C
簡析: C 葉某的行為是明知恐怖主義犯罪的收入而掩蓋其犯罪性質(zhì),其行為構(gòu)成洗錢罪。
9.答案:C
簡析C行為人盜竊并使用信用卡后,又實施惡意透支的,應按盜竊罪和信用卡詐騙罪實行數(shù)罪并罰
10.答案:A
簡析:燕某明知嬰兒無法獨立生存,而不履行母親義務,導致小孩死亡,應該成立不作為的故意殺人罪。
11.答案:D
簡析:對于本案中二人的行為,應認定為盜竊罪。其原因在于,行為人實施了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秘密竊取的行為,盡管從行為方法與普通盜竊犯罪存在差別,但其核心均是非法占有了銀行的貨幣資金。
12.答案:C
簡析:甲的行為符合敲詐勒索罪的構(gòu)成特征。
13.答案:C
簡析: 本題測試的知識點是偽證罪的罪質(zhì)要件問題。見《刑法》第305條
14.答案:C
簡析:陳某冒充軍人謀取到了不法利益,成立冒充軍人招搖撞騙罪。
15.答案:C
簡析:根據(jù)《刑法》規(guī)定,對于犯有嚴重危及社會安全的犯罪如強*罪、搶劫罪、綁架、爆炸罪等暴力犯罪,并被判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適用假釋。但是,對于他們,如果表現(xiàn)良好,有悔罪表現(xiàn),則可以進行減刑。
16.答案:B
簡析:我國刑法中有些犯罪罪名配置了絕對性的死刑,這些是:劫持航空器罪、綁架罪、拐賣婦女、兒童罪、*越獄罪、聚眾持械劫獄罪,但是只有具備特定情節(jié)的才能夠判處死刑。
17.答案:D
簡析:事故型犯罪包括重大責任事故罪、危險物品肇事罪,與生活型犯罪發(fā)生竟合的時候應優(yōu)先適用事故型犯罪。本案實際上是生活過失與業(yè)務過失的竟合問題,以及失火和過失致人死亡在致人死亡這一點上的竟合問題。
18.答案:D
簡析:甲的強*行為系其臨時起意,超出共同犯意之外在甲的行為在刑法理論上叫實行過限。
19.答案:C
簡析:甲為了保護非法利益而實行的防衛(wèi),由于不具有防衛(wèi)目的的正當性,因而也不是正當防衛(wèi)行為。
20.答案:D
簡析:A是《刑法》279條規(guī)定的招搖橦騙罪的特征。B是信用卡詐騙罪,C是騙取出口退稅罪本題D項為正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