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卷指導:民法最新測試題6

字號:

三、不定項選擇題
    (一)
    41.B。在《合同法》第一百五十七條中規(guī)定了債權人的檢驗義務,受買人收到標的 物時應當在約定的檢驗期間內(nèi)檢驗。沒有約定檢驗期間的,應當及時檢驗。同時債權人在買 賣合同中的主要義務是支付價款和接收貨物。如果債權人沒有及時接收貨物,則構成債權人 遲延。在本題中,甲乙公司約定由甲方派車自取貨物,對于履行期限的變更甲也沒有異議,則甲到期沒有領取貨物,則構成遲延,應當承擔違約責任。同時,乙公司將大米賣掉,是在甲公司違約以后,為了避免擴大損失的行為,所以乙公司有權保留2萬元差價。《合同法》 第一百一十九條規(guī)定:當事人一方違約后,對方應當采取適當措施防止損失的擴大;沒有采 取適當措施致使損失擴大的,不得就擴大的損失要求賠償。當事人因防止損失擴大而支出的 合理費用,由違約方承擔。
    42.C。根據(jù)《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 見 (試行)》第一百零四條規(guī)定:債權人無正當理由拒絕債務人履行義務,債務人將履行的標的 物向有關部門提存的,應當認為債務已經(jīng)履行。因提存所支出的費用,應當由債權人承擔。 提存期間,財產(chǎn)收益歸債權人所有,風險責任由債權人承擔。根據(jù)民法理論,在債權人遲延 的情況下,如果債務人進行了貨物的保管,則保管費用應當由遲延的債權人承擔。
     43.A。《合同法》第一百四十二條規(guī)定:標的物毀損、滅失的風險,在標的物交付之 前由 出賣人承擔,交付之后由買受人承擔,但法律另有規(guī)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在本題 中,交貨方式是甲公司自己派車取貨,并且乙公司已經(jīng)準備好貨物了,則到履行期限屆至之 日就視為乙公司已經(jīng)履行了債務。所以在此以后大米毀損滅失的風險應當由甲公司來承擔。 
    44.AD。合同的變更,在我國僅指合同內(nèi)容的變更,是指合同當事人不變,僅僅變更合 同內(nèi) 容的現(xiàn)象。在本題中,合同的履行期限發(fā)生了變化,應當是合同的變更。在乙方通知甲方變 更合同后,甲方認為履行期限沒有多大的影響,沒有做出答復,應當視為甲方已經(jīng)默示的同 意了。所以本題應當選擇AD。
     45.D。在本題中,甲方履行遲延,已經(jīng)構成違約了,則乙方出賣大米給丙公司,是為 了減 少損失。事實上,乙公司是以每公斤0.8元的價格賣給丙公司的,比原來的價格少了每公斤0 .2元,造成了2萬元的損失。參見《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規(guī)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 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xù)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第一百一十三條第一款規(guī)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 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 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 的損失。
    
    (二)
    46. B。根據(jù)《擔保法》第35條的規(guī)定,在同一抵押物上可以有多個抵押權存在。根據(jù)〈擔保法解釋〉第51條規(guī)定,抵押人所擔保的債權超出其抵押物價值的,超出的部分不具有優(yōu)先受償?shù)男Я?。但并不是當然無效。而且擔保物的價值只有在實現(xiàn)擔保物權時才能確定。故在訂立合同時很難說是不是超價值。這雖與〈擔保法〉第35條有沖突,但由于擔保法的規(guī)定不合理,故應以解釋為準。
    47. B。根據(jù)《擔保法》第35條的規(guī)定,在同一抵押物上可以有多個抵押權存在,而且,根據(jù)〈擔保法〉43條規(guī)定,當事人未辦理抵押物登記的,不得對抗第三人,故未辦理登記的抵押物仍可以向第三人抵押。 48. A。掌握《擔保法》第54條規(guī)定。
    49. D。根據(jù)《擔保法》第43條,當事人未辦理抵押登記的,不得對抗第三人。根據(jù)《擔保法解釋》第76條的規(guī)定,在未辦理登記的抵押物上設定多個抵押時,抵押權之間不存在清償順序。需要注意的是,這修改了《擔保法》第54條的規(guī)定。
    50. AB。掌握《擔保法》第52條、58條的規(gu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