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導讀刑法習題(三)1

字號:

某1993年曾因投機倒把罪被判3年有期徒刑,服刑期間經(jīng)過減刑,于1995年11月刑滿釋放。1999年5月,譚某在某市開設了一家娛樂城,自任總經(jīng)理,但生意不甚景氣。為謀利,譚某于1999年8月開始設法在其娛樂城內開設色情服務項目。為了對付公安機關的查處和管理賣*婦女,譚某要求統(tǒng)一保管賣*婦女的身份證,對賣*婦女實行集體吃住、統(tǒng)一收費、定期檢查身體和發(fā)放避孕工具等措施,其中對不愿意賣*的本娛樂城女服務員杜某實施強暴、*污等軟硬兼施的手段,迫使其賣*。譚某還聘請李某負責保安,聘用趙某協(xié)助管理賣*婦女。營業(yè)初期,有黃某等三名婦女賣*,爾后發(fā)展到十余名婦女賣*,黃某又將一名剛滿13周歲的女孩林某引誘來賣*。譚某的朋友、在本市開出租車的羅某也經(jīng)?!肮忸櫋弊T某的娛樂城。一次,羅某得知公安機關晚上要檢查全市的娛樂場所,便給譚某報信,使娛樂城躲過了公安機關的查處。后經(jīng)公安機關嚴密偵查,于2000年3月查封了娛樂城。在對賣*婦女和賣*嫖娼人員的查處中,發(fā)現(xiàn)經(jīng)常在娛樂城嫖娼的陳某患有嚴重的性病。據(jù)陳某交代,他在一個月前被檢查出患有嚴重性病,但每次都使用安全套,不會傳染他人,因此一邊治療,一邊還是經(jīng)常嫖娼。聽說娛樂城有一個十三、四歲的女孩林某,他還嫖宿過這個女孩。幼女林某也指認,曾與陳某嫖宿過。
    根據(jù)上述案情,請回答下列問題:
    (1)對譚某應以何罪定罪處罰?
    (2)譚某強行*污杜某的行為如何處理?
    (3)對李某和趙某的行為如何定性?
    (4)賣*婦女黃某是否構成犯罪?如構成犯罪,應為何罪?
    (5)羅某通風報信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如構成犯罪,應為何罪?
    (6)嫖客陳某是否構成犯罪?如構成犯罪,應為何罪?
    (7)對譚某定罪量刑時應當注意考慮哪些法定處罰情節(jié)?
    [答案]
    (1)對譚某應以組織賣*罪定罪處罰。
    (2)譚某強行*污杜某的行為不應單獨定罪,而應當作為組織賣*罪的加重構成,在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的法定刑幅度內量刑。
    (3)對負責保安的李某與協(xié)助管理賣*婦女的趙某應以協(xié)助組織賣*罪定罪處罰。 (4)賣*婦女黃某將剛滿13周歲的女孩林某引誘來賣*的行為構成犯罪,應當構成引誘幼女賣*罪。
    (5)羅某為譚某通風報信的行為構成犯罪,應當構成包庇罪。
    (6)嫖客陳某構成犯罪,應當構成傳播性病罪與嫖宿幼女罪。
    (7)譚某的法定量刑情節(jié)主要有:一是其本人為該娛樂城的主要負責人,應從重處罰;二是其構成累犯,也應當從重處罰。
    [解題思路]
    本題是以組織賣*為中心形成的相關犯罪行為,所以解答的著眼點在于明確刑法關于組織賣*罪的基本特征與規(guī)范要求,如組織賣*行為與協(xié)助組織賣*行為之間的關系、組織行為的具體內涵(與強迫、容留、引誘、介紹賣*行為之間的關系),以及組織賣*罪的法定的加重構成情形。
    [法理詳解]
    (1)對譚某應以組織賣*罪定罪處罰,根據(jù)《刑法》第358條的規(guī)定,組織賣*罪是指以招募、雇傭、強迫、引誘、容留等手段,糾集、控制多人從事賣*的行為。譚某的行為屬于組織婦女賣*的行為,應當構成組織賣*罪。其中,組織賣*的行為本身包含著引誘、介紹、容留甚至強迫的方法,在刑法意義上這些行為屬于組織行為的一部分,而不能單獨定罪。
    (2)根據(jù)《刑法》第358條的第1款第(四)項的規(guī)定,在實施組織賣*犯罪活動中,以強*的手段迫使被害婦女進行賣*的,應當作為組織賣*罪的法定加重處罰情形。所以,譚某強行*污杜某的行為不應單獨定罪,而應當作為組織賣*罪的加重構成,在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的法定刑幅度內量刑。
    (3)李某與趙某受譚某聘請,負責保安與協(xié)助管理賣*婦女的行為屬于協(xié)助組織賣*行為,二人應以協(xié)助組織賣*罪定罪處罰。根據(jù)《刑法》第358條第3款之規(guī)定,協(xié)助組織他人賣*的,構成協(xié)助組織賣*罪。李某被譚某聘請負責保安,趙某被其聘請協(xié)助管理賣*婦女,二人都具有協(xié)助譚某組織婦女賣*的行為,構成協(xié)助組織賣*罪。值得注意的是,協(xié)助組織賣*的行為并不作為組織賣*罪的幫助犯而定組織賣*罪,因為《刑法》第358條第3款已對該行為規(guī)定了獨立的法定刑。
    (4)黃某自己賣*的行為雖然在刑法上不構成犯罪,但其明知林某為不滿14周歲的幼女,而引誘其賣*的行為卻應依法構成犯罪,即應當構成《刑法》第359條規(guī)定的引誘幼女賣*罪。
    (5)根據(jù)《刑法》第362條的規(guī)定:旅館業(yè)、飲食服務業(yè)、文化娛樂業(yè)、出租汽車業(yè)等單位的人員,在公安機關查處賣*、嫖娼活動時,為違法犯罪分子通風報信,情節(jié)嚴重的,依照本法第310條的規(guī)定即以包庇罪定罪處罰。本題中,由于譚某組織十余名婦女(其中還包括幼女)賣*,時間長達半年之久,可謂案情重大、情節(jié)嚴重,所以羅某為譚某通風報信的行為也可謂情節(jié)嚴重,應當構成犯罪,即包庇罪。這里應注意的是,為賣*、嫖娼的違法犯罪分子通風報信的行為構成包庇罪是《刑法》第362條的特殊規(guī)定,而非《刑法》第310條的規(guī)定。
    (6)就嫖客陳某的行為而言,首先,其明知自己患有嚴重性病而又進行嫖娼,構成《刑法》第360條第1款規(guī)定的傳播性病罪。其次,其明知或者說應當知道林某是不滿14周歲的幼女,而對林某進行嫖宿,構成《刑法》第360條第2款的嫖宿幼女罪。這里值得注意的是,第360條第1款規(guī)定的傳播性病罪是行為犯(有的認為是危險犯),而不是結果犯,即并不要求必須出現(xiàn)造成性病傳播的后果才構成犯罪。所以,陳某雖然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如每次使用安全套),但這并不妨礙傳播性病罪的構成。
    (7)譚某的法定量刑情節(jié)主要有:一是其構成累犯;二是其本人為該娛樂城的主要負責人。首先,譚某1993年犯投機倒把罪被判3年有期徒刑,經(jīng)過減刑于1995年11月刑滿釋放,1999年8月開始又實施組織賣*犯罪行為,根據(jù)《刑法》第65條關于累犯的成立條件,其前后兩罪都是故意犯罪,而后罪——組織賣*行為具有法定的加重構成情形即肯定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罰,所以前后兩罪都被或應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罰。再看時間間隔條件,后罪發(fā)生在前罪刑滿釋放后的第4年,而且前后兩罪跨越了1997年10月1日新刑法生效之機:一者發(fā)生新刑法實施前,一者發(fā)生在新刑法實施后,那么是適用舊《刑法》第61條的“3年”規(guī)定,還是適用新《刑法》第65條的“5年”規(guī)定,則是解答該問題的關鍵所在。這里應當依據(jù)人民法院1997年9月25日《關于適用刑法時間效力規(guī)定若干問題的解釋》第3條之規(guī)定:“前罪判處的刑罰已經(jīng)執(zhí)行完畢或者赦免,在1997年9月30日以前又犯應當判處有以上刑罰之罪,是否構成累犯,適用修訂前的《刑法》第61條的規(guī)定;1997年10月1日以后又犯應當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之罪,是否構成累犯,適用《刑法》第65條的規(guī)定。”所以本案此種情形下應當適用新《刑法》第65條的“5年”規(guī)定,所以,譚某構成累犯,應當從重處罰;其次,譚某本人為該娛樂城的主要負責人,根據(jù)《刑法》第361條第2款的規(guī)定,應當從重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