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工業(yè)企業(yè)2007年取得銷售貨物的收入1200萬元,在扣除了成本、費用、稅金和損失以后,企業(yè)實現(xiàn)利潤200萬元,并據此申報納稅。年末稅務機關審查納稅申報表并結合查帳發(fā)現(xiàn)以下情況:
(1)企業(yè)列支的借款利息支出總額為95萬元,其中:建造的固定資產竣工決算投產后發(fā)生的貸款利息支出為65萬元,對外投資借款的利息支出30萬元;(2)上年度的“三新”研究開發(fā)費用為42萬元,本年度的“三新”研究開發(fā)費用為55萬元(其中國家財政補貼10萬元),已計入費用,企業(yè)并按國家的優(yōu)惠政策計算了當期的應稅所得額;(3)年底,新建一條生產線并投入試運行,其間取得產品銷售收入50萬元(不含增值稅),產品銷售成本35萬元,已沖減工程成本;(4)年初受贈的一臺價值40萬元的新設備,全額計入“營業(yè)外收入”賬戶;(5)銷售費用中本年業(yè)務宣傳費4萬元,上年未扣除完的業(yè)務宣傳費2萬元;請根據稅法的有關規(guī)定計算企業(yè)當年應納的企業(yè)所得稅。(企業(yè)所得稅稅率33%)。
【答案及解析】
(1)對外投資借款的利息支出30萬元,可以從生產經營所得中扣除。
(2)本年度的“三新”研究開發(fā)費用55萬元中,應剔除其中國家財政補貼10萬元,本年度的“三新”研究開發(fā)費用加計扣除額(55-10)×50%=22.5萬元;因其已將55萬元計入費用,并享受了國家的優(yōu)惠政策,應調增應納稅所得額15萬元(10+55×50%-45×50%)。
(3)新建一條生產線并投入試運行,其間取得產品銷售收入50萬元(不含增值稅),產品銷售成本35萬元,不得沖減工程成本,應調增所得額15萬元。
(4)年初受贈的一臺價值40萬元的新設備,應計入當年應稅所得額。
(5)上年未扣除完的業(yè)務宣傳費2萬元,不得結轉以后年度補扣,應調增應納稅所得額。
應納稅所得額=200+(10+55×50%-45×50%)+(50-35)+2=232(萬元)
應納所得稅額=232×33%=76.56(萬元)
[NextPage]
例.某醫(yī)藥企業(yè)2007年年終所得稅申報表中產品銷售收入3000萬元,產品銷售成本2000萬元,產品銷售稅金100萬元,期間費用898萬元,應納稅所得額2萬元,并按18%的稅率計算繳納所得稅0.36萬元;經某會計師事務所審查該企業(yè)2007年有關業(yè)務處理如下:
(1)本年度大修設備預提修理費30萬元計入預提費用,發(fā)生修理支出15萬元;(2)本年度按2%的折舊率計提固定資產折舊額300萬元,其中包括年初自制設備一臺(價值20萬元已計當期成本);(3)本年收回2004年已確認的壞賬12萬元,已調整增加壞帳準備金;(4)廣告費84萬元,全部計入銷售費用;(5)外購一項專利權支付200萬元,本年計入費用40萬元;(6)收到保險公司無賠款優(yōu)待款2萬元,計入其他應付款;(7)發(fā)生尚未完工的工程借款利息4萬元,計入財務費用;(8)本年稅前彌補2000年發(fā)生的尚未彌補完的虧損5萬元;要求:計算2007年實際應納所得稅稅額。
【答案及解析】
(1)本年度大修設備預提修理費30萬元可計入預提費用,但只能扣除實際發(fā)生修理支出15萬元,應調增所得額15萬元。
(2)自制設備一臺,其價值20萬元已計當期成本,應調增所得額20萬元。
(3)收回已確認的壞賬12萬元需并入所得額。
(4)廣告費稅前扣除限額=3000×25%=750(萬元)
當年實際發(fā)生84萬元,未過超標準當年據實扣除,不必調整所得額。
(5)外購一項專利權支付200萬元,攤銷期10年,本年多計入費用20萬元,不得稅前扣除,應調增所得額20萬元。
(6)保險公司給予的無賠款優(yōu)待2萬元應計入所得額征稅。
(7)工程借款利息資本化,不得稅前列支,應調增所得額4萬元。
(8)2000年發(fā)生的尚未彌補完的虧損5萬元其補虧期限已過,不可以稅前彌補,應調增所得額5萬元。
應納稅所得額=2+15+20+12+20+2+4+5=80(萬元)
應繳納企業(yè)所得稅=80×33%=26.4(萬元)
年終匯算清繳入庫企業(yè)所得稅=26.4-0.36=26.04(萬元)
(1)企業(yè)列支的借款利息支出總額為95萬元,其中:建造的固定資產竣工決算投產后發(fā)生的貸款利息支出為65萬元,對外投資借款的利息支出30萬元;(2)上年度的“三新”研究開發(fā)費用為42萬元,本年度的“三新”研究開發(fā)費用為55萬元(其中國家財政補貼10萬元),已計入費用,企業(yè)并按國家的優(yōu)惠政策計算了當期的應稅所得額;(3)年底,新建一條生產線并投入試運行,其間取得產品銷售收入50萬元(不含增值稅),產品銷售成本35萬元,已沖減工程成本;(4)年初受贈的一臺價值40萬元的新設備,全額計入“營業(yè)外收入”賬戶;(5)銷售費用中本年業(yè)務宣傳費4萬元,上年未扣除完的業(yè)務宣傳費2萬元;請根據稅法的有關規(guī)定計算企業(yè)當年應納的企業(yè)所得稅。(企業(yè)所得稅稅率33%)。
【答案及解析】
(1)對外投資借款的利息支出30萬元,可以從生產經營所得中扣除。
(2)本年度的“三新”研究開發(fā)費用55萬元中,應剔除其中國家財政補貼10萬元,本年度的“三新”研究開發(fā)費用加計扣除額(55-10)×50%=22.5萬元;因其已將55萬元計入費用,并享受了國家的優(yōu)惠政策,應調增應納稅所得額15萬元(10+55×50%-45×50%)。
(3)新建一條生產線并投入試運行,其間取得產品銷售收入50萬元(不含增值稅),產品銷售成本35萬元,不得沖減工程成本,應調增所得額15萬元。
(4)年初受贈的一臺價值40萬元的新設備,應計入當年應稅所得額。
(5)上年未扣除完的業(yè)務宣傳費2萬元,不得結轉以后年度補扣,應調增應納稅所得額。
應納稅所得額=200+(10+55×50%-45×50%)+(50-35)+2=232(萬元)
應納所得稅額=232×33%=76.56(萬元)
[NextPage]
例.某醫(yī)藥企業(yè)2007年年終所得稅申報表中產品銷售收入3000萬元,產品銷售成本2000萬元,產品銷售稅金100萬元,期間費用898萬元,應納稅所得額2萬元,并按18%的稅率計算繳納所得稅0.36萬元;經某會計師事務所審查該企業(yè)2007年有關業(yè)務處理如下:
(1)本年度大修設備預提修理費30萬元計入預提費用,發(fā)生修理支出15萬元;(2)本年度按2%的折舊率計提固定資產折舊額300萬元,其中包括年初自制設備一臺(價值20萬元已計當期成本);(3)本年收回2004年已確認的壞賬12萬元,已調整增加壞帳準備金;(4)廣告費84萬元,全部計入銷售費用;(5)外購一項專利權支付200萬元,本年計入費用40萬元;(6)收到保險公司無賠款優(yōu)待款2萬元,計入其他應付款;(7)發(fā)生尚未完工的工程借款利息4萬元,計入財務費用;(8)本年稅前彌補2000年發(fā)生的尚未彌補完的虧損5萬元;要求:計算2007年實際應納所得稅稅額。
【答案及解析】
(1)本年度大修設備預提修理費30萬元可計入預提費用,但只能扣除實際發(fā)生修理支出15萬元,應調增所得額15萬元。
(2)自制設備一臺,其價值20萬元已計當期成本,應調增所得額20萬元。
(3)收回已確認的壞賬12萬元需并入所得額。
(4)廣告費稅前扣除限額=3000×25%=750(萬元)
當年實際發(fā)生84萬元,未過超標準當年據實扣除,不必調整所得額。
(5)外購一項專利權支付200萬元,攤銷期10年,本年多計入費用20萬元,不得稅前扣除,應調增所得額20萬元。
(6)保險公司給予的無賠款優(yōu)待2萬元應計入所得額征稅。
(7)工程借款利息資本化,不得稅前列支,應調增所得額4萬元。
(8)2000年發(fā)生的尚未彌補完的虧損5萬元其補虧期限已過,不可以稅前彌補,應調增所得額5萬元。
應納稅所得額=2+15+20+12+20+2+4+5=80(萬元)
應繳納企業(yè)所得稅=80×33%=26.4(萬元)
年終匯算清繳入庫企業(yè)所得稅=26.4-0.36=26.04(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