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建議班主任在寫評語之前做這項活動。 傳統(tǒng)的評語寫法是令人感覺乏味的,什么“尊敬師長、團結同學、遵守紀律、愛護公物、積極參加學校和班級組織的各種活動”之類,往往都是這些“經(jīng)典用語”,多來兩句“上課有時開小差、成績較好、希望發(fā)揚優(yōu)點、改正缺點、爭取做一個又紅又專的品學兼優(yōu)的名副其實的什么什么人……”。這類評語,跟那偽科學的電腦算命有點象,換個名字,套在另一個人頭上也說得過去,沒個性。現(xiàn)在時代發(fā)展了,電腦普及了,評語軟件也被人“開發(fā)”出來了,猛一瞧措辭,不錯還挺人性化的。思想、紀律、學習、工作、勞動、衛(wèi)生等等八個方面,你若是注了冊,歸好中差大類,把學生姓名歸類一輸入,直接生成全班人的評語,立馬就能打印出爐,這可真叫“批發(fā)”。這種程序化的操作,確實讓那些懶得寫評語的老師提高了效率。但仔細一琢磨,這中新機械式生產(chǎn)的評語能照顧到學生的個性化嗎?貌似人性化,實質是非人性化的一種投機行為,蒙人而已。 要好寫評語確實不易,前提是老師得全面了解每位學生。班級中的尖子生和那些調(diào)皮搗蛋的后進生,老師平時在他們身上花的時間多,自然了解得多一些;可對于很多學習、表現(xiàn)各方面都不突出的中間型同學來說,老師在感覺上就難免模糊一些,這些人怎么描述? “以人為鏡”的活動正好能彌補這方面的缺陷。此活動原先只寫優(yōu)點,現(xiàn)在要為老師寫評語積累素材,為了全面描述每一位學生的特點,只需要大家在正面加上自評一項缺點、反面他評三點優(yōu)點之后也善意地加上一點缺點就行了?;顒咏涣髦螅嘀魅螘簳r收上來,排序、歸納,你會發(fā)現(xiàn)老師眼里的差生也有不少老師沒有發(fā)現(xiàn)的閃光點!有了如此豐富的描述,自然不會片面地看待學生了。 請相信同學們,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可以看到老師很難看到的某人的優(yōu)缺點,可以描述出老師無法了解的側面。 其實幫助老師收集評語素材只是本活動的副產(chǎn)品,這項活動積極的意義在于:讓大家領會到每一位朋友都是一面鏡子,“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的道理。 三、啟示 每一項活動,什么目的?什么作用?給大家?guī)砟男﹩⑹荆窟@些問題作為指導老師都用不著把現(xiàn)成的答案直接告訴給大家。只需問大家:“誰能告訴我,我們?yōu)槭裁匆鲞@一項活動?”“誰對這一項活動本身有什么建設性意見?” 解散之前再問一句“在今天的活動結束之前,在這種氛圍下誰后還有什么想說的話?”往往還真有人有話要補充的,不著急,耐心包扎一下,給他一個了結。 本學期還在其它一些時間,對另外一些團體做了“我的近期目標”、“猜猜我是誰”、“我生命中珍貴的……”、“假如生命只剩下后三天”等活動。大家的對活動有不同的感悟,姑且可以歸納幾點: 第一:行動是成功的階梯,行動越多,登得越高。 第二:生命之燈因熱情而點燃,生命之舟因拼搏而前行。 第三:擁有夢想只是一種智力,實現(xiàn)夢想才是一種能力。 第四:世上重要的事,不在于我們在何處,而在于我們朝著什么方向走。 第五:能把在面前行走的機會抓住的人,十有八九都會成功。 第六:團體活動,能讓每一位成員在活動交流中去感覺、感受、感應、感染、感激、感恩、感謝、感悟人生;去體會人生寶貴的是生命,人生需要的是學習,人生愉快的是工作,人生重要的是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