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會計師考試-稅法教材由厚變薄筆記五

字號:

第五章 城市維護建設稅法
    平均2分,與流轉稅結合出計算、綜合題
    特點:①、附加稅性質。
     ②、具有特定目的:公用事業(yè)和公共設施的維護建設。
     ③、對涉外企業(yè)(中外合資企業(yè)和外商投資企業(yè)簡稱)不征收。
    一、稅率
     —市區(qū):7% —縣城、鎮(zhèn):5% —其他:1%
     ******注意:出題時給出了企業(yè)地點,就是告訴了城建稅率
     ******受托方代扣“三稅”的,適用受托方所在地稅率。
     無固定納稅地點的,在經營地繳納“三稅”,適用經營地稅率
    二、計稅依據(只指三項稅款,包括查補的稅款)
     1、違反“三稅”而加收的滯納金和罰款,不作為城建稅的計稅依據(城建稅只針對正稅稅額);
     2、納稅人在被查補“三稅”和被處以罰款時,應同時對其偷漏的城建稅進行補稅和罰款
     3、城建稅以“三稅”為稅基,如果要免征或減征“三稅”,也要同時免征或減征城建稅;
     4、對出口產品退還VAT、消費稅的,不退還已繳納的城建稅?。ㄟM口也不征)
    三、應納稅額的計算
     公式:應納稅額=實際繳納的“三稅”稅額合計×適用稅率
     p.s.海關對進口產品代征的VAT、消費稅,不征收城建稅。(因為沒有使用城市設施)
    四、納稅環(huán)節(jié)、地點、期限
     總原則:一切隨同主稅,附加稅嘛。特別情況:
     1、代征代扣“三稅”的,在代征代扣地繳納。
     2、跨省開采油田的,由油井所在地繳納;
     3、管道局輸油取得收入的,由取得收入所在地繳納;
     4、流動經營無固定場所的,在經營地繳納。
    五、教育費附加(新增內容,熟悉)
     總原則:一切比照城建稅,區(qū)別有兩點:
     1、計征比率:3%,不再區(qū)分地域
     2、對生產卷煙和煙葉的單位減半征收。
    第六章 關稅法
    本章平均在6分左右,單、多選不在話下,計算肯定有,與流轉稅相結合出題可能性較大。
    一、征稅對象
    進出我國國境的貨物和物品。
    1、貨物是指貿易性商品;
    2、物品包括入境旅客隨身攜帶的行李和物品、個人郵遞物品、各種運輸工具上的服務人員攜帶進口的自用物品、饋贈物品以及其他方式進入國境的個人物品。(區(qū)別增值稅:僅指有形動產)
    二、納稅義務人
    進口貨物的收貨人;出口貨物的發(fā)貨人;進出境物品的所有人,具體界定:
    1、攜帶進境的物品,推定其攜帶人為所有人
    2、分離運輸的行李,推定相應的進出境旅客為所有人
    3、以郵遞方式進境的物品,推定其收件人為所有人
    4、以郵遞或其他運輸方式出境的物品,推定其寄件人或托運人為所有人
    三、稅率
    1、進口關稅稅率
    ?、?、稅率設置:自2002.01.01起,稅則設最惠國稅率、協(xié)定稅率、特惠稅率、普通稅率四欄稅率,
     A、最惠國稅率:適用原產于與我國共同適用最惠國待遇條款的WTO成員國或地區(qū)的進口貨物,或原產于與我國簽訂有相互給予最惠國待遇條款的雙邊貿易協(xié)定的國家或者地區(qū)的進口貨物,以及原產于我國境內的進口貨物。
     B、協(xié)定稅率:適用原產于我國參加的含有關稅收優(yōu)惠條款的區(qū)域性貿易協(xié)定有關締約方的進口貨物。目前有:韓、斯里蘭卡、孟加拉三國。
     C、特惠稅率:適用原產于與我國訂有特殊優(yōu)惠關稅協(xié)訂的國家或者地區(qū)的進口貨物。孟加拉
       D、普通稅率:遜用原產于上述以外的其他國家或者地區(qū)的進口貨物
    ②、2002年我國的關稅總水平為12%。進口商品的稅率主要體現為:加工程度越深,關稅稅率越高。
    ③、計征辦法:基本上是從價稅?!?997幵7月1日起,我國對部分產品實行從量稅、復合稅和滑準稅。
     A、目前我圍對原油〈部分雞產品、啤酒、膠卷進口分別們重量、容量、面積計征從量稅
     B、復合稅:同時使用從價和從量計征關稅。我國目前對錄像機、放像機、攝像機、數字相機、攝像一體機實行復合稅。如對廣播級錄像機,2000元美元以下,按36%,2000美元以上,按3%,同時征收5480元關稅。
     C、滑準稅:稅率隨進口商品價格由高到低而由低至高的計征關稅的方法。
     ④、暫定稅率的配額稅率:暫定稅稅優(yōu)先用于優(yōu)惠稅率和最惠國稅率,按普通稅率征稅的進口貨物不適用暫定稅率
    2、出口稅只有一欄,即出口稅率。
    3、特別關稅:由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海關總署負責實施
      ?、佟髲托躁P稅
    ?、?、反傾銷關稅、反補貼關稅
    初裁,確定傾銷或補貼成立,并由此對我國內產業(yè)造成損害的,可采取臨時反傾銷或反補貼措施,實施期為4個月,特殊情況下可延長到9個月。終裁確定傾銷或補貼成立,并由此……損害的,可以征收反傾銷或反補貼稅,一般不超過5年。納稅人為進口經營者。
     e.g.捷安特自行車出口到法國,但法國政府認為自行車的售價比他們同類產品的生產成本低很多,就說這是一種傾銷,所以就征了很高的反傾銷關稅
     e.g.按我國有關規(guī)定,出口企業(yè)只要出口1美元的出口額,國家就要給這個出口企業(yè)幾美分的補貼,但進口國就認為這樣不合理,就要征反補貼關稅,把這部分由于補貼降下來的成本再提上去,以保護本國利益。
     ③、保障性關稅:
    4、稅率的運用:125-126頁,認真出聲讀一遍就行了,有印象能做客觀題就行了,不用背
    四、原產地規(guī)定(熟悉)輕讀3遍,這就能做選擇題了。
    1、全部產地生產標準: 2、實質性加工標準:
    五、關稅完稅價格(一定要掌握)
     1、一般進口貨物的完稅價格:以成交價為基礎,并按規(guī)定調整后的實付或應付價格
     進口貨物完稅價格=貨價+購貨費用(運抵境內輸入地起卸前的運輸、保險等費用)。
       ①、如下列費用或者價值未包括實付或應付價格中,應當計入完稅價格(向購貨代理人支付的不算,向銷貨方支付的計算在內)
        A、由買方負擔的除購貨傭金以外的傭金和經紀費。
       B、由買方負擔的與該貨物視為一體的容器費用。
        C、由買方負擔的包裝材料和包裝勞務費用
       D、可以按比例分攤的,由買方直接或間接免費提供,或以低于成本價方式銷售給賣方的或有關方的貨物或服務的價值,理解為以勞務、實物支付價款。
       E、與該貨物有關并作為賣方向我國銷售該貨物的一項條件,應當由買方直接或間接支付的特許權使用費。但是進口貨物在境內的復制權費不得計入。
       F、賣方直接或間接從買方對該貨物進口后轉售、處置或使用所得中獲得的收益。
       ②、下列費用,如能與該貨物實付或應付價格區(qū)分,不得計入完稅價格:
         A、廠房、機械、設備等貨物進口后的基建、安裝、裝配、維修和技術服務費
         B、貨物運抵我國境內輸入地點之后的運輸費用
         (A、B兩項都是入境起卸以后發(fā)生的,不應計入)
         C、進口關稅及其他國內稅。
     ?、邸⑷绻I賣雙方存在特殊關系,但成交價格與下列任一價格相近,不影響成交價格的公允性:(同時還要考慮商業(yè)水平和進口數量等的影響)該成交價海關應接受。
         A、向境內無特殊關系的買方出售的成交價格。
         B、按倒扣法確定的完稅價格。
         C、按計算價格法確定的完稅價格。
       ④、雙方有特殊關系的認定:128頁倒2段,看一看,能做選擇就行了,這是會計上的知識。
     2、進口貨物的海關估價方法(按順序計算,掌握前3種)
       ①、相同或類似貨物成交價格法:指同時或大約同時(前后45天以內)的貨物價格),如果有多個成交價格,應當以為基礎,估計進口貨物的完稅價格。
       ②、倒扣價格法:使用本方法應同時潢足的5個條件:
           A、在被估貨物進口時銷售或大約同時銷售;
           B、按進口時的狀態(tài)銷售;
           C、在境內第一環(huán)節(jié)銷售;
           D、合計的貨物銷售總量;
           E、向境內無特殊關系的銷售。
         使用本方法應扣除的項目:
           A、該貨物在境內銷售時的利潤和一般費用及通常支付和傭金。
           B、貨物運抵境內輸入地點之后的運費、保險費等相關購貨費用
           C、進口關稅、進口環(huán)節(jié)稅和其它與進口或銷售有關的國內稅。
     完稅價格=境內售價-銷售利潤-經營費用-境內運費等-進口關稅及其他進口稅
       ③、計算價格法:按下列各項總和計算的價格估定完稅價格:
         A、原材料費用和加工費用
         B、進口前同等級或同種類貨物的利潤、一般費用相符的利潤和一般費用
         C、貨物運抵輸入地點起卸前的運費、保險費等。
    完稅價格=生產成本等+進口前的銷售利潤+進口前的經營費用+入境前的運費
         ④、其它合理方法:是以境內獲得的數據資料為基礎估定完稅價格。但不得使用:
    1-6項,130頁,看一看吧,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