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題:艱難困苦,玉汝于成來源2

字號:

新中國成立50多年來,我們黨對堅持艱苦奮斗的問題一直是高度重視的,總是反復地、經常地向全黨同志特別是領導干部加以強調。
    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同志曾多次要求全黨同志和領導干部要堅持艱苦奮斗。他說:“要使全體干部和全體人民經常想到我國是一個社會主義的大國,但又是一個經濟落后的窮國,這是一個很大的矛盾。要使我國富強起來,需要幾十年艱苦奮斗的時間?!彼麖娬{:“我們要保持過去革命戰(zhàn)爭時期的那么一股勁,那么一股革命熱情,那么一種拚命精神,把革命工作做到底?!?BR>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鄧小平同志一再告誡全黨:“中國搞四個現代化,要老老實實地艱苦創(chuàng)業(yè)。我們窮,底子薄,教育、科學、文化都落后,這就決定了我們還要有一個艱苦奮斗的過程?!彼€說:“艱苦奮斗是我們的傳統(tǒng),艱苦樸素的教育今后要抓緊,一直要抓六十至七十年。我們的國家越發(fā)展,越要抓艱苦創(chuàng)業(yè)。提倡艱苦創(chuàng)業(yè)精神,也有助于克服腐敗現象?!?BR>    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后,江澤民同志反復強調全黨特別是領導干部要永遠艱苦奮斗。1991年9月,江澤民同志專程來到西柏坡,強調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全黨同志必須始終堅持“兩個務必”,并作了重要題詞:“牢記‘兩個務必’,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保保梗梗的?,江澤民同志強調:“艱苦奮斗,是中國共產黨的光榮傳統(tǒng),是我們黨保持同人民群眾密切聯系的一個法寶,也是一個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必須具備的基本政治素質。我們黨正是靠艱苦奮斗不斷發(fā)展壯大起來的。過去干革命需要艱苦奮斗,今天搞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同樣要靠艱苦奮斗。”1997年,江澤民同志指出:“黨的性質和肩負的歷史使命,決定了我們艱苦奮斗的本色。實現黨的崇高理想需要經過長時間的奮斗,廣大黨員和干部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都要發(fā)揚艱苦奮斗精神,永不停步地前進?!保玻埃埃蹦辏保痹?,他到河北考察工作時,再一次要求全黨同志堅持“兩個務必”,指出:“要結合新的實際在全體黨員干部中廣泛開展堅持‘兩個務必’的教育,使全黨同志在日益復雜的國內外環(huán)境中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居安思危,增強憂患意識,扎扎實實地為國家和人民工作?!?BR>     黨的三代領導核心關于堅持艱苦奮斗的論述,語重心長、寓意深刻,我們要認真領會,切實貫徹。
    現在,我國已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fā)展階段。經過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20多年特別是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13年的艱苦奮斗,我國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我們完全有理由為此感到自豪,但我們決不能自滿,決不能懈怠,決不能停滯。成績越大,喝彩聲越多,我們越要保持清醒的頭腦。而且,必須看到,我們取得的成就只是在偉大征途上邁出的堅實一步,要完成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要完成基本實現現代化、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的歷史任務,要不斷開創(chuà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新局面,我們要走的路還長得很,我們肩負的任務還很艱巨,我們可能遇到的困難和挑戰(zhàn)還會很多,我們必須始終謙虛謹慎、艱苦奮斗。
    中華民族歷來以勤勞勇敢、不畏艱苦著稱于世。我們的古人早就講過,“艱難困苦,玉汝于成”,“居安思危,戒奢以儉”,“憂勞興國,逸豫亡身”,“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等等。這些警世名言,今天對我們依然有著重要的啟示作用。歷史和現實都表明,一個沒有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一個沒有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國家,是難以發(fā)展進步的;一個沒有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政黨,是難以興旺發(fā)達的。在我們黨80多年的歷程中,艱苦奮斗作為強大的精神力量,始終激勵著我們頑強進取、百折不撓,在各種困難和考驗面前巍然屹立、敢于勝利??梢哉f,我們黨是靠艱苦奮斗起家的,也是靠艱苦奮斗發(fā)展壯大、成就偉業(yè)的。沒有艱苦奮斗,就沒有我們黨今天的局面。艱苦奮斗作為我們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作風,作為我們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政治本色,是凝聚黨心民心、激勵全黨和全體人民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共同奮斗的強大精神力量,是我們黨保持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的一個重要法寶。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和社會主義革命、建設、改革時期,千千萬萬革命先輩和共產黨人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yè)無私奉獻、忘我奮斗,他們中的許多人不惜犧牲了寶貴的生命,譜寫了我們黨堅持艱苦奮斗的壯麗篇章。我們永遠不能忘記他們?yōu)辄h和人民建立的豐功偉績,永遠不能忘記他們用生命培育的奮斗精神,一定要繼承和發(fā)揚他們的優(yōu)秀品質和崇高精神,做到為黨和人民的事業(yè)生命不息、奮斗不止。
    應該看到,這些年來,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在黨員隊伍和干部隊伍中有滋長蔓延之勢,艱苦奮斗的優(yōu)良作風在一部分黨員、干部那里被淡忘了,在少數人那里甚至被丟得差不多了。大量事實表明,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能不能堅持發(fā)揚艱苦奮斗的優(yōu)良作風,能不能經得起權力、金錢、美色的誘惑,對每個黨員特別是領導干部是一個很現實的考驗。我們講艱苦奮斗,當然不是要人們去過清教徒式、苦行僧式的生活,也不是要否定合理的物質利益,而是要大力提倡艱苦奮斗、自強不息,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的精神,要求每個領導干部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越是改革開放和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越要弘揚艱苦奮斗的精神。即使將來我們的國家發(fā)達了,人民的生活富裕了,艱苦奮斗的精神也不能丟。那種認為艱苦奮斗是老一套、已經過時了的想法是錯誤的,也是很有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