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我國《民法通則》規(guī)定,“在訴訟時效期間的(?。?,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訴訟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訴訟時效期間繼續(xù)計算”。
A.最后三個月內
B.最后五個月內
C.最后六個月內
D.最后九個月內
答案:C
解析:我國《民法通則》第139條規(guī)定:“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后六個月內,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訴訟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訴訟時效期間繼續(xù)計算。”
22、甲借給乙1 萬元人民幣,約定2005 年6 月30 日還款,但乙未按期還款。2005 年12 月31 日甲的律師向乙發(fā)出律師函,要求乙還款。乙于2006 年1 月3日收到該律師函。根據(jù)民法通則的規(guī)定,該律師函對訴訟時效將產生的影響是(?。?。
A.訴訟時效中止
B.訴訟時效終止
C.訴訟時效中斷
D.訴訟時效延長
答案:C
解析:依據(jù)《民法通則》第140條規(guī)定,引起時效期間中斷的法定事由有:(1)起訴。(2)以請求、通知和催告等方式主張權利。這里是指權利人于訴訟外主張自己的權利,要求義務人履行義務。權利人提出要求,不限于直接向義務人提出,權利人向債務保證人、債務人的代理人或財產代管人主張權利的,亦可構成時效的中斷。(3)義務人同意履行義務,又稱承認或認諾。
23、在下列情況中,訴訟時效期限為一年的是(?。?。
A.公民丙與他人發(fā)生相鄰權糾紛
B.甲公民借錢給乙公民,但沒有寫明還錢的時間
C.小周與他的父母對分割財產發(fā)生糾紛
D.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shù)?BR> 答案:D
解析:我國《民法通則》第136條規(guī)定下列民事法律關系的特別訴訟時效期間為1年:(1)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shù)?;?)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3)延付或拒付租金的;(4)寄存財物被丟失或損毀的。
24、物權消滅的原因中,(?。?是指兩個無并存必要的物權同歸于一人的法律事實。
A.混同
B.拋棄
C.標的物滅失
D.添附
答案:A
解析:物權消滅原因的混同,是指兩個無并存必要的物權同歸于一人的法律事實。
25、下列關于所有權與定限物權,表述錯誤的是(?。?。
A.所有權又稱為完全物權
B.所有權是對標的物為全面支配的物權
C.定限物權又稱為限制物權或他物權
D.定限物權不能產生限制所有權的作用
答案:D
解析:定限物權還可以產生限制所有權的作用。
26、甲、乙、丙共有房屋一套,甲欲以5萬元的價格轉讓自己的份額,丙表示不買,甲未通知乙轉讓之事。2個月后,丁愿意購買,甲接受了丁的購房款,此時,丙、乙均要求以同一價格購買甲的份額,甲父也要購買,甲的份額應當轉讓給(?。?BR> A.丁
B.乙與丙
C.乙
D.甲父
答案:C
解析:我國《民法通則》第78條第3款即規(guī)定,按份共有財產的每個共有人有權要求將自己的份額分出或者轉讓。但在出售時,其他共有人在同等條件下,有優(yōu)先購買的權利。
27、甲和乙共有兩間平房,因拆遷雙方發(fā)生爭議,甲主張該房是按份共有財產,乙主張是共同共有財產,但雙方都沒有證據(jù)證明共有性質,法院應當認定該房為(?。?。
A.按份共有
B.共同共有
C.甲個人所有
D.收歸國有
答案:B
解析:《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88條規(guī)定,“對于共有財產,部分共有人主張按份共有,部分共有人主張共同共有,如果不能證明財產是按份共有的,應當認定為共同共有。”
28、杜某上班途中拾得一個皮包,內裝提貨單、現(xiàn)金等財物。杜某在現(xiàn)場等侯了一會兒,未見失主,就攜包上班。次日杜某見到報紙上登了一則啟事。寫明“如有拾得者,酬謝2000元”。杜某見失主所尋找的正是自己拾得的皮包,便把皮包返還給失主。但在杜某向失主請求酬金時,被失主拒絕。杜某應當(?。?。
A.無償歸還拾得物。因為我國法律未規(guī)定拾得人有獲得報酬的權利
B.無償歸還拾得物,有權要求失主償還因此而支出的費用,但無權獲得報酬
C.歸還拾得物,無權要求失主給予報酬
D.歸還給得物,有權要求失主支付2000元的酬金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拾得物的處理。在本案中林某應歸還拾得物,且法律并未禁止拾得人可取得報酬,因此當事人之間約定有報酬的,應予支持。這是私法自治的表現(xiàn)。民法通則第79條規(guī)定:“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隱藏物,歸國家所有。接收單位應當對上繳的單位或者個人,給予表揚或者物質獎勵。拾得遺失物、漂流物或者失散的飼養(yǎng)動物,應當歸還失主,因此而支出的費用由失主償還?!?BR> 29、占有他人不動產而享有使用收益權利者,是(?。?BR> A.出典人
B.典權人
C.典物
D.典價
答案:B
解析:占有他人不動產而享有使用收益權利者,是典權人。
30、我國《民法通則》所明確規(guī)定的用益物權是(?。?。
A.典權
B.地上權
C.相鄰權
D.土地承包經營權
答案:D
解析:我國《民法通則》對土地承包經營權作了基本的規(guī)定。
31、下列不屬于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法律特征的是(?。?。
A.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的法律基礎是國有土地所有權與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分離
B.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是無償行為
C.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受讓人在一定期限內對國有土地使用權享有權利
D.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人與受讓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由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規(guī)定
答案:B
解析: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具有的法律特征中,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是有償行為。
32、下列主體中,( )可以為宅基地使用權的權利主體。
A.城鄉(xiāng)居民
B.村委會
C.法人
D.村辦企業(yè)
答案:A
解析:宅基地使用權的主體是城鄉(xiāng)居民,包括回原籍鄉(xiāng)村定居的離退休干部和華僑等。
33、農民甲因做生意而向乙借款,雙方約定,將自己承包的五畝及地上所種的小麥抵押給乙。因甲無力還款而引起糾紛。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該抵押合同全部有效
B.該抵押合同全部無效
C.該抵押合同中涉及的五畝承包地作為抵押物的條款有效
D.該抵押合同中涉及小麥作為抵押物的條款有效
答案:D
解析:《擔保法》第37條規(guī)定了禁止抵押的財產:1)土地所有權;2)除上述抵押人依法承包的荒地使用權和鄉(xiāng)(鎮(zhèn))建設用地的土地使用權外的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體所有的土地使用權;3)學校、幼兒園、醫(yī)院等以公益為目的的事業(yè)單位、社會團體的教育設施、醫(yī)療衛(wèi)生設施和其他社會公益設施;4)所有權、使用權不明或者有爭議的財產;5)依法被查封、扣押、監(jiān)管的財產;6)依法不得抵押的其他財產。
34、某甲將自己房屋一間作為抵押向某乙借款2000元。在抵押期間,某丙向某甲表示愿以3000元購買甲的房屋,甲也想將抵押的房屋出賣,此時甲該(?。?BR> A.甲可以將該房屋賣給丙,無須告知抵押權人乙,但丙只有在抵押關系解除后,才能享有該房屋的所有權
B.甲有權將該房屋出賣,但須事先告知抵押權人某乙及告知受讓人丙房屋抵押的情況
C.甲只能將該房屋賣給乙
D.甲無權將該房屋出賣,因他已不是房屋的所有人了
答案:B
解析:抵押設定后,抵押人可將抵押物轉讓給他人。在抵押期間,抵押人轉讓已辦理登記的抵押物的,應通知抵押權人并告知受讓人轉讓物已抵押的情況,抵押人未通知抵押權人或未告知受讓人的,轉讓行為無效。
35、額抵押擔保(?。?BR> A.將來發(fā)生的債權
B.過去發(fā)生的債權
C.已發(fā)生的債權
D.發(fā)生一定時間的債權
答案:A
解析:額抵押擔保將來發(fā)生的債權。
A.最后三個月內
B.最后五個月內
C.最后六個月內
D.最后九個月內
答案:C
解析:我國《民法通則》第139條規(guī)定:“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后六個月內,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訴訟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訴訟時效期間繼續(xù)計算。”
22、甲借給乙1 萬元人民幣,約定2005 年6 月30 日還款,但乙未按期還款。2005 年12 月31 日甲的律師向乙發(fā)出律師函,要求乙還款。乙于2006 年1 月3日收到該律師函。根據(jù)民法通則的規(guī)定,該律師函對訴訟時效將產生的影響是(?。?。
A.訴訟時效中止
B.訴訟時效終止
C.訴訟時效中斷
D.訴訟時效延長
答案:C
解析:依據(jù)《民法通則》第140條規(guī)定,引起時效期間中斷的法定事由有:(1)起訴。(2)以請求、通知和催告等方式主張權利。這里是指權利人于訴訟外主張自己的權利,要求義務人履行義務。權利人提出要求,不限于直接向義務人提出,權利人向債務保證人、債務人的代理人或財產代管人主張權利的,亦可構成時效的中斷。(3)義務人同意履行義務,又稱承認或認諾。
23、在下列情況中,訴訟時效期限為一年的是(?。?。
A.公民丙與他人發(fā)生相鄰權糾紛
B.甲公民借錢給乙公民,但沒有寫明還錢的時間
C.小周與他的父母對分割財產發(fā)生糾紛
D.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shù)?BR> 答案:D
解析:我國《民法通則》第136條規(guī)定下列民事法律關系的特別訴訟時效期間為1年:(1)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shù)?;?)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3)延付或拒付租金的;(4)寄存財物被丟失或損毀的。
24、物權消滅的原因中,(?。?是指兩個無并存必要的物權同歸于一人的法律事實。
A.混同
B.拋棄
C.標的物滅失
D.添附
答案:A
解析:物權消滅原因的混同,是指兩個無并存必要的物權同歸于一人的法律事實。
25、下列關于所有權與定限物權,表述錯誤的是(?。?。
A.所有權又稱為完全物權
B.所有權是對標的物為全面支配的物權
C.定限物權又稱為限制物權或他物權
D.定限物權不能產生限制所有權的作用
答案:D
解析:定限物權還可以產生限制所有權的作用。
26、甲、乙、丙共有房屋一套,甲欲以5萬元的價格轉讓自己的份額,丙表示不買,甲未通知乙轉讓之事。2個月后,丁愿意購買,甲接受了丁的購房款,此時,丙、乙均要求以同一價格購買甲的份額,甲父也要購買,甲的份額應當轉讓給(?。?BR> A.丁
B.乙與丙
C.乙
D.甲父
答案:C
解析:我國《民法通則》第78條第3款即規(guī)定,按份共有財產的每個共有人有權要求將自己的份額分出或者轉讓。但在出售時,其他共有人在同等條件下,有優(yōu)先購買的權利。
27、甲和乙共有兩間平房,因拆遷雙方發(fā)生爭議,甲主張該房是按份共有財產,乙主張是共同共有財產,但雙方都沒有證據(jù)證明共有性質,法院應當認定該房為(?。?。
A.按份共有
B.共同共有
C.甲個人所有
D.收歸國有
答案:B
解析:《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88條規(guī)定,“對于共有財產,部分共有人主張按份共有,部分共有人主張共同共有,如果不能證明財產是按份共有的,應當認定為共同共有。”
28、杜某上班途中拾得一個皮包,內裝提貨單、現(xiàn)金等財物。杜某在現(xiàn)場等侯了一會兒,未見失主,就攜包上班。次日杜某見到報紙上登了一則啟事。寫明“如有拾得者,酬謝2000元”。杜某見失主所尋找的正是自己拾得的皮包,便把皮包返還給失主。但在杜某向失主請求酬金時,被失主拒絕。杜某應當(?。?。
A.無償歸還拾得物。因為我國法律未規(guī)定拾得人有獲得報酬的權利
B.無償歸還拾得物,有權要求失主償還因此而支出的費用,但無權獲得報酬
C.歸還拾得物,無權要求失主給予報酬
D.歸還給得物,有權要求失主支付2000元的酬金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拾得物的處理。在本案中林某應歸還拾得物,且法律并未禁止拾得人可取得報酬,因此當事人之間約定有報酬的,應予支持。這是私法自治的表現(xiàn)。民法通則第79條規(guī)定:“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隱藏物,歸國家所有。接收單位應當對上繳的單位或者個人,給予表揚或者物質獎勵。拾得遺失物、漂流物或者失散的飼養(yǎng)動物,應當歸還失主,因此而支出的費用由失主償還?!?BR> 29、占有他人不動產而享有使用收益權利者,是(?。?BR> A.出典人
B.典權人
C.典物
D.典價
答案:B
解析:占有他人不動產而享有使用收益權利者,是典權人。
30、我國《民法通則》所明確規(guī)定的用益物權是(?。?。
A.典權
B.地上權
C.相鄰權
D.土地承包經營權
答案:D
解析:我國《民法通則》對土地承包經營權作了基本的規(guī)定。
31、下列不屬于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法律特征的是(?。?。
A.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的法律基礎是國有土地所有權與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分離
B.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是無償行為
C.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受讓人在一定期限內對國有土地使用權享有權利
D.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人與受讓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由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規(guī)定
答案:B
解析: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具有的法律特征中,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是有償行為。
32、下列主體中,( )可以為宅基地使用權的權利主體。
A.城鄉(xiāng)居民
B.村委會
C.法人
D.村辦企業(yè)
答案:A
解析:宅基地使用權的主體是城鄉(xiāng)居民,包括回原籍鄉(xiāng)村定居的離退休干部和華僑等。
33、農民甲因做生意而向乙借款,雙方約定,將自己承包的五畝及地上所種的小麥抵押給乙。因甲無力還款而引起糾紛。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該抵押合同全部有效
B.該抵押合同全部無效
C.該抵押合同中涉及的五畝承包地作為抵押物的條款有效
D.該抵押合同中涉及小麥作為抵押物的條款有效
答案:D
解析:《擔保法》第37條規(guī)定了禁止抵押的財產:1)土地所有權;2)除上述抵押人依法承包的荒地使用權和鄉(xiāng)(鎮(zhèn))建設用地的土地使用權外的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體所有的土地使用權;3)學校、幼兒園、醫(yī)院等以公益為目的的事業(yè)單位、社會團體的教育設施、醫(yī)療衛(wèi)生設施和其他社會公益設施;4)所有權、使用權不明或者有爭議的財產;5)依法被查封、扣押、監(jiān)管的財產;6)依法不得抵押的其他財產。
34、某甲將自己房屋一間作為抵押向某乙借款2000元。在抵押期間,某丙向某甲表示愿以3000元購買甲的房屋,甲也想將抵押的房屋出賣,此時甲該(?。?BR> A.甲可以將該房屋賣給丙,無須告知抵押權人乙,但丙只有在抵押關系解除后,才能享有該房屋的所有權
B.甲有權將該房屋出賣,但須事先告知抵押權人某乙及告知受讓人丙房屋抵押的情況
C.甲只能將該房屋賣給乙
D.甲無權將該房屋出賣,因他已不是房屋的所有人了
答案:B
解析:抵押設定后,抵押人可將抵押物轉讓給他人。在抵押期間,抵押人轉讓已辦理登記的抵押物的,應通知抵押權人并告知受讓人轉讓物已抵押的情況,抵押人未通知抵押權人或未告知受讓人的,轉讓行為無效。
35、額抵押擔保(?。?BR> A.將來發(fā)生的債權
B.過去發(fā)生的債權
C.已發(fā)生的債權
D.發(fā)生一定時間的債權
答案:A
解析:額抵押擔保將來發(fā)生的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