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認定:說課稿設計指導兵車行教學案例

字號:

教學案例:兵車行 說課稿設計
    一、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的:
    1.培養(yǎng)學生誦讀的興趣,使學生在誦讀中感受形象、再造形象,加深對作品內(nèi)容的理解。
    2.聯(lián)系時代背景和社會環(huán)境,了解統(tǒng)治者連年用兵給人民帶來的深重苦難,體會詩人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3.在比較中對李白和杜甫兩大詩人進行研究性學習。
    (二)內(nèi)容選?。号c詩歌相關(guān)的背景材料和詩歌體裁;擴展知識面的李白的《古風·其十九》。
    (三)過程安排:
    1.通過學生的反復朗讀,教師進行適當?shù)闹笇Ш忘c撥,讓學生在朗讀中挖掘詩歌中的信息,對其進行補充空白、細節(jié),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想象,使詩歌形象化,加深對詩歌的理解。
    2.體味詩歌語言和詩人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以及詩人的創(chuàng)作風格,通過聽錄音朗讀讓學生自己在朗讀過程中試著讀出這種感情。
    3.在把握詩歌的藝術(shù)風格基礎(chǔ)上進行研究性學習:比較《兵車行》和《古風·其十九》。
    (四)方法、手段:
    1.朗讀。通過反復朗讀讓學生自己慢慢品味,教師作適當引導和點撥。
    2.學生互相評價朗讀。在此過程中引導學生體會詩歌的感情基調(diào)。
    3.讓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想象,進行角色扮演。假設學生是詩人或者是詩中人物,發(fā)表感想或進行其他形學生式的表演,讓學生加深對詩歌的理解。
    二、教學實施
    (一)導入:介紹杜甫,導入新課
    1.學生介紹杜甫(主要是舉例所學的名篇名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望岳》)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青年人網(wǎng)編輯整理)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春望》)……
    2.簡單介紹杜甫及作品背景《兵車行》這首詩是杜甫在天寶十一年(752)年困守長安時候所作。關(guān)于詩的背景,一般有兩種說法,一說是玄宗用兵征討吐蕃,一說是征討南詔,多取后一說。《資治通鑒》載:“天寶十載四月,劍南節(jié)度使鮮于仲通討南詔蠻……士卒死者六萬,仲通僅以身免。楊國忠掩其敗狀,仍敘其戰(zhàn)功?!拼竽純删┘昂幽媳北該裟显t。人聞云南多瘴癘,未戰(zhàn),士卒死者十八九,莫肯應募。楊國忠遣御史分道捕人,連枷送詣軍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聲震野?!?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