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建筑工程復習指導----建筑裝飾裝修工程(1)

字號:

第一節(jié)概述
    一、裝飾裝修工程的分類(了解)
     (一)按用途分類
    保護裝飾:
    功能裝飾:
    飾面裝飾:
    空間利用:
     (二)按裝飾部位分類
    可分為外墻裝飾、內墻裝飾、頂棚裝飾、地面裝飾、門窗裝飾、隔斷裝飾。
     (三)按所用材料分類
    可分為水泥、石灰、石膏類、陶瓷類、玻璃類、涂料類、塑料類、木材類、金屬類等飾面。
    二、裝飾裝修工程的特點(了解)
     (一)工程量大
    裝飾裝修工程量大面廣,項目繁多。
     (二)施工工期長
    一般來講,建筑裝飾裝修工程約占工程總工期的30%—40%,高級裝飾裝修工程甚至要占到總工期的50%~60%。
     (三)耗用勞動力多
    由于裝飾裝修工程施工,常為多工種流水作業(yè),工程機械化程度不高,手工操作多、濕作業(yè)多,因而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低、用工量大。一般建筑裝飾裝修工程所耗用的勞動量約占施工總勞動量的20%-30%。
     (四)造價高
    一般裝飾裝修工程的造價約占建筑物總造價的30%,一些裝飾要求高的建筑則達50%以上。
    第二節(jié)樓地面裝飾裝修工程
    一、樓地面的構造層次(熟悉)
    樓地面是房屋建筑地面與樓面的統(tǒng)稱。地面指底層室內地坪,樓面是指各樓層的室內地坪。無論是地面、樓面,均由三部分組成,即基層(結構層)、墊層(中間層)和面層(裝飾層)。
    除這三個基本層次外,為滿足找平、結合、防水、防潮、彈性、保溫隔熱、管線敷設等功能上的要求,往往還要在基層與面層之間增加若干中間層。樓地面的主要構造層次如圖4—1所示。
     (一)基層(結構層)
    基層是樓地面的結構承重部分,承受作用其上的荷載,并將其傳給墻、柱或地基。底層地面的基層一般指房心夯實的回填土。對樓面而言,基層就是樓板結構本身。
     (二)墊層(中間層)
    要求有較好的剛性、韌性和較大的蓄熱系數(shù),有防潮、防水的能力。根據(jù)墊層所選用的材料不同,可分為剛性和非剛性兩類。剛性墊層一般采用C7.5~C10混凝土,非剛性墊層一般由松散材料夯實而成,如砂、爐渣、礦渣、碎石、灰土。
     (三)面層(裝飾層)
    面層是指樓地面的表面層,對面層要求堅固、耐磨、平整、潔凈、美觀、易清掃、防滑、有適當彈性和較小的導熱性。面層分整體面層和板塊面層。
    二、樓地面飾面的分類(熟悉)
    樓地面按使用材料的不同可以分為:水泥砂漿地面,水磨石地面,馬賽克地面,地磚地面,大理石地面,花崗巖地面,木板地面,塑料板地面,地毯鋪貼地面等。按面層構造方法的不同分為:整體式地面,塊材式地面,木樓地面等。按施工工藝的不同可以分為:濕作業(yè)類和干作業(yè)類。
    三、常見樓地面構造及其做法(熟悉)
     (一)整體式樓地面構造
    整體式樓地面的面層無接縫,它可以通過加工處理,獲得豐富的裝飾效果,一般造價較低,施工方便。包括水泥砂漿樓地面、細石混凝土樓地面、現(xiàn)澆水磨石樓地面等。
     1.水泥砂漿樓地面。它的特點是造價低,施工方便,但不耐磨,易起砂、起灰。它是以水泥砂漿為面層材料,在清掃干凈的墊層面上,刷素水泥漿(水泥加水拌制而成)一道,用1:2.5(體積比)水泥砂漿抹地面,找平、壓實,待水泥砂漿終凝前,用鐵抹子壓光。大面積地面施工時,面層應分格,預防溫差應力破壞。
     2.細石混凝土地面。細石混凝土地面與水泥砂漿地面相比,耐久性好,強度高,不起灰,整體性好,一般用C20以上的細石混凝土,厚度為30—40mm,施工時隨打隨抹,一次成活,有時在終凝前用鐵抹子壓光或撒水泥粉壓光。
     3.現(xiàn)澆水磨石地面。水磨石地面美觀、平整、光潔、不起塵、防水。常用于建筑物的大廳、走廊、樓梯及衛(wèi)生間等,施工較水泥地面復雜,造價高。水磨石地面常分層構造,先用10-15mm厚1:3水泥砂漿打底、找平,按設計圖案用1:1水泥砂漿固定分格條(玻璃條、銅條或鉛條),再用1:2~1:2.5水泥石渣
    漿抹面,澆水養(yǎng)護一周后用磨石機磨光,打蠟保護。
     (二)塊材式樓地面構造
    塊材地面的面層是采用人工預制各種塊材和加工的天然石板材鋪砌的,這類地面屬于中高檔做法,應用十分廣泛。其特點是花色品種多、耐磨、易清洗、剛性大。其中天然大理石、花崗石,常用于高級賓館大廳地面。但該類地面造價高、工效偏低。
    塊材地面屬于剛性地面,適宜鋪在整體性、剛性較好的細石混凝土上或混凝土預制板基層上。
    各層構造要點如下:
     1.基層處理。塊材式樓地面鋪砌前,應清掃基層,并刷一道素水泥漿以增加粘結力。
     2.攤鋪水泥砂漿結合層。水泥砂漿結合層又是找平層,應嚴格控制其稠度,以保證粘結牢固及面層的平整度。結合層采用干硬性水泥砂漿配合比常用1:1—1:3(水泥:砂子),鋪至厚度為10-15厚。對于需要經常清洗并排水的地面,應做泛水。
     3.面磚鋪貼。首先進行試鋪,試鋪的目的有四點:檢查板面標高是否與構造設計標高相吻合;砂漿面層是否平整或達到規(guī)定的泛水坡度;調整塊材的紋理和色彩,避免過大色差;檢查板面尺寸是否一致,并調整板縫(板縫處理形式有密縫和離縫兩種)。正式鋪貼前,在于硬性水泥砂漿上澆一層0.5mm厚素水泥漿。
     4.細部處理。板縫修飾,貼踢腳板,磨光打蠟養(yǎng)護。
     (三)木樓地面的裝飾構造
    木樓地面是指表面由木板鋪釘或膠合而成的地面。木地板是一種自重輕、導熱性能差、有彈性、易于加工、具有一定的使用耐久性的樓地面面層,使用中隨
    著空氣中濕度及溫度的變化容易引起裂縫和翹曲,耐火性差,保養(yǎng)不善容易腐朽。
    按照構造方式不同,木地面基層有架空式和實鋪式。
    木地板面層主要有木板面層和拼花木板面層兩種,木板面層又分單層和雙層。
    強化復合木地板是一種帶裝飾面層的復合板材,鋪設在地面上即可使用,使地板施工更為簡單快捷。房間的相對濕度不大于80%,不適宜做浴室地面。為企口型條板。
    強化復合木地板采用懸浮法安裝,當?shù)孛鏋樗嗌皾{等硬質基層時,要鋪設一層松軟材料,起防潮、減震、隔聲作用,并改善腳感。強化復合木地板與
    地面基層之間不需要膠粘或釘子固定,而是地板塊之間用膠粘結或嵌套成整體。
     (四)塑料地板
    塑料地板是以PVC、UP等樹脂為主,加入其他輔助材料加工而成的預制或現(xiàn)場鋪設的地面材料,塑料地板具有種類花色多、加工方便、施工鋪設方便、耐磨性好、使用壽命長、維護保養(yǎng)方便的特點,其主要缺點是表面不耐刻劃,易受煙頭危割等。
    按塑料地板的組成和結構,可分PVC塑料地板、塑料涂布地板,其中PVC塑料地板又可分為單色塊材地板、透底花紋地板、印花地板和單色卷材。
    塑料地板的性能指標主要有尺寸穩(wěn)定性、翹曲性、耐凹陷性、耐磨性、耐熱、耐燃和耐煙頭性、耐污染性和耐刻劃性、耐化學性以及抗靜電性等;其外觀質量應平整、光滑、無裂縫、色;澤均勻、厚薄一致、邊緣平直、板內無雜質和氣泡,并應符合相應產品的各項技術要求。選用時應根據(jù)使用要求和使用場所的環(huán)境條件進行確定。
     (五)防靜電活動地板
    防靜電活動地板(裝配式地板)是由各種規(guī)格、型號和材質的防靜電面板塊、桁條(橫梁)、支架等組合拼裝而成,該地板具有重量輕、強度大、表面平整、尺寸穩(wěn)定、面層質感好、裝飾性好等特點,此外還有防火、防蟲鼠侵害、耐腐蝕等性能。架空部分可用于敷設電纜和各種管線。
    防靜電面板主要有鋁合金復合石棉塑料貼板、鑄鋁合金面板、塑料地板、平壓泡花板面板等。橫梁有鍍鋅鋼板及鋁合金橫梁。支架有鑄鋁支架及鋼鐵支架等。選用材料時應根據(jù)設計要求、地面荷載及防靜電的要求確定。
    第三節(jié)墻面與幕墻裝飾裝修工程
    一、墻面裝飾裝修工程(熟悉)
     (一)墻面裝飾的作用
    墻面裝飾的主要作用是保護墻體,裝飾美觀,提高房屋的使用功能。外墻裝飾可保護外墻不受風、雨、潮氣侵蝕,提高墻體抗風化、防腐蝕的能力,還可藝術塑造外形。內墻裝飾改善室內清潔衛(wèi)生條件,使室內明快、光亮、美觀。不同部位的室內裝飾還有保溫、隔熱、防潮、防水的作用。
     (二)墻面裝飾裝修工程分類
    墻面裝飾裝修工程包括建筑物外墻飾面和內墻飾面兩大部分。
    按材料和施工方法的不同可分為抹灰類、貼面類、涂刷類、板構類、卷材類、清水墻面類、幕墻類等。
     (三)墻面裝飾裝修工程構造
     1.抹灰類墻體飾面構造。抹灰類飾面一般應由底層、中間層、飾面層三部分組成。
     (1)抹灰底層。底層是對墻體基層的表面處理,其作用是保證飾面層與墻體連接牢固及飾面層的平整度。
     (2)中間層。中間層是保證裝飾質量的關鍵層,所起作用主要為找平與粘結,還可彌補底層砂漿的構造干縮裂縫,根據(jù)墻體平整度與飾面質量的要求,可以一次抹成,也可以分多次抹成,用料一般與底層相同。
     (3)飾面層。飾面層主要起裝飾作用,要求表面平整、色彩均勻、無裂紋,可以做成光滑、粗糙等不同質感的表面。
     2.貼面類墻體飾面構造。是天然或人造的材料,加工制成的塊材,在現(xiàn)場通過構造連接或鑲貼于墻體表面,由此而形成的墻體飾面稱為貼面類飾面。輕而小的塊材可以直接鑲貼,大而厚的塊材則必須采用貼掛的方式,以保證它們與主體結構牢固連接。
     (1)直接鑲貼飾面的基本構造。直接鑲貼飾面的基本構造,大體上由底層砂漿、粘結層砂漿和塊材貼面面層組成。底層砂漿具有使飾面層與墻體基層之間粘附和找平的雙重作用,粘結層砂漿則是與底層形成良好的連接,并將貼面材料粘附在底層上。塊狀面層能裝飾和保護墻體,延長其使用壽命。
     (2)貼掛類飾面的基本構造。貼掛裝飾面的構造層次是基層、澆注層(找平層或粘結層)、飾面層。在飾面層與基層之間用掛接構件連接固定。這是因為飾面的板材、塊材尺度大,重量重,鋪貼高度高,為了加強飾面材料與基層的牢固連接,因而將板材與基層綁接或掛接,然后灌漿固定。常用的貼掛類飾面構造
    有大理石飾面、花崗巖飾面、預制板塊材飾面。
    貼掛類飾面有濕法貼掛(或稱貼掛整體法構造)和于掛法固定(也稱鉤掛件固定法構造)兩種常見做法。
    ①濕法貼掛。常見的有大理石飾面板材貼掛和花崗石飾面板材貼掛。
    ②干掛法構造。干掛法是用不銹鋼型材或連接件將板塊支托并錨固在墻面上,連接件用膨脹螺栓固定在墻面上上下兩層之間的間距等于板塊的高度。
     3.罩面板類飾面構造。
    這類飾面的基本構造是在墻體或結構主體上首先固定龍骨骨架,形成飾面板的結構層,然后利用粘貼、緊固件連接、嵌條定位等手段,將飾面半安裝在骨架上,形成各類飾面板的裝飾面層。常用的如木墻裙、踢腳板、玻璃墻飾面、石膏板飾面等。
     4.卷材類飾面構造。
    卷材類飾面一般指用裱糊的方法將墻紙、織物等裝飾在內墻面的一種飾面。常用的墻體飾面卷材有墻紙、墻布、金屬薄壁紙、皮革、人造革等。卷材類飾面的構造做法包括:
     (1)基層處理,將基層清掃干凈,找平,刮膩子,刷底層涂料;
     (2)墻面分幅、彈線,預處理墻紙(脹水浸泡);
     (3)裱糊、修整。
     5.清水墻飾面構造。清水墻飾面是指墻體完成之后,墻面不加其他覆蓋性裝飾面層,只是利用原結構磚墻或混凝土的表面進行勾縫或模紋處理的一種墻體裝飾方法。
    二、幕墻裝飾裝修工程
    幕墻是建筑物的外圍護墻,不承重,像幕布一樣掛上去,又稱為懸掛墻。
     (一)幕墻的種類和構造
    幕墻按材料可分為玻璃幕墻、鋁合金幕墻、鋼板幕墻等,按有無框架可分為有框架幕墻和無框架全玻璃幕墻。
     (二)玻璃幕墻
    玻璃幕墻利用玻璃材料特殊性能,使建筑物顯得光亮、明快挺拔、豪華,有別具一格的效果。
    玻璃幕墻與其他墻面裝飾工程相比,具有安裝難度大、造價高、維護費用高和易產生光污染等缺點。
     1.玻璃幕墻的組成與分類。(熟悉)
     (1)玻璃幕墻的組成。玻璃幕墻用于裝飾建筑物外墻面,它是由骨架、玻璃和附件三部分組成的。
    ①骨架。骨架安設于外墻面上,由縱向立柱和橫檔組成,用來支撐玻璃、固定玻璃,并通過連接件與墻體結構相連,將玻璃的自重和風荷載及其他荷載傳給主體結構,使玻璃與墻體結構連成一個整體。
    ②玻璃。玻璃是幕墻的面料,它既是建筑圍護構件,又是建筑裝飾面,局部還兼起玻璃窗的作用。
    ③附件(連接與安裝配件)。玻璃墻的主要附件有膨脹螺栓、鋁拉釘、射釘、密封條材料及連接件。
     (2)玻璃幕墻的分類。
    ①明框玻璃幕墻又稱框式玻璃幕墻。玻璃板鑲嵌在鋁框內,成為四邊有鋁框的幕墻構件。幕墻構件鑲嵌在橫梁上,形成橫梁、立柱均外露、鋁框分格明顯的立面。明框玻璃幕墻是應用最廣泛的傳統(tǒng)形式幕墻,工作性能可靠。
    ②隱框玻璃幕墻(又稱點式玻璃幕墻)。將玻璃用硅酮結構密封膠(簡稱結構膠)粘結在鋁框上。因此,鋁框全部隱藏在玻璃后面,形成大面積全玻璃鏡面,,
    ③中隱框玻璃幕墻。將玻璃兩對邊嵌在鋁框內,另兩對邊用結構膠粘在鋁框上,形成半隱框玻璃幕墻。立柱外露、橫梁隱蔽的豎框橫隱幕墻,橫梁外露、立柱隱蔽的稱為豎隱橫框幕墻。幕墻用的雙層中空玻璃由兩片玻璃用硅酮結構膠粘合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