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診斷歌訣(二)

字號:

11、里熱表寒:里熱表寒素有熱,煩躁便秘渴咽干。復(fù)感寒邪身軀痛,繼而發(fā)熱惡風(fēng)寒。
    12、真熱假寒:真熱假寒陽不伸,面色蒼白手足冰。惡熱煩渴喜冷飲,舌絳苔黃神不清。
    13、真寒假熱:身寒假熱陽氣虛,舌淡尿清便溏稀。真熱口渴脈虛大,甘溫除熱好時機。
    14、虛證:虛證形瘦無精神,心悸氣短汗淋淋。陰虛可見五心熱,陽虛面白肢不溫。舌光無苔脈細(xì)弱,大便溏瀉小便頻。
    15、實證:實證氣郁精神狂,脅脘腹脹痰濁黃。便難里急尿澀痛,舌紅苔厚脈弦長。  
    16、上實下虛:上實喘嗽痰壅盛,胸脘腹脹臥則難。下虛浮腫吸氣少,形寒肢冷腰膝酸。
    17、上虛下實:上虛心肺不足證,下實大腸濕熱凝。心悸怔忡氣息短,里急后重膿血行。
    18、里虛表實:里虛表實食欲減,便溏食后腹脹滿。惡寒發(fā)熱頭身痛,素體陽虛又外感。
    19、真實假虛:內(nèi)有真實外假虛,體瘦神疲冷身肢。里急后重或癥瘕,大實贏狀補益疾。
    20、真虛假實:真虛假實腹脹滿,痛喜揉按而和緩。舌質(zhì)胖嫩虛弦脈,反瀉含冤重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