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臨床癥狀的輕重與起病年齡及甲狀腺減退的程度有關(guān)。
小嬰兒的癥狀常不典型,如新生兒最早出現(xiàn)的癥狀是生理性黃疸時間延長,6個月以下小兒突出表現(xiàn)為腹脹、頑固性便秘、吸吮困難、呼吸不暢、打鼾、體溫低、嗜睡、少動、哭聲嘶啞、心率減慢等。隨年齡的增長,則可出現(xiàn)下列典型癥狀。
1.特殊外貌
頭大頸短,顏面臃腫,鼻梁扁平,眼距寬,眼瞼腫脹,眼裂小而有睡容,唇厚,口常張開,舌厚大常伸出口外,面容愚笨呆板。皮膚粗糙增厚(維生素A缺乏引起),輕度貧血,面容蒼黃,毛發(fā)稀少而干燥。
2.生長發(fā)育遲緩
由于骨骼發(fā)育遲緩,故身材矮小,四肢短而軀干相對較長。囟門大、關(guān)閉遲;出牙晚,牙質(zhì)差。運動功能發(fā)育延遲,走路不穩(wěn),聲音粗啞,語言不清晰,智能發(fā)育差,性腺及第二性征發(fā)育落后。
3.生理功能低下
安靜少動,表情淡漠,反應(yīng)遲鈍,怕冷、體溫低,脈搏慢,血壓低,進食少,腸蠕動減慢,腹壁松弛、膨隆,常有便秘,易合并臍疝及腰椎前凸。
4.X線檢查
骨齡小于同齡小兒,骨髓與骨干接合延遲。1歲以上通常檢查腕部的骨化中心,正常兒出生6個月后出現(xiàn)2個,以后平均每歲出現(xiàn)1個,12歲后出齊,共10個。其簡易估計法為年齡加1.股骨遠端的骨化中心,在出生時已經(jīng)形成,故對1歲以內(nèi)的嬰兒常做膝部攝片,若出生數(shù)月后仍不見該骨化中心,表示骨齡落后。
5.實驗室檢查
(1)甲狀腺131I吸收率測定。正常甲狀腺吸131I率24小時為31.8%±8.0%,甲狀腺發(fā)育不全病兒,131I吸收率往往在20%以下;甲狀腺缺如者,131I吸收率多在10%以下;甲狀腺腫型甲狀腺功能減低癥患者,131I吸收率可增高。
(2)血清甲狀腺素(T4)測定。直接代表血清甲狀腺素的濃度。放射免疫法正常值為51.6~161.25nmo1/L.新生兒期血清T4的濃度較高,若出生后最初兩周內(nèi)血清T4濃度低于125nmo1/L或在第2周低于110nmo1/L,則應(yīng)考慮本病。
(3)促甲狀腺素(TSH)測定。如TSH明顯增高、T4降低,當可確診。
小嬰兒的癥狀常不典型,如新生兒最早出現(xiàn)的癥狀是生理性黃疸時間延長,6個月以下小兒突出表現(xiàn)為腹脹、頑固性便秘、吸吮困難、呼吸不暢、打鼾、體溫低、嗜睡、少動、哭聲嘶啞、心率減慢等。隨年齡的增長,則可出現(xiàn)下列典型癥狀。
1.特殊外貌
頭大頸短,顏面臃腫,鼻梁扁平,眼距寬,眼瞼腫脹,眼裂小而有睡容,唇厚,口常張開,舌厚大常伸出口外,面容愚笨呆板。皮膚粗糙增厚(維生素A缺乏引起),輕度貧血,面容蒼黃,毛發(fā)稀少而干燥。
2.生長發(fā)育遲緩
由于骨骼發(fā)育遲緩,故身材矮小,四肢短而軀干相對較長。囟門大、關(guān)閉遲;出牙晚,牙質(zhì)差。運動功能發(fā)育延遲,走路不穩(wěn),聲音粗啞,語言不清晰,智能發(fā)育差,性腺及第二性征發(fā)育落后。
3.生理功能低下
安靜少動,表情淡漠,反應(yīng)遲鈍,怕冷、體溫低,脈搏慢,血壓低,進食少,腸蠕動減慢,腹壁松弛、膨隆,常有便秘,易合并臍疝及腰椎前凸。
4.X線檢查
骨齡小于同齡小兒,骨髓與骨干接合延遲。1歲以上通常檢查腕部的骨化中心,正常兒出生6個月后出現(xiàn)2個,以后平均每歲出現(xiàn)1個,12歲后出齊,共10個。其簡易估計法為年齡加1.股骨遠端的骨化中心,在出生時已經(jīng)形成,故對1歲以內(nèi)的嬰兒常做膝部攝片,若出生數(shù)月后仍不見該骨化中心,表示骨齡落后。
5.實驗室檢查
(1)甲狀腺131I吸收率測定。正常甲狀腺吸131I率24小時為31.8%±8.0%,甲狀腺發(fā)育不全病兒,131I吸收率往往在20%以下;甲狀腺缺如者,131I吸收率多在10%以下;甲狀腺腫型甲狀腺功能減低癥患者,131I吸收率可增高。
(2)血清甲狀腺素(T4)測定。直接代表血清甲狀腺素的濃度。放射免疫法正常值為51.6~161.25nmo1/L.新生兒期血清T4的濃度較高,若出生后最初兩周內(nèi)血清T4濃度低于125nmo1/L或在第2周低于110nmo1/L,則應(yīng)考慮本病。
(3)促甲狀腺素(TSH)測定。如TSH明顯增高、T4降低,當可確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