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成功假期巧安排

字號:

寒假就要到了,小清和微笑兩位來自不同中學的朋友不約而同地向我提出了怎么做好假期安排的問題,對初三的學生來說,寒假的確是一個承上啟下、值得認真規(guī)劃的重要時期。
    按各個學校的慣常做法,初三的學生總要比其他初中生早幾天到學校學習,不過,小清和微笑還是有10天和12天的時間不用上學,小清和微笑上進心較強,他們都希望用好自己能掌控時間的寒假,努力追趕老師組織教學的進度,爭取開學以后呈現(xiàn)明顯的進步,他們都希望贏得一個成功的寒假。
    我和小清、微笑一道對寒假將涉及的活動作了一番分析和歸納。
    我說:“你們先把寒假中想做、該做、必須做的活動全部列出來吧,我的要求只有一點——不要遺漏任何一項”。
    在全面列舉的基礎上,我和小清、微笑對所有的活動進行了分類和排序。
    寒假活動可以分為學習活動、學習輔助活動和非學習活動三大類,其中,小清、微笑最樂意、最看重的是非學習活動:“我們都是愛學習的人,玩得開心并不會忘記還要學得扎實,我希望老師和媽媽給我一定的自由度?!毙∏逭f:“我最擔心的是媽媽學別人的樣,抱回一大堆的參考書和試題叫我完成,開學恐懼癥基本上是題目太多逼成的”。是的,表面上看,非學習活動似乎無關緊要,只有巧妙安排非學習活動,才能有助于學生心態(tài)優(yōu)化,直接提高學習活動的功效。
    我們認為,寒假學習活動中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是必選任務,弱項補漏屬于追趕項目,強項磨尖屬于顯優(yōu)項目,這些活動應該占用寒假量的時間;學習輔助活動主要包括:盤點上學期的成效,制定下學期的“作戰(zhàn)計劃”,采購學習用品等。其中,花少量的時間進行知識梳理的確能夠讓學習更有序、更開心、更高效。
    “以往你們過寒、暑假是不是存在開學前拼命趕作業(yè)的現(xiàn)象?”
    小清和微笑都承認“趕作業(yè)”是家常便飯。
    “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實在是太多了!”
    “我也不想弄成趕作業(yè),可就是會變成‘不得不趕’。元旦、國慶、五一長假我都會這樣,更不要說寒、暑假作業(yè)”。
    我們都知道“趕作業(yè)”是時間安排不當?shù)谋厝恍袨椋浣Y(jié)果一定是假期學習成效不高。如果我們仔細分析寒假的活動內(nèi)容,巧妙安排時間,強化突出重點,把被動的“寒假末趕作業(yè)”改為主動的“寒假初搶作業(yè)并強攻差、漏”,寒假就會在玩得開心的同時,過得很有挑戰(zhàn)性和成效感。
    成功的寒假用什么標準來衡量呢?
    很多家長喜歡用孩子完成了多少題目或者多少套試卷來衡量寒假的成敗,其實不然。共同討論后,我和小清、微笑一致認為成功的初三寒假應該達到以下效果:
    1、讓學生睡夠、玩透,做好調(diào)整心情的工作,確保開學之時不僅沒有“開學恐懼癥”的困擾,而且越學越想學;
    2、學校布置的作業(yè)快速優(yōu)質(zhì)完成,充分用好“寒假作業(yè)”的復習鞏固功能,開發(fā)“寒假作業(yè)”的檢測和發(fā)現(xiàn)作用;
    3、深度思考,理清自己的知識網(wǎng)絡,為下學期主動和高效學習提供重要情報。
    與小清和微笑一同討論后,我們得出了一張寒假時間安排實戰(zhàn)表:
    根據(jù)實戰(zhàn)表的安排,放飛心情的地位得到了保障,休息和游玩不再成為初三學生的渴望和負疚感的來源。
    搶收的出發(fā)點是充分收獲以前學習的成果(已經(jīng)懂得的知識點,相應的考題基本會做),充分利用“”可以極大地激發(fā)人的潛能、提高活動效率的特點,讓學生自己設計競賽氛圍,學生獲得的獎勵是“通過快速準確地作業(yè),贏取休閑時間”。具體操作時,寒假作業(yè)本上每一天的作業(yè)和其它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在進行劃分后,要求在一個自己限定的時間內(nèi)完成,遇上不會解的難題用小貼士在寒假作業(yè)本的扉頁上標出頁碼和題號,對照答案后出現(xiàn)的錯題也用小貼士標注,等待春節(jié)后解決。
    整理攻堅是保證下學期進步和中考成功的關鍵,所做的工作對今后提升學習能力和考試分數(shù)都至關重要,這一階段不僅要能解出整理出來的難題、錯題,還要加強同類題的反復練習,做到切實把“半懂半不懂”的知識變成全懂的知識。
    真卷練兵要求學生主動用中考的檢驗標準提前檢查自己的水平?!昂倬妥稣婢?,可能會得分不高,分低主要是還有一部分知識沒有復習的緣故,你們不要過分在意分數(shù),要關注的是扣分暴露出來的問題。只要發(fā)現(xiàn)了問題,我們就有足夠的時間和思想準備在下學期拿下它們,為中考成功奠定基礎”。
    “老師,這張實戰(zhàn)表層次分明,重點突出,我會按照安排去做。能玩夠,還能學習好,OK!”
    “老師,我明白了,我們要做的是:通過效率爭取休閑時間,通過整理攻堅,針對性加強,有序挺進;通過真卷練兵,找出差距,謀劃下學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