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審計實施工作中,對記賬憑證的審核不應胡子眉毛一把抓,什么都想看,結果常常數以累計的憑證翻完后不是所獲無幾就是疏漏多多。應一開始就確定側重點有的放矢,做到心中有數,帶著疑問,關注需要特別了解或核實的情況追本溯源一查到底。筆者的做法是:
第一步,宜先采用逆差法,先從會計報表入手,了解大體情況,掌握基本收支項目和數據,比如分工查支出,就應先從會計報表上整理出所有開支項目類別及數據,初步掌握總況情況并進行分析后分門別類有針對性確立查證對象。
第二步,審核明細賬,一一盯對所有支出子級科目項目和金額,尤其注意查看數據大的項目,作為下一步抽查或祥查原始記賬憑證的依據和關注點,就可以避免單純審核記賬憑證時容易出現的疏忽和遺漏,還容易避免審核的枯燥感,也就是做到有的放矢。這樣做還提高了工作效率節(jié)省了時間。
第三步,針對在報表或賬冊記載中發(fā)現的疑點,進一步審查原始憑證,一一進行落實,也就是帶著問題、帶著疑點、帶著需要落實每一筆資金的來龍去脈審計核實,直至“心知肚明”。
第四步,就是還應該在審核完每一項審計事項時能進行分析總結,對發(fā)現的問題,分析發(fā)生原因、性質類別,如何改進等做一梳理,包括采用的審計方法的得與失,效果與效率。
歸納總結就是:掌握總體情況,明確思路;分清項目類別,關注疑點;追根究底祥查,落實問題;總結分析原因,解決問題。
第一步,宜先采用逆差法,先從會計報表入手,了解大體情況,掌握基本收支項目和數據,比如分工查支出,就應先從會計報表上整理出所有開支項目類別及數據,初步掌握總況情況并進行分析后分門別類有針對性確立查證對象。
第二步,審核明細賬,一一盯對所有支出子級科目項目和金額,尤其注意查看數據大的項目,作為下一步抽查或祥查原始記賬憑證的依據和關注點,就可以避免單純審核記賬憑證時容易出現的疏忽和遺漏,還容易避免審核的枯燥感,也就是做到有的放矢。這樣做還提高了工作效率節(jié)省了時間。
第三步,針對在報表或賬冊記載中發(fā)現的疑點,進一步審查原始憑證,一一進行落實,也就是帶著問題、帶著疑點、帶著需要落實每一筆資金的來龍去脈審計核實,直至“心知肚明”。
第四步,就是還應該在審核完每一項審計事項時能進行分析總結,對發(fā)現的問題,分析發(fā)生原因、性質類別,如何改進等做一梳理,包括采用的審計方法的得與失,效果與效率。
歸納總結就是:掌握總體情況,明確思路;分清項目類別,關注疑點;追根究底祥查,落實問題;總結分析原因,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