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用性資產的價值分析

字號:

根據上述新制度經濟學派的分析可以推知,對于專用性資產而言,其專用性程度可以表現(xiàn)為該資產的流動性和可轉換能力,流動性和可轉換能力強的資產專用性差,通用性強;流動性和可轉換能力差的資產專用性強,通用性差。對于具有高度專用性的資產,如果改變其特定用途,那么價值損失非常大。比如,計劃建造一座展覽館,在建造過程中由于市場變化改做酒店,就需要投人高額的改造費用;而對于高度流通性的資產,如果改變其原來用途,價值損失基本上可以忽略。比如,貨幣的流動性,因此可以用于任何投資項目。
    對于專用性資產的價值分析,我們可以引人美國經濟學家克萊因的“可占用性準租”的概念,即一項專用性資產在使用和次優(yōu)使用上的價值之差。他認為,在資產具有專用性的條件下,交易的一方具有利用契約不完全性而去占用另一方準租金的動機。交易成本理論認為,對于專用性資產進行投資對交易方會產生事后的機會主義動機,通俗地說是敲竹杠行為。這實際上反映了專用性資產可以為產權主體帶來超額利潤這樣一個事實。對一個企業(yè)而言,一旦專用性資產投資到位,就不能再假定其競爭對手仍然與其處于同一起跑線上。在這種情況下,該企業(yè)實現(xiàn)的經濟利潤中包含著這種專用性資產帶來的超額利潤(可占用性準租)。但是如果這種專用性資產被重新配置于其他用途或者其他地域,那么不僅這種可占用性準租無法實現(xiàn),就連其投資成本可能都無法收回。我們來考察一個例子:現(xiàn)有甲企業(yè)和乙企業(yè),假定甲企業(yè)的A產品是乙企業(yè)B產品的重要原料。乙企業(yè)對A產品的需求擴大,甲企業(yè)需要進行專用性資產投資以擴大其A產品的產量,但是當甲企業(yè)的專用性資產投資到位,開始正常運營不久,乙企業(yè)的B產品卻在市場上銷路逐漸下滑,造成對A產品需求降低,使得A產品的生產無法實現(xiàn)專用性資產運營的規(guī)模效益,因而甲企業(yè)對該項專用性資產的投資蒙受了重大損失。如果需要對甲企業(yè)的這項專用性資產進行評估時,評估師就應該必須考慮這種損失造成的資產貶值。
    在資產評估業(yè)務中,經常涉及的有房地產評估、機器設備評估、無形資產評估和企業(yè)價值評估等項目,一般都會遇到專用性資產的問題。這就要求評估機構和工作人員應當與委托方就資產評估業(yè)務的具體目的和用途達成明確、清晰的共識,并充分了解有關評估對象法律、物理現(xiàn)狀和具體的經濟用途。尤其是對于專用性資產,看它們?yōu)槟壳爱a權主體創(chuàng)造價值的條件是什么,在資產業(yè)務發(fā)生后,這些條件是否還能延續(xù)。如果不能延續(xù),則應考慮采用不同的價值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