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會計》第十五章例題:單項非貨幣性資產(chǎn)(1)

字號:

[經(jīng)典例題]
    x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正保公司)2007年度發(fā)生如下經(jīng)濟業(yè)務:
    (1)x公司以其生產(chǎn)的一批應稅消費品換入乙公司的一臺設備,產(chǎn)品的賬面余額為420 000元,已提存貨跌價準備10 000元,計稅價格等于不含增值稅的市場價格500 000元,增值稅稅率為17%,消費稅稅率為10%。交換過程中正保公司以現(xiàn)金支付給乙公司15 000元作為補價,同時x公司為換入固定資產(chǎn)支付相關費用5 000元。設備的原價為800 000元,已提折舊220 000元,已提減值準備20 000元,設備的公允價值為600 000元。該交換具有商業(yè)實質(zhì)。
    (2)x公司以一臺設備換入丙公司的專利權,設備的原價為600 000元,已提折舊220 000元,已提減值準備40 000元,設備的公允價值為400 000元。專利權的賬面原價為500 000元,累計攤銷為150 000,公允價值為380 000元。x公司收到丙公司支付的現(xiàn)金20 000元作為補價。該交換具有商業(yè)實質(zhì)。
    (3)x公司以其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ǎn)—A股票,交換丁公司的原材料,換入后作為原材料核算。在交換日,正保公司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ǎn)—A股票賬面余額為320 000元(其中成本為240 000元,公允價值變動為80 000元),公允價值為360 000元。換入的原材料賬面價值為280 000元,不含增值稅的公允價值為300 000元,公允價值等于計稅價格。增值稅稅額為51 000元,正保公司收到丁公司支付的補價9 000元。該交換具有商業(yè)實質(zhì)。
    假定不考慮除增值稅、消費稅以外的其他相關稅費。
    要求:根據(jù)上述經(jīng)濟業(yè)務分別編制正保公司、乙公司、丙公司、丁公司有關的會計分錄。
    [例題答案]
    x公司:
    (1)支付補價15 000/(換出資產(chǎn)包含增值稅的公允價值500 000+500 000×17%+支付補價15 000)=2.5%,小于25%,應按照非貨幣性資產(chǎn)交換準則核算。
    換入設備的成本=500000+500000×17%+15000+5000=605000(元)
    借:固定資產(chǎn)  605000
     貸:主營業(yè)務收入  50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85000
     銀行存款               20000
    借:主營業(yè)務成本  410000
     存貨跌價準備    10000
     貸:庫存商品    420000
    借:營業(yè)稅金及附加  50000
     貸:應交稅費——應交消費稅  50000
    乙公司:
    換入應稅消費品的成本=600000-15000-500000×17%=500000(元)
    借:固定資產(chǎn)清理    560000
     累計折舊      220000
     固定資產(chǎn)減值準備  20000
     貸:固定資產(chǎn)      800000
    借:庫存商品   50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85000
     銀行存款    15000
     貸:固定資產(chǎn)清理  560000
     營業(yè)外收入—處置非流動資產(chǎn)利得  40000
    (2)收到補價20000/換出資產(chǎn)公允價值400000=5%<25%,應按照非貨幣性資產(chǎn)交換準則核算。
    換入專利權的成本=400000-20000=380000(元)
    借:固定資產(chǎn)清理   340000
     固定資產(chǎn)減值準備 40000
     累計折舊     220000
     貸:固定資產(chǎn)     600000
    借:銀行存款    20000
     無形資產(chǎn)    380000
     貸:固定資產(chǎn)清理   340000
     營業(yè)外收入—處置非流動資產(chǎn)利得  60000
    丙公司:
    換入固定資產(chǎn)的成本=380000+20000=400000(元)
    借:固定資產(chǎn)  400000
     累計攤銷  150000
     貸:無形資產(chǎn)  500000
     銀行存款  20000
     營業(yè)外收入——處置非流動資產(chǎn)利得  30000
    (3)收到補價9000/換出資產(chǎn)公允價值360000=2.5%<25%,應按照非貨幣性資產(chǎn)交換準則核算。
    換入原材料的成本=360000-51000-9000=300000(元)
    借:原材料  30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51000
     銀行存款               9000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ǎn)——成本      240000
             ——公允價值變動  80000
     投資收益              40000
    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80000
     貸:投資收益         80000
    丁公司:
    換入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ǎn)的成本=300000+51000+9000=360000(元)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ǎn)   360000
     貸:其他業(yè)務收入    30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51000
     銀行存款               9000
    借:其他業(yè)務成本  280000
     貸:原材料    280000
    [例題總結(jié)與延伸]
    本題的處理是比較基礎的內(nèi)容,需要注意的是,在涉及到補價的情況下,需要先判斷是否滿足非貨幣性資產(chǎn)交換涉及少量貨幣性資產(chǎn)的判斷標準,這一點我們在上一節(jié)的每日一練中也詳細進行了解釋和歸納,大家可以去前一節(jié)參閱一下。
    在具有商業(yè)實質(zhì)的情況下,對于增值稅等相關稅費,只有是為換入資產(chǎn)而發(fā)生的直接相關稅費才能計入換入資產(chǎn)的成本中,為換出資產(chǎn)而發(fā)生的相關稅費應該計入處置損益當中,這一點要特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