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混凝土立方體標準抗壓試件的邊長為( D )
A.70.7mm
B.100mm
C.200mm
D.150mm
2.有一墻體為彈性方案,墻高H=2.4m,墻的截面為800mmX400MM,則該墻體的高厚壁為( C )
A.3
B.8
C.6
D.4.5
3.混凝土立方體標準抗壓強度標準值試驗時要求的養(yǎng)護時間為( C )
A.3d
B.7d
C.28d
D.45d
4.民用住宅樓梯的坡度范圍宜在( B )之間。
A.10°-25°
B.20°-45°
C.40°-55°
D.50°-65°
5.經(jīng)緯儀是由照準部、( D )和基座三部分組成。
A.數(shù)據(jù)記錄
B.望遠鏡
C.支架
D.水平度盤
6.當混凝土試件強度評定不合格時,可采用( C )的檢測方法,對結構構件中的混凝土強度進行測定,并作為處理的依據(jù)。
A.現(xiàn)場同條件養(yǎng)護試件
B.按原配合比、原材料重做試件
C.非破損或破損檢測
D.混凝土試件材料配合比分析
7.砂漿流動性越大,說明砂漿( D )
A.保水性越好
B.強度越小
C.粘接力越強
D.稠度越大
8.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樓蓋施工中,梁的跨度為6m,板的跨度為4m,當設計無特別要求時,樓蓋拆模時現(xiàn)場混凝土強度應大于等于( B )設計強度。
A.50%
B.75%
C.90%
D.100%
9.屋面女兒墻、變形縫等處的防水層泛水高度最小為( C )
A.120mm
B.200mm
C.250mm
D.300mm
10.無粘結預應力筋鋪設時的正確方法是( B )就位并固定牢靠。
A. 在非預應力筋安裝前,按設計要求的形狀位置
B. 在非預應力筋安裝后,按設計要求的形狀位置
C. 在非預應力筋安裝同時,按設計要求的形狀位置
D. 在標高位置從上向下
A.70.7mm
B.100mm
C.200mm
D.150mm
2.有一墻體為彈性方案,墻高H=2.4m,墻的截面為800mmX400MM,則該墻體的高厚壁為( C )
A.3
B.8
C.6
D.4.5
3.混凝土立方體標準抗壓強度標準值試驗時要求的養(yǎng)護時間為( C )
A.3d
B.7d
C.28d
D.45d
4.民用住宅樓梯的坡度范圍宜在( B )之間。
A.10°-25°
B.20°-45°
C.40°-55°
D.50°-65°
5.經(jīng)緯儀是由照準部、( D )和基座三部分組成。
A.數(shù)據(jù)記錄
B.望遠鏡
C.支架
D.水平度盤
6.當混凝土試件強度評定不合格時,可采用( C )的檢測方法,對結構構件中的混凝土強度進行測定,并作為處理的依據(jù)。
A.現(xiàn)場同條件養(yǎng)護試件
B.按原配合比、原材料重做試件
C.非破損或破損檢測
D.混凝土試件材料配合比分析
7.砂漿流動性越大,說明砂漿( D )
A.保水性越好
B.強度越小
C.粘接力越強
D.稠度越大
8.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樓蓋施工中,梁的跨度為6m,板的跨度為4m,當設計無特別要求時,樓蓋拆模時現(xiàn)場混凝土強度應大于等于( B )設計強度。
A.50%
B.75%
C.90%
D.100%
9.屋面女兒墻、變形縫等處的防水層泛水高度最小為( C )
A.120mm
B.200mm
C.250mm
D.300mm
10.無粘結預應力筋鋪設時的正確方法是( B )就位并固定牢靠。
A. 在非預應力筋安裝前,按設計要求的形狀位置
B. 在非預應力筋安裝后,按設計要求的形狀位置
C. 在非預應力筋安裝同時,按設計要求的形狀位置
D. 在標高位置從上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