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保專業(yè)一講義:高負荷生物濾池

字號:

2.高負荷生物濾池
    ⑴特征
    高負荷生物濾池是繼普通生物濾池之后為解決普通生物濾池在凈化功能和運行中存在的實際弊端而開發(fā)出來的的第二代工藝。與普通生物濾池相比,其負荷能力大大提高,BOD5容積負荷一般為普通生物濾池6~8倍,水力負荷則為普通生物濾池的10倍,因此,它的池體較小,占地面積較少,衛(wèi)生條件較好,比較適合于濃度和流量變化較大的廢水處理
    ⑵構(gòu)造
    其構(gòu)造與普通生物濾池的構(gòu)造基本相同,常用的高負荷生物濾池一般由鋼筋或磚石砌筑而成,池平面有矩形、圓形或多邊形,其中以圓形為多,主要組成部分是濾料、池壁、排水系統(tǒng)和布水系統(tǒng)。與普通生物濾池的不同之處有:
    ①濾池表面多呈圓形,濾料一般采用表面光滑的卵石或石英石,濾料總厚度為2~4m。濾料直徑增大,一般采用40~100mm的濾料,因而孔隙率較高,濾料層亦由底部的承托層和其上的工作層組成。
    ②高負荷生物濾池多采用連續(xù)工作的旋轉(zhuǎn)式布水器,由進水豎管和可旋轉(zhuǎn)的布水橫管組成。
    ③生物膜經(jīng)常剝落、更新,并連續(xù)地隨廢水排出池外。
    ④池內(nèi)不易出現(xiàn)硝化反應(yīng),出水中沒有或少有硝酸鹽,BOD5常大于30mg/L。
    ⑤二次沉淀池的污泥呈褐色,沒有完全氧化,容易腐化。
    ⑶典型工藝流程
    高負荷生物濾池采取處理水回流的措施后,具有多種多樣的流程系統(tǒng)。教材167頁圖2-2-23所示為一級高負荷濾池的典型工藝流程。流程a中將生物濾池出水直接回流至濾池,并且二次沉淀池向初次沉淀池回流生物污泥。該系統(tǒng)有助于生物膜的接種,促進生物膜的更新,同時對初次沉淀池的沉淀效果將有所提高,但回流的生物膜易堵塞濾料。流程b中處理水回流至濾池前,可避免加大初次沉淀池的容積。流程c中處理水和生物污泥均回流至初次沉淀池,提高了初沉池的效果,加大了濾池的水力負荷。流程d中不設(shè)二沉池,濾池出水(含生物污泥)直接回流至初次沉淀池,從而使初次沉淀池的效果得到提高,并兼作二次沉淀池的功能,具有提高初沉池的沉淀效率和節(jié)省二沉池的優(yōu)點,該流程適用于含懸浮固體量較高而溶解性有機物濃度較低的廢水。流程e中濾池出水回流至初次沉淀前,生物污泥也由二次沉淀池回流至初次沉淀池。
    當(dāng)原水有機物濃度較高時,為了避免單個生物濾池的深度過大或者當(dāng)處理后的廢水水質(zhì)要求較高時,可以將兩個高負荷生物濾池串聯(lián)起來使用,形成二級生物濾池系統(tǒng)。二級生物濾池具有多種流程系統(tǒng),例如教材168頁三種典型的流程,流程a中,一級濾池產(chǎn)生的生物膜和出水一部分進入第二級生物濾池,另一部分回流至初沉池前增加沉淀效果,提高一級濾池的水力負荷;流程b中,一部分初沉池出水超越到二級生物濾池,提高了有機物負荷,一級濾池產(chǎn)生的生物膜和出水一部分進入二級生物濾池,另一部分回流至初沉池前增加沉淀效果,提高一級濾池的水力負荷;流程c中,采用二級生物濾池出水進行循環(huán)稀釋進水和增加水力負荷。在這幾個流程中均不設(shè)中間沉淀池,目的是保持二級生物濾池的生物量。
    ⑷高負荷生物濾池的特點
    ①高負荷生物濾池克服了普通生物濾池的缺陷,例如,高負荷生物濾池的表面水力負荷與BOD容積負荷較高,運行簡單,滋生的濾池蠅較少等;②運行比較穩(wěn)定;③剩余污泥量??;④占地面積大;⑤工藝中需要較大的水頭跌落,一般超過3m;⑥需二次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