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1、概念。對境內車輛、船舶的所有人或管理人征收的一種稅。
2、立法原則。
A、籌集地方財政資金,支持交通運輸事業(yè)發(fā)展
B、加強對車船使用的管理,促進車船的合理配置。
C、調節(jié)財富分配,體現(xiàn)社會公平。
二、征稅范圍、納稅人和稅額
1、征稅對象和范圍。在車船管理部門登記的車船。
2、納稅人。所有人或管理人。
3、適用稅額。
1)、載客汽車
大型客車:每輛480-660元,載客人數(shù)大于等于20人。
中型客車:每輛420-660元,載客人數(shù)大于9人。
小型客車:每輛360-660地,人數(shù)小于等于9人。
微型客車:每輛60-480元,排氣量小于等于1升。
客貨兩用車按載貨汽車標準計算
2)、載貨汽車、專項作業(yè)車、輪式專用機械車,按自重每噸16-120元。
3)、三輪汽車、低速貨車。按自重每噸24-120元。
4)、摩托車每輛36-180元。
5)、船舶
凈噸位小于等于200噸的,每噸3元。
凈噸位201-2000噸的,每噸4元。
凈噸位2001-10000噸的,每噸5元。
凈噸位20001噸及以上的,每噸6元。
三、計稅依據(jù)及應納稅額的計算
1、計稅依據(jù)
A、納稅人在購買強制險時,應向扣繳義務人提供本年度車船稅的完稅憑證或減免銳證明,不能提供的,在購買強制險時計算繳納車船稅。
B、拖船按發(fā)動機功率每2馬力折合凈噸位1噸計算車船稅。
C、載客人數(shù)、自重、凈噸位、馬力等計稅標準,以車船登記證書或行駛證書的項目為準,未辦理登記手續(xù)的,以出廠合格證明或進口憑證為準。
D、車輛自重尾數(shù)在0.5噸以下(含0.5噸)的,按照0.5噸計算。超過0.5噸的,按照1噸計算。船舶凈噸位尾數(shù)在0.5噸以下(含0.5噸)的不予計算,超過0.5噸的,按1噸計算。1噸以下的小型車船,一律按1噸計算。
E、所涉及的自重,指機動車的整備質量。
2、計算。應納稅額=年應納稅額/12*應納稅月份數(shù)
3、保險機構代扣代繳車船稅和滯納金的計算
1)、特殊情況下車船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A、購買短期車船險的計算。當年應繳=計稅單位*年單位稅額*應納稅月份/12
B、己繳稅的車輛或己批準減免稅的車輛
減稅車輛應納稅額=減稅前應納稅額*(1-減稅幅度)
2)、補繳稅款的計算。2008年7月1日起,保險機構查驗以前年度的完稅情況。
A、對于2007年1月1日前購置的車輛或曾繳過車船稅的車輛。
往年補繳=計稅單位*年單位稅額*(本次繳稅年度-前次繳稅年度-1)
對于從未繳納車船稅的,前次繳稅年度設為2006年。
B、2007年1月1日以后購置的車輛。
往年補繳=購置當年欠繳的額+購置年度以后欠繳稅額
3)、滯納金的計算。
每一年度滯納金=欠稅金額*滯納天數(shù)*0.05%
四、減免稅優(yōu)惠
1、法定減免
A、非機動車船(不包括非機動駁船)。
B、拖拉機
C、捕撈、養(yǎng)殖漁船。
D、軍隊、武警專用的車船。
E、警用車船。
F、按照有關規(guī)定己經(jīng)繳納船舶噸稅的船舶。
G、應當予以免稅的外國駐華使館、領事館和國際組織駐華機構及其有關人員的車船。
2、特定減免
省級政府根據(jù)情況給予城市、農(nóng)村公共交通車船給予定期減稅、免稅。
五、申報與繳納
1、納稅期限。納稅年度內
2、納稅地點。由省級政府確定,跨省的,在車船的登記地。
3、申報繳納
4、其他規(guī)定。
1、概念。對境內車輛、船舶的所有人或管理人征收的一種稅。
2、立法原則。
A、籌集地方財政資金,支持交通運輸事業(yè)發(fā)展
B、加強對車船使用的管理,促進車船的合理配置。
C、調節(jié)財富分配,體現(xiàn)社會公平。
二、征稅范圍、納稅人和稅額
1、征稅對象和范圍。在車船管理部門登記的車船。
2、納稅人。所有人或管理人。
3、適用稅額。
1)、載客汽車
大型客車:每輛480-660元,載客人數(shù)大于等于20人。
中型客車:每輛420-660元,載客人數(shù)大于9人。
小型客車:每輛360-660地,人數(shù)小于等于9人。
微型客車:每輛60-480元,排氣量小于等于1升。
客貨兩用車按載貨汽車標準計算
2)、載貨汽車、專項作業(yè)車、輪式專用機械車,按自重每噸16-120元。
3)、三輪汽車、低速貨車。按自重每噸24-120元。
4)、摩托車每輛36-180元。
5)、船舶
凈噸位小于等于200噸的,每噸3元。
凈噸位201-2000噸的,每噸4元。
凈噸位2001-10000噸的,每噸5元。
凈噸位20001噸及以上的,每噸6元。
三、計稅依據(jù)及應納稅額的計算
1、計稅依據(jù)
A、納稅人在購買強制險時,應向扣繳義務人提供本年度車船稅的完稅憑證或減免銳證明,不能提供的,在購買強制險時計算繳納車船稅。
B、拖船按發(fā)動機功率每2馬力折合凈噸位1噸計算車船稅。
C、載客人數(shù)、自重、凈噸位、馬力等計稅標準,以車船登記證書或行駛證書的項目為準,未辦理登記手續(xù)的,以出廠合格證明或進口憑證為準。
D、車輛自重尾數(shù)在0.5噸以下(含0.5噸)的,按照0.5噸計算。超過0.5噸的,按照1噸計算。船舶凈噸位尾數(shù)在0.5噸以下(含0.5噸)的不予計算,超過0.5噸的,按1噸計算。1噸以下的小型車船,一律按1噸計算。
E、所涉及的自重,指機動車的整備質量。
2、計算。應納稅額=年應納稅額/12*應納稅月份數(shù)
3、保險機構代扣代繳車船稅和滯納金的計算
1)、特殊情況下車船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A、購買短期車船險的計算。當年應繳=計稅單位*年單位稅額*應納稅月份/12
B、己繳稅的車輛或己批準減免稅的車輛
減稅車輛應納稅額=減稅前應納稅額*(1-減稅幅度)
2)、補繳稅款的計算。2008年7月1日起,保險機構查驗以前年度的完稅情況。
A、對于2007年1月1日前購置的車輛或曾繳過車船稅的車輛。
往年補繳=計稅單位*年單位稅額*(本次繳稅年度-前次繳稅年度-1)
對于從未繳納車船稅的,前次繳稅年度設為2006年。
B、2007年1月1日以后購置的車輛。
往年補繳=購置當年欠繳的額+購置年度以后欠繳稅額
3)、滯納金的計算。
每一年度滯納金=欠稅金額*滯納天數(shù)*0.05%
四、減免稅優(yōu)惠
1、法定減免
A、非機動車船(不包括非機動駁船)。
B、拖拉機
C、捕撈、養(yǎng)殖漁船。
D、軍隊、武警專用的車船。
E、警用車船。
F、按照有關規(guī)定己經(jīng)繳納船舶噸稅的船舶。
G、應當予以免稅的外國駐華使館、領事館和國際組織駐華機構及其有關人員的車船。
2、特定減免
省級政府根據(jù)情況給予城市、農(nóng)村公共交通車船給予定期減稅、免稅。
五、申報與繳納
1、納稅期限。納稅年度內
2、納稅地點。由省級政府確定,跨省的,在車船的登記地。
3、申報繳納
4、其他規(gu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