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放縱過度 專家建議高考生考后要積極休息

字號:

“高考同窗游”、“慶功宴”、“謝師宴”等“高考商業(yè)套餐”竟讓不少家有高考考生的家長們心緒不定。昨天,記者從南京市教育局“陶老師熱線”獲悉,高考后,這個本來一直負責學生心理咨詢的“陶老師熱線”竟被家長打爆了,許多家長都在為孩子的考后狀態(tài)而擔心。
    據(jù)接聽熱線的一位老師介紹,這兩天不少家長深夜一兩點鐘打來電話咨詢,稱自己孩子和同班幾個同學高考后,不是“泡網(wǎng)吧”,就是“KTV”,還有孩子向家長提出集體參加某旅行社組織的“高考同窗游”。家長們很擔憂,不知怎么辦。有統(tǒng)計表明,每年高考、中考之后,他們接到家長反映考生心理問題的電話反而多于考前。從“陶老師熱線”來電情況看,大考之后,不少考生都會通過上網(wǎng)聊天、網(wǎng)絡游戲、同學聚會、外出旅游等方式讓自己“盡情釋放”一下大考緊張情緒,有的甚至夜深方歸,令家長十分擔憂。有的考生一下子不知做什么,對考后生活無所適從。也有個別考生,因為擔心考試成績不理想,整日憂心忡忡,閉門不出。不少家長來電表示,社會上不少商家極力向考生及其家長推銷所謂“慶功宴”、“謝師宴”、“同學游”等“高考商業(yè)套餐”,弄得不少孩子心緒不寧,有的考生還相互攀比,一些困難家庭不堪重負。
    對此,南京市心理學會理事長、曉莊學院心理健康研究所所長、“陶老師熱線”負責人陶勑恒教授分析,考生在經(jīng)歷幾個月緊張迎考之后,各種心理需求在高考后一段時間會出現(xiàn)“井噴”現(xiàn)象,加上不少家長對孩子的考后心理不像考前那么關(guān)注,因此,很多潛伏的心理危機就很容易出現(xiàn)。他說,有研究資料顯示,從高考結(jié)束到發(fā)榜后一段時間,考生出現(xiàn)心理問題較之考前與考中有增無減。他呼吁,全社會追求“人文高考”的理念應貫穿復習、考試和招生始終,引導考生以“平常心”度過高考后的“等待期”同樣也很重要。他建議廣大家長要同樣合理安排好考生的考后生活,多為孩子安排一些音樂欣賞、圖書閱讀等有利于“積極休息”的方式去放松身心。家長還可以引導考生利用這段時間進行一些社會調(diào)查,比如一同前往人才市場了解當今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減少日后工作學習的盲目性。他指出,帶領(lǐng)孩子走出“后高考心理”陰影的主動權(quán)在家長,家長首先要冷靜、理性,才不至于刺激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