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把脈高考中的有機化學

字號:

化學高考試題中的有機試題常常和時事聯(lián)系很密,筆者認為禽流感事件是2006年影響全球的大事件,在高考中很有可能考查有關禽流感的試題,而禽流感病毒有很多,且其結構現(xiàn)在還沒有明確的定論,但治療禽流感的藥物達菲已經(jīng)問世,其原料來自于每個人都所熟識的烹調(diào)香料——八角,為此筆者根據(jù)治療禽流感的藥物達菲原料莽草酸的結構出了其有關性質(zhì)的試題。此題型為中學化學中的重點即多官能團物質(zhì)的性質(zhì),也是高考的熱點(結構決定性質(zhì)的試題基本上每年都要考查)。同時,同分異構體又是多年來高考化學中的熱點。結果,在2006年的高考理科綜合全國卷Ⅱ的第29題出來,筆者的原創(chuàng)題刊登在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2006版第六輯《高考研究》的押題竟猜專欄上,讀者可以查閱。
    有機化學是中學化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其種類繁多、結構復雜、與生產(chǎn)生活聯(lián)系密切,往往是學習的重點和難點,也是高考的熱點,筆者根據(jù)多年的一線教學經(jīng)歷,在此談一下有機化學復習的應對措施。
    1.做好基礎知識的歸類重組
    總結有機知識一方面要理出主線:乙烯輻射一大片,醇醛酸酯一條線。我常把一此有機合成題給學生,讓他們不時地做一做,即用乙烯為原料合成乙二酸乙二酯、工業(yè)合成聚氯乙烯等。通過這些題可以讓學生記住有機知識的主線、一些主要反應類型以及相關物質(zhì)的性質(zhì)等。另一方面分專題梳理知識點,比如說有機物的物理性質(zhì)(供推斷題、鑒別題用)、用分異構體(五同)、有機物的命名、高聚物單體的確定、有機合成等(有機化學復習專題的設計應以“兩綱”、“一本”為依據(jù),結合歷年高考試題的熱點,具有針對性強和選擇性好的特點,不求面面俱到,但求在某些考點的深度和廣度的挖掘上有所突破,達到抓住考點、突出重點、強化熱點及弱點、突破難點之目的,注意思路、方法、技巧的形成,體現(xiàn)出對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yǎng))。有了知識網(wǎng)絡,有了扎實的基礎知識,再適當做些相應的試題,應該會事半功倍的,同時也就不會感覺到學習有機化學困難,為此筆者建議:通過重要知識點的復習以及熱點題型的強化訓練,針對學生實際,總結學生在練習中暴露出的問題和缺陷,組織專題訓練,檢測反饋,查漏補缺,終達到提高成績的目的。
    2.培養(yǎng)利用知識遷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近幾年高考有機試題在設計新情境考查考生能力方面做得比較好,在復習過程中,一定要把近幾年的高考有機試題先認真做,然后看答案,再認真分析研究,理解其考查能力的方向,體會適應新情境的感覺,及時總結經(jīng)驗教訓,這樣不但可以熟練掌握考過的情境,而且通過這個過程可培養(yǎng)適應新情境的能力,例如2001年全國卷第24題以天氡氨酰苯丙氨酸甲酯為載體,考查考生對官能團性質(zhì)和反應的掌握情況和自學能力,酰氨鍵的生成和水解在教材蛋白質(zhì)一節(jié)中出現(xiàn),但未給出酰胺的定義,所以題目中給出了羧酸或羧酸酯跟胺反應生成酰胺的方程式作為給予信息。第3小題具有挑戰(zhàn)性,因為題目所給信息①中指出酯和胺類也可能生成酰胺的同時生成相應的醇,那么A分子中的甲酯基和天冬氨酸的氨基也有可能酰胺化,如此生成一個新的六元環(huán),此題的難度為0.575,區(qū)分度為0.801,是值得研究的一道好題。又如2004年全國卷第27題以油脂和脂肪酸為載體考查學生對分子式的確定、脂化反應、油脂的水解反應方程式的書寫的掌握情況。另外,對于學科間綜合處理能力,只要各學科知識扎實、方法精通,學科間的綜合處理是比較自然的,可適當注意一下,不必耗大量時間去研究。
    3.關注社會、生活、環(huán)境、醫(yī)藥、新科技等方面的知識
    在復習過程上,除了復習考試說明中所要求的知識外,師生還要通過各種渠道多了解一些社會、生活、環(huán)境、醫(yī)藥、新科技等方面與化學相聯(lián)系的知識,因為有機內(nèi)容與這些方面聯(lián)系較多。這樣可以豐富知識,拓展思維,在考場上還可以減少由于陌生而增加的難度。例如:1998年山西朔州發(fā)生假灑案;1999年我國許多城市禁止汽車使用含鉛汽油;1999年歐洲的二惡英事件;2001年全國卷中PPA;2001年理綜卷中的導電聚合物;2001年諾貝爾獎研究成果又與有機化學有關――手性碳原子;2003年非典事件;2004年全國卷第27題中的某藥物能治療心血管疾病,兩位科學家闡明了它在人體內(nèi)能釋放出一種“信使分子”,以及“信使分子”在人體內(nèi)的作用原理。兩位科學家榮獲了199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2005年蘇丹紅事件;再比如嗎啡、海洛因等都早有所報道,而且基本上在當年或稍后年份的高考化學試題中出現(xiàn)。
    4.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有機試題答案中符號多、結構復雜,對書寫的規(guī)范性要求很高,通過對在近幾年高考閱卷以及參閱其他省理綜閱卷分析報告研究,把考生試卷上反映出來的問題歸納如下:①結構簡式、結構式、分子式混寫;②文字中出現(xiàn)錯別字;③有機反應方程式反應條件不對、不全、不準確(如:水浴加熱用“△”代替:“à”“—”混用;“↑”“↓”不寫;不寫無機產(chǎn)物);④分子式不會寫(如:麥芽糖、纖維素、尿素不會寫);⑤基本反應類型“取代、加成、消去”與“鹵化、硝化、加氫、脫水”混用等。許多同學可以把某些物質(zhì)推斷出來,但由于自己的習慣不好,寫得不準確造成不必要的失分,老師在閱卷時感到非常可惜,希望在復習中一定要認真關注這一問題,因為規(guī)范認真的習慣是靠平時養(yǎng)成的,不可能到了考場想認真就能認真起來,可引導學生在模擬考試后,采用相互交換閱卷等方式來體會一下,鍛煉一下,從而更加強化對這一問題的認識,積極訓練,練就準確表達的好本領。
    5.重點研究考綱和考試說明以及教材
    教學大綱是中學化學教學的基本依據(jù),當然也是高考命題的基本依據(jù),考綱是依據(jù)大綱的基本精神制定的,它既考慮了中學化學教學預期達到的目標,又考慮到完成高等學校學習任務的需要,它對考生進入高校學習提出了基本要求,是高考命題的重要依據(jù),“教材”即指課本,課本是依據(jù)大綱編寫的教科書,是試題之源、解題之本,因此在有機化學專題復習時要深入研究“兩綱”,“兩綱”與課本的聯(lián)系,突出復習重點。
    6.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
    近年來隨著高考改革的不斷深入,高考的命題,既注重對學生進行知識、能力的考查,又注重對學生心理素質(zhì)進行考查,同學們在用以往的高考有機題和各種模擬題時,普遍感覺比較難,對這類題產(chǎn)生心理障礙。在復習過程中,引導學生做完題后,回顧分析當時的心態(tài),對比平時練習與考場上的心理區(qū)別,進行心理素質(zhì)方面的總結和提高,找到適合自己的心理調(diào)整方法。
    總之,高三的復習是具有挑戰(zhàn)性的工作,沒有捷徑可走,卻有規(guī)律可循,對于化學這門學科,我們教師心須充分地認清學科特點,平時教學中不斷加強研究,多關注和化學緊密相關的社會熱點問題,下大力氣,增強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就一定會在2007年高考中考出優(yōu)異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