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導資料:選定價值對象的原則

字號:

一般說來,價值工程的對象是要考慮社會生產經營的需要以及對象價值本身被個提高的潛力。例如,選擇占成本比例大的原材料部分如果能夠通過價值分析降低費用提高價值,那么這次價值分析對降低產品總成本的影響也會很大。選擇對象的原則有這樣兩點:
    (1)研究新產品方面。設計研究費用較高的;預計產量很大的;競爭較激烈的;采用原材料較為緊缺和昂貴的;外形尺寸重量較大的產品等。
    (2)改善現(xiàn)有產品方面。需要更新?lián)Q代的;成本較高或質量較差的;用戶意見較大的;競爭較激烈的;利潤較少的產品等。
    選擇對象的方法多種多樣。在面臨一個緊迫的境地,例如生產經營中的產品功能、原材料成本都需要改進時,研究者一般采取經驗分析法、價值系數(shù)法、ABC分析法以及百分比分析法。
    價值系數(shù)法的思路:當產品零部件的價值系數(shù)小于1時,說明降低零部件成本是價值工程的主要對象;而價值系數(shù)大于1的零部件價值工程分析中主要研究是否有多余的功能,也可能是否需要增加成本提高功能的可靠性。
    ABC分類法是一種按局部成本所占比重的大小來選擇對象的方法。它把產品所有零部件按其成本大小進行排列,以成本較高的少數(shù)零件(約占零件總數(shù)的10~20%)為A類,而這類零件成本占產品總成本的70~80%。零件數(shù)量和成本均占相應總量的20%的零件為B類,其余為C類。A類零件為價值工程的對象。
    選定分析對象后需要收集對象的相關情報,包括用戶需求、銷售市場、科技技術進步狀況、經濟分析以及本企業(yè)的實際能力等等。價值分析中能夠確定的方案的多少以及實施成果的大小與情報的準確程度、及時程度、全面程度緊密相關。有了較為全面的情報之后就可以進入價值工程的核心階段——功能分析。在這一階段要進行功能的定義、分類、整理、評價等步驟。經過分析和評價,分析人員可以提出多種方案,從中篩選出方案加以實施。在決定實施方案后應該制定具體的實施計劃、提出工作的內容、進度、質量、標準、責任等方面的內容,確保方案的實施質量。為了掌握價值工程實施的成果,還要組織成果評價。成果的鑒定一般以實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