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口腔助理醫(yī)師考試輔導(dǎo):口腔的解剖標志
1.口腔前庭溝:為唇、頰粘膜移行于牙槽粘膜的溝槽。
2.上、下唇系帶:為前庭溝中線上扇形或線形的粘膜小皺襞。
3.頰系帶:為口腔前庭溝上相當于上下尖牙或雙尖牙區(qū)的扁形粘膜小皺襞。
4.腮腺導(dǎo)管口:在平對上頜第二磨牙牙冠的頰粘膜上,有一*狀突起,腮腺導(dǎo)管開口于此。
5.磨牙后區(qū):由磨牙后三角和磨牙后墊組成。
磨牙后三角位于下頜骨后磨牙遠中,其尖向后。
磨牙后墊為覆蓋于磨牙后三角表面的軟組織。
6.翼下頜皺襞:為延伸于上頜結(jié)節(jié)后內(nèi)方與磨牙后墊后方之間的粘膜皺襞,其深面有翼下頜韌帶。
7.舌系帶:位于舌腹部前端,距舌尖1.5~2cm處的線形粘膜皺襞。
8.頰墊尖:大張口時,平時上、下頜后牙 面間頰粘膜上有一個三角形隆起,稱為頰墊。
1.口腔前庭溝:為唇、頰粘膜移行于牙槽粘膜的溝槽。
2.上、下唇系帶:為前庭溝中線上扇形或線形的粘膜小皺襞。
3.頰系帶:為口腔前庭溝上相當于上下尖牙或雙尖牙區(qū)的扁形粘膜小皺襞。
4.腮腺導(dǎo)管口:在平對上頜第二磨牙牙冠的頰粘膜上,有一*狀突起,腮腺導(dǎo)管開口于此。
5.磨牙后區(qū):由磨牙后三角和磨牙后墊組成。
磨牙后三角位于下頜骨后磨牙遠中,其尖向后。
磨牙后墊為覆蓋于磨牙后三角表面的軟組織。
6.翼下頜皺襞:為延伸于上頜結(jié)節(jié)后內(nèi)方與磨牙后墊后方之間的粘膜皺襞,其深面有翼下頜韌帶。
7.舌系帶:位于舌腹部前端,距舌尖1.5~2cm處的線形粘膜皺襞。
8.頰墊尖:大張口時,平時上、下頜后牙 面間頰粘膜上有一個三角形隆起,稱為頰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