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高郵市第二中學(xué)沖刺09周考語文試卷

字號:

-
    一、語言文字運用(18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每對的讀音完全相同的一組是(3分) ( )
    A.癥結(jié)/癥狀 哄鬧/一哄而散 成見/圖窮匕見
    B.剽竊/縹緲 胼胝/民脂民膏 岱廟/嚴懲不貸
    C.恪守/聯(lián)絡(luò) 諂媚/陷害忠良 拮據(jù)/詰屈聱牙
    D.評判/頻率 琢磨/卓有成效 契約/鍥而不舍
    2、下列各句中加點成語使用恰當?shù)囊痪涫牵?分) ( )
    A.當人們紛紛向災(zāi)區(qū)人民捐錢捐物獻愛心的時候,你卻無動于衷,細大不捐,你這樣做,不感到羞愧嗎?
    B.張檢查官厲聲問道:“請問這個貪官給了你什么好處,你替他為虎作倀,干出這么多傷天害理的事情來?”
    C.在職場里競爭有時候機會很多,有時候卻機會不等人,如果老是瞻前顧后,高不能攀,低又不就,可能會坐失良機。
    D.昨天晚上,那小偷可真夠猖狂,李大伯一家就在客廳看電視,他竟然登堂入室,把幾個房間里的首飾和現(xiàn)金一掃而光。
    3、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3分) ( )
    A.教育亂收費的存在,既有認識不到位、經(jīng)濟利益驅(qū)動的原因,也有教育體制不健全、教育資源配置不合理、地區(qū)發(fā)展不平衡以及監(jiān)督檢查不嚴等原因造成的。
    B.繼續(xù)保持黨的先進性,關(guān)系到黨執(zhí)政能力和執(zhí)政地位的鞏固和提高,關(guān)系到黨和人民事業(yè)的興旺發(fā)達和國家長治久安。
    C.過去的一年中,美元匯率在全球外匯市場上一路下滑和人民幣在國際上信譽日增,一直是金融專家和媒體關(guān)注和評說的話題。
    D.在近報刊上發(fā)表的一系列文章里,給了我們一個十分有益的啟示:要形成一個良好的社會風氣,就必須加強國民素質(zhì)教育。
    4、從下面兩則廣告中挑選一則,分析其語言表達技巧和作用。(5分)
    ①長城電扇:長城電扇,電扇長城。
    ②聯(lián)想電腦:人類失去聯(lián)想,世界將會怎樣?
    答:選
    分析:
    5、根據(jù)例句特點再仿寫兩個句子。(4分)
    例句:生命像一江春水,它從高山上發(fā)源,聚集起許多細流,向大海奔流。
    (1)
    (2)
    二、古代詩文閱讀(34分)
    (一)文言文閱讀(18分)
    閱讀下面文言文選段,完成6—9題。
    佟 客
    董生,徐州人,好擊劍,每慷慨自負。偶于途中遇一客,跨蹇①同行。與之語,談吐豪邁;詰其姓字,云遼陽佟姓;問何往,曰:“余出門二十年,適自海外歸耳?!倍唬骸熬塾嗡暮?,閱人綦②多,曾見異人否?”佟問異人何等,董乃自述所好,恨不得異人之傳。佟曰:“異人何地無之?要必忠臣孝子始得傳其術(shù)也?!倍謯^然自許,即出佩劍,彈之而歌;又斬路側(cè)小樹以矜其利。佟掀髯微笑,因便借觀。董授之。展玩一過,曰:“此甲鐵所鑄,為汗臭所蒸,為下品。仆雖未聞劍術(shù),然有一劍頗可用?!彼煊谝碌壮龆倘谐咴S,以削董劍,脆如瓜瓠,應(yīng)手斜斷如馬蹄。董駭極,亦請過手,再三拂拭而后返之。邀佟至家,堅留信宿。叩以劍法,謝不知。董按膝雄談,惟敬聽而已。
    更既深,忽聞隔院紛挐③。隔院為生父居,心驚疑,近壁凝聽,但聞人作怒聲曰:“教汝子速出即刑便赦汝?!鄙夙?,似加榜掠,呻吟不絕者真其父也,生捉戈欲往,佟止之曰:“此去恐無生理,宜審萬全?!鄙嗜徽埥?,佟曰:“盜坐名相索,必將甘心焉。君無他骨肉,宜囑后事于妻子;我啟戶為君警廝仆。”生諾,入告其妻,妻牽衣泣。生壯念頓消,遂共登樓上,尋弓覓矢,以備盜攻。倉皇未已,聞佟在樓檐上笑曰:“賊幸去矣?!睜T之已杳。逡巡出,則見翁赴鄰飲,籠燭方歸,惟庭前多編管遺灰焉。乃知佟異人也。
    異史氏曰:“忠孝,人之血性;古來臣子而不能死君父者,其初豈遂無提戈壯往時哉,要皆一轉(zhuǎn)念誤之耳。昔解縉與方孝儒相約以死,而卒食其言;安知矢約歸后,不聽床頭人嗚泣哉?”
    邑有快役某,每數(shù)日不歸,妻遂與里中無賴通。一日歸,值少年自房中出,大疑,苦詰妻。妻不服。既于床頭得少年遺物,妻窘無詞,惟長跪哀乞。某怒甚,擲以繩,逼令自縊。妻請妝服而死,許之。妻乃入室理妝;某自酌以待之,呵叱頻催。俄妻炫服出,含涕拜曰:“君果忍令奴死耶?”某盛氣咄之,妻返走入房,方將結(jié)帶,某擲盞呼曰:“咍,返矣!一頂綠頭巾,或不能壓人死耳。”遂為夫婦如初。此亦大紳者類也,一笑。(選自《聊齋志異》)
    注:① 跨蹇(jiǎn):騎著毛驢。② 綦(qi):很。③拏(ná):紛亂。④坐名相索:點名要你。
    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每慷慨自負 每:常常 B.適自海外歸耳 適:剛剛
     C.燭之已杳 燭:點燃 D.乃知佟異人也 乃:才
    7.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現(xiàn)董生“慷慨自負”的一組是(3分)
     ①董又毅然自許 ②君遨游四海,閱人綦多,曾見異人否? ③斬路側(cè)小樹以矜其利
     ④邀佟至家,堅留信宿 ⑤董按膝雄談 ⑥自酌以待之,呵叱頻催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①③⑥ D.④⑤⑥
    8.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董生有狂妄白大的缺點,既不白知,也不知人。遇到佟客,夸耀自己的寶劍何其鋒利,然而其劍根本無法與佟客削鐵如泥的利刃相提并論。
     B.父親被盜賊拷打時,董生壯氣沖天,尋弓覓矢,要與盜賊拼命,其行為恰恰印證了他是一個孝子,終還是佟客仗義出手,幫其退賊。
     C.蒲松齡認為,想要盡忠孝,是人人都具有的基本品質(zhì),然而,終是成為義士還是懦夫,往往就在一轉(zhuǎn)念之間。
     D.某快役發(fā)現(xiàn)妻子與人私通之事,十分惱怒,強令妻子白縊以謝罪,可終還是沒能忍下心。
    9.把文言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十℃漢語。(9分)
     (1)董乃自述所好,恨不得異人之傳。
     譯文:
     (2)叩以劍法,謝不知。
     譯文:
     (3)君無他骨肉,宜囑后事于妻子;我啟戶為君警廝仆。
     譯文:
    (二)古代詩歌閱讀(8分)
    10、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夕次盱眙縣 (唐)韋應(yīng)物
    落帆逗淮鎮(zhèn),停舫臨孤驛。浩浩風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歸山郭暗,雁下蘆洲白。獨夜憶秦關(guān),聽鐘未眠客。
    (1)全詩緊扣“夕”來寫,請對此作具體說明。(3分)
    答:
    (2)后一聯(lián)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心情?聯(lián)系全詩看,作者是如何表達這種情感的? (5分)
    答:
    (三)名句名篇默寫(8分)
    11、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xué)也;_________ ,__________ 。(《荀子•勸學(xué)》)
     (2) ,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 。(蘇軾《赤壁賦》)
     (3) ,夜吟應(yīng)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 。(李商隱《無題》)
     (4)文章合為時而著, 。(白居易《與元九書》)
    (5) ,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席上見贈》)
    三、現(xiàn)代文閱讀(20分)
    閱讀下文,完成第12―15題。(20分)
    停止與開始 彭 程
     ①在這個人人爭先恐后日夜兼程的時代,有誰肯逆風而行,想一想有關(guān)停止的話題么?
     ②停止,和躲避、放棄、失敗等字眼一樣,在通常的理解中,似乎總帶有某種消極、貶抑的色彩,不怎么討人喜歡。然而停止卻是宇宙間的節(jié)奏。在寬泛的意義上,停止包含了拒絕、關(guān)閉等涵義,是當下生活的中止,同時也潛伏了新生長的可能性。從自然物事到社會人生,停止劃出了一道分界線,分隔開兩種明顯區(qū)別甚至是極端對立的狀態(tài)。
     ③黑夜停止之時是白晝,陸地停止之處是海洋??駸岬囊庾R形態(tài)運動停止之處是安定正常的社會生活。放下屠刀,才可能立地成佛。隔了數(shù)百年的遙遠距離的兩個哲人都曾仰望天空,帕斯卡爾感嘆:這無邊蒼穹的無窮寂靜使我戰(zhàn)栗!靈魂都顫抖了,語言只能遁隱,于是試圖解釋的動機終讓位給了皈依,前后的性質(zhì)完全不同;康德讀出了啟示,由“頭上的天空”聯(lián)想到“心中的道德律”,在他眼里,二者是同樣的莊嚴整飭。他倒是說了什么,但前提是一定也沉默過,而沉默當然是語言的停止。語言停止處,是“道”的邊界,是老子“恍兮惚兮”的“精”或者“真”,因此連一向信奉實用理性的孔子都不禁表示:“子欲無言?!?BR>     ④停止每每意味著變化,至少是變化的前夕。停止的落腳點是在新與舊的結(jié)合處,充滿了辯證法的精神。想一想夏天驟雨前的天氣吧!樹葉忽然紋絲不動,萬籟俱寂,安靜得古怪,然而即刻就會電閃雷鳴,將世界重新安排。
     ⑤每個人都有這樣的體驗:當視聽關(guān)閉時,內(nèi)心生活的生動活躍才有可能,那是外界聲色形相在靈魂之門前的停止。去了一趟新疆西藏,置身高天遠地的風景和善良淳樸的人們中,會有一種生命更新的感覺。那是擁擠喧囂冷漠狹隘的都市生活的暫時停止。當追名逐利的腳步停歇時,才有心境欣賞大自然的美,體會月色溶溶,楊柳依依,微風燕子斜,細雨魚兒出。停下來也才能返歸內(nèi)心,與真實的自我對話,才能重建與大自然的和諧,才能思考千百年來哲人的思考——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到哪里去?
     ⑥在歌德筆下,一生求索的浮士德博士后喊道:美呵,請為我停留!對于今天的我們,一種加以改動的表述也許更為恰當:美呵,請讓我為你停留!
    ⑦即便目標明確,停頓也是必要的。畢加索一生高峰不斷,齊白石衰年變法藝臻極境,奧妙之一,便是他們在繪畫藝術(shù)之外,還不斷溫習停止的藝術(shù)。在停止中才能反省,才能醞釀著突變,完成對自我的超越。
     ⑧所以,耶和華創(chuàng)世,將第七日作為安息日,后世的人們也在這一天停下手中的活計,以便默誦神恩,使靈魂親近神圣。停止以極端的方式證實著生命的不息和更新。
     ⑨現(xiàn)代生活的一大弊端是匆促。欲望太多,同時又太急切??焖俪蔀闀r代的美學(xué),于是生命遭到異化荼毒,目標為手段所替換。日子仿佛一輛狂奔的馬車,然而駕車人在哪里?快并不是目的,如果方向錯誤,越快只能是越遠?!疤葑討?yīng)該搭對墻壁。”西方一位管理學(xué)大師這樣比喻。我國一位詩人說過一句話:一個人一生只能做一件事。要給這件事定位,找到它的坐標,算出其半徑和周長,停下來是必不可少的。此時,停止是一種調(diào)整和校正。在新世紀的喧囂紛亂中,守護什么?放棄什么?我需要和眾人一樣么?即便沒有資格談?wù)搶r代負責,總該對自己負責吧。不再有救世主和導(dǎo)師,每個人都是自己的立法者。試一試停止吧,停止是為了重新上路。在現(xiàn)狀與超越之間,停止是一座橋梁的名字。
     ⑩據(jù)說瑞士的阿爾卑斯山口立著這樣的標牌,提醒人們留意兩側(cè)的風景:“慢慢走,欣賞呵!”慢慢,也就接近停止了。只有停下來才能欣賞到、讀懂一些好的東西,試一試停止吧!如果我們囑望于新的開始的話。
    12、在第二段中,作者說:“停止卻是宇宙間的節(jié)奏。”結(jié)合全文看,這句話的內(nèi)涵是什么?請分條陳述。(6分)
    答:
    13、理解下面兩個句子在文中的含意。(4分)
    (1)孔子都不禁表示:“予欲無言。”(2分)
    答:
    (2)“梯子應(yīng)該搭對墻壁?!蔽鞣揭晃还芾韺W(xué)大師這樣比喻。(2分)
    答:
    14、本文的題目是“停止與開始”,若換成“開始與停止”行不行?為什么?請簡要闡述。(4分)
    答:
    15、作者提醒當代人“想一想有關(guān)停止的話題”。結(jié)合全文,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談一談你受到的啟示。(50字左右)(6分)
    答:
    Ⅱ選考題(考生從甲乙兩大題中任選一題并且只能選做一題作答)(18分)
    (甲)論述類文本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題。
    李白無論在美學(xué)理論上或藝術(shù)實踐上,對于美學(xué)的主要對象——美,均作了深入地開掘。在李白心目中,這種美的物質(zhì)集中地表現(xiàn)為“清”。
    清的含義極其豐贍。既有自然之清,又有人物、事物之清。大自然不加修飾、雕琢,以天生狀態(tài)取勝,必含自然之清。所謂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即是一例。至于風清骨峻,則是指人物風神、品格之清;而清詞麗句,又是指詩文之清了。清,既含內(nèi)容,又含形式。澄清、凈潔、虛空,均可曰清。
    《古風五十九首•其一》:“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誰陳?……自從建安來,綺麗不足珍。圣代復(fù)元古,垂依貴清真?!边@里抒發(fā)了詩人對于大雅不作,詩道式微的慨嘆,指出了建安以后,延及梁、陳推崇靡艷,詩風巨變的弊端,并用“不足珍”句堅決否定之。所謂“綺麗”是特指六朝所染的風習,而不是泛指詩風的美麗。因為作為文學(xué)藝術(shù)風格的綺麗與*艷無涉,是應(yīng)該予以肯定的。六朝的*靡詩風影響極大,下逮隋唐,仍未絕跡。故李白撫今追昔,以古論今,提倡恢復(fù)遠古樸實、清真的詩風,以振興圣代(唐朝)的文學(xué)。因而李白所強調(diào)的“清真”,具有繼往開來的時代意義,不僅發(fā)揚了王勃、陳子昂反對六朝風習的戰(zhàn)斗精神,而且也給中唐韓愈的古文運動以積極的影響。
    李白對于“清真”的理解,不僅跨越了古今悠遠溟漠的時空而顯示出超越性,同時還表現(xiàn)為人物風神的清虛、靈動、瀟灑、自由,藝術(shù)作品的清朗、淳真、精妙、傳神。且看他所描繪的王羲之及其書法藝術(shù)“右軍本清真,瀟灑在風塵。山陰遇羽客,要比好鵝賓。掃素寫道經(jīng),筆精妙入神。書罷籠鵝去,何曾別主人!”王羲之愛鵝,山陰一道士說:“你為我寫《道德經(jīng)》,當以群鵝相贈。”王欣然命筆,寫訖欣然攜鵝而去。這個小故事原載《晉書》。李白為了突現(xiàn)“清真”的自由、自然,特以“王右軍”為題,作詩以頌之。為了追求清真,李白決心付出畢生精力。他在《古風五十九首•其一》中,高呼以清真取代綺麗,贊美群才“文質(zhì)相炳煥,眾星羅秋旻”,緊接著表示自己的態(tài)度:“我志在刪述,垂輝映千春。希圣如有立,絕筆于獲麟?!彼簧鷮懴铝舜罅吭娢?,并以作品證實了自己的諾言。
    大自然本身就是清真的,自然美客觀地存在著,它不加雕飾地呈現(xiàn)在人的眼前。詩文也以清真為貴,尤其是山水詩文更應(yīng)如此。關(guān)于這一點,我們可從李白以下詩句中得到啟迪:“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逸興橫素襟,無時不招尋?!翳徶袷_,縈流漲清深。登臺坐水閣,吐論多英音。”這里強調(diào)出水芙蓉的自然美,詩情雅興,油然而生。吟詠之間,不覺清光大來,清音暗生,不禁飄然而有清舉、清揚之感。只有遵循大自然的規(guī)律去進行清照,才可見出它那本真的狀態(tài),才不會將大自然不需要的矯飾強加給大自然。
    16、從上下文看,以下對“清真”美學(xué)風格的表述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分)( )
    A.“清真”是李白對美的理解和追求,既指藝術(shù)風格,又指人物風神。
    B.李白的“清真”既涉及自然的,也涉及人物的,還涉及事物的,是一個含義極其豐富的概念。
    C.王羲之的書法藝術(shù)和他的人格風神都符合李白對“清真”風格的理解。
    D.“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是李白“清真”美學(xué)思想的集中體現(xiàn),就是說只有完全照自然存在進行自然表現(xiàn)的“清真美”才是真正的美。
    17、你認為以下詩句比較符合李白“清真”風格的兩句是(3分) ( )
    A.斜光照墟落,窮巷牛羊歸。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
    B.夢入神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吳質(zhì)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
    C.玉宮桂樹花未落,仙妾采香垂珮纓。
    D.修坂造云日,我馬玄以黃。玄黃猶能進,我思郁以紓。
    18、作者從哪些方面論證李白對“清真”文風的推崇、開掘?請具體說明。(6分)
    答:
    19、李白提倡、強調(diào)“清真”有怎樣的意義?(6分)
    答:
    (乙)實用類文本閱讀
    (二)、實用類文本閱讀(18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題。
    苦悶靈魂的呼聲 陳孝全
     1922年初春,朱自清為生計所迫,應(yīng)允了第六師范校長鄭鶴春的聘請,從浙江一師只身到臺州教書,把妻子和兒女留在杭州。六師學(xué)生很樸實,對朱自清慕名已久,熱烈歡迎他的到來。但3月間,一師同學(xué)來信要求朱自清回去,因為他的家小也還在那里,于是決定回杭州。六師的學(xué)生得知消息堅決挽留,盛情難卻,他只好答應(yīng)他們:“暑假后,一定回臺州來!”
     一師的同學(xué)對朱自清的回來感到特別高興,因為他們正醞釀成立“湖畔詩社”。朱自清對湖畔詩社給予大力的支持,于5月18日寫了《讀<湖畔>詩集》一文,這是當時對《湖畔》進行全面評價的第一篇文章。正值此時,朱自清的內(nèi)心世界掀起了一陣洶涌的波濤,這一靈魂震顫絕非偶然,而是久已郁積于胸之苦悶情緒的必然爆發(fā)。想當初,五四青年學(xué)生們,為改變中國的歷史面貌,滿懷激情,奔走呼號,指點江山,激揚文字,風流一時。他們滿以為經(jīng)此狂飚掃蕩,祖國河山必然煥發(fā)一新,猗偉之聲定將充沛于宙合。誰知狂潮一退,依然荒灘一片。各系軍閥在中國政治舞臺上演了一幕又一幕的丑劇。面對如此現(xiàn)實;和大多數(shù)知識青年一樣,朱自清感到惶惶然了,當年為他那么熱情歌頌的五四“金粒”種子,在中國土地上并沒有開花結(jié)果呵!黑夜漫漫,風雨沉沉,光明路徑又在何方?他從心中進發(fā)出一聲呼告:這樣莽蕩蕩的世界之中,到底哪里是他的路呢!
     朱自清內(nèi)心雖是痛苦,卻始終沒有頹唐,他一直面向人生,苦苦探索,這就如他的知友葉圣陶說的,“佩弦并非玩世,是認真處世”的人。他也主張剎那主義:每一剎那有每一剎那的意義和價值,每一剎那在持續(xù)的時間里,有它相當之位置。朱自清對俞平伯訴說了自己的懊惱和悵惘,他說自己“因悵惘而感到空虛,只有轉(zhuǎn)向才可以比較安心”。
     因為曾答應(yīng)臺州浙江第六師范學(xué)校師生暑假結(jié)束后要去,因此在9月間,朱自清帶了妻子和兩個孩子乘輪船到臺州去。一時找不到住處,暫住在新嘉興旅館,六師同學(xué)聽到朱老師來了,歡騰雀躍,連夜趕到旅館探望。
     在臺州,朱自清很忙,除了教書備課,還要改六師同學(xué)們寫的文章;同時,杭州一師的同學(xué)還不時寄來稿子要他批改。在工作之余,他才整理思緒,繼續(xù)創(chuàng)作長詩《毀滅》。風也依然,云也依然。
     寂靜的環(huán)境更適于深思反省,檢討過去,計算未來。是呵,時光雖已流逝,腳步卻仍須向前!11月7日,他給俞平伯寫了一封信,明確今后的生活態(tài)度:丟去玄言,專崇實際,這便是我所企圖的生活。這也就是他所說的“轉(zhuǎn)向”。這便是所謂從小處下手。隨后,他又給俞平伯去信,進一步解釋自己的剎那主義:我的意思只是生活的每一剎那的趣味,使我這一剎那的生活舒服。至于這剎那以前的種種,我是追不回來,可以無用過問;這剎那以后,還未到來,我也不必費心去籌慮。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往往只“惆悵著過去,憂慮著將來”,將功夫都費去了,將眼前應(yīng)該做的事都丟下了,這真是自尋煩惱!他后結(jié)論是:“我的剎那主義,實在即是平凡主義”。實際上是追求內(nèi)心感情的節(jié)制與適中,安于自我滿足,追求安定和諧。這種思想后來曾給他帶來無窮煩惱,但他那種不務(wù)空想,不甘淪落,執(zhí)著地“只管一步步走”的務(wù)實精神,卻表現(xiàn)出難能可貴的堅實風格。在臺州斗室中,他將紛亂的思緒幻化為生動形象,借助想象的羽翅,譜寫自己的心曲。
     寂靜的家庭也有熱鬧的時候,那便是學(xué)生的來訪,朱自清教學(xué)認真,循循善誘,對人和氣,同學(xué)都喜歡和他親近?;蛟谙﹃栃表陌恚蛟跓艄馊苋艿牧家?,他們時常來到他的書房,向他請教問題,翻閱堆積在案頭的新書報,十分融洽。
    正當《毀滅》于1923年3月在《小說月報》發(fā)表時刻,朱自清接受了浙江省立第十中學(xué)的聘請,離開親愛的臺州六師同學(xué),到溫州去了。 (節(jié)選自《朱自清傳》之四)
    16.下列對朱白清“剎那主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在時間的長河里,每一剎那有它相當?shù)奈恢茫加兴囊饬x和價值。
     B.生活中不必思慮過多,只需求取一剎那的舒服和享樂,回顧與前瞻,都是自尋煩惱。
     C.“剎那主義”實際上是一種追求內(nèi)心感情的節(jié)制與適中的平凡主義。
    D.“剎那主義”體現(xiàn)出—種“從小處下手”,不務(wù)空想,崇尚實際的務(wù)實精神和堅實風格。
    17.下列對評傳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評傳運用了夾敘夾議的手法,按時間順序評述了朱自清由惶然苦悶而苦苦求索直至確立了“從小處下手”,不務(wù)空想,執(zhí)著地“只管一步步走”的人生信念的“轉(zhuǎn)向”歷程。
     B.朱自清寫了當時對《湖畔》進行全面評價的第一篇文章《讀<湖畔>詩集》一文,給予湖畔詩社大力的支持,也因此引發(fā)了他久已郁積于胸之苦悶情緒的必然爆發(fā)。
     C.評傳第7節(jié)所勾勒的六師學(xué)生向朱自清請教問題的場景,渲染了溫馨祥和的研討氣氛,突出了朱自清循循善誘、平易近人的特點。
     D.從朱自清的工作情狀和他受到學(xué)生們的熱烈歡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位盡職的勝任的語文教師,他的教學(xué)是成功的。
    18.文章第3節(jié)引用葉圣陶的話說“佩弦并非玩世,是認真處世”的人。請聯(lián)系全文,說說朱自清是怎樣認真處世的。(6分)
    19.從全文看,朱自清為什么苦悶?他苦悶的靈魂發(fā)出了哪些呼聲?(6分)
    五、作文(70分)
    20.(70分)
     我們常想擁抱一下自己的親人,但總是等適當?shù)臅r機。
     我們常想寫封信給好的朋友,表達一下濃郁的情誼,但總是告訴自己不急。
     我們常想完成自己的一項創(chuàng)意,但總是說“找機會”。
     我們常想……
     很多美妙的想法就這樣被擱置了。
     其實每天早上我們睜開眼睛時,都要告訴自己這是特別的一天,是多么可貴的一天。•要做的事就從現(xiàn)在開始。
     請以“就從現(xiàn)在開始”為題寫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