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考試科目代碼為:407
第一部分 微觀與宏觀經濟學部分(滿分75分)
一、名詞解釋(每題4分,共16分)
1.商品的邊際替代率
2.廠商利潤化原則
3. gdp與gnp 4.擠出效應
二、計算題(第1小題9分,第2小題10分。共19分)
1.若市場需求曲線為q = 120—5p,求價格p = 4時需求價格的點彈性值,并說明怎樣調整價格才能使得總收益增加。
2.假設某經濟的消費函數是c = 1000+0.6yd,投資i = 600,政府購買支出g = 2200,政府轉移支付tr = 700,稅率t=20%
求(1)均衡收入;
(2)投資乘數、政府支出乘數、稅收乘數、轉移支付乘數、平衡預算乘數
三、問答題(每題10分,共40分)
1.某市的公共交通一直處于嚴重虧損狀態(tài)。2001年虧損額達16億元之多。2002年該市不得不上調公共交通票價,但仍未達到收支平衡。目前,圍繞調高公共交通價格存在三種不同觀點:一是不應調價,理由是人民政府為人民,政府應該增加對公共交通的補貼;二是可適當調價,但條件是調價幅度不宜過大,百姓可以接受;三是調價可以一步到位,雖然公共交通不以贏利為目標,但也應保本運行,做到收支平衡。試從經濟學的角度給出你的選擇并闡述理由。
2.試簡述外在性對經濟效率的影響及其對策。
3. is-lm模型的政策含義。
4.試述貨幣政策的局限性。
第二部分 世界經濟概論部分(滿分75分)
一、名詞解釋(每題4分,共16分)
1.南方共同市場
2.貿易轉移效應
3.規(guī)模經濟
4.結構性危機
二、簡答題(每題8分,共24分)
1.特別提款權不足之處的主要表現。
2.二戰(zhàn)后資本主義再生產周期和經濟危機的特點。
3.促進發(fā)展中國家未來經濟增長的有利因素。
三、論述題(第1小題15分,第2小題20分;共35分。)
1.試論人民幣升值壓力的成因、影響與對策。
2.試述戰(zhàn)后國際直接投資的發(fā)展及其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