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淋巴造血系統(tǒng)疾病
1、關于淋巴結反應性增生的敘述,正確的是
A、各種損傷和刺激引起淋巴結內的琳巴細胞和組織細胞反應性增生使淋巴結腫大
B、各種損傷或刺激引起 B淋巴細胞反應性增生。淋巴濾泡增生、增大生發(fā)中心擴大
C、各種損傷或刺激引起t淋巴細胞增生,濾泡旁區(qū)淋巴細胞增多
D、淋巴結反應性增生,淋巴結結構破壞
E、濾泡內增生的細胞有一定的異型性
2、在霍奇金淋巴瘤病變中有診斷價值的細胞是
A、單核r-s細胞 B、鏡影細胞
C、陷窩細胞 D、多形性r-s細胸
E、未分化rs細胞
3、下列屬于t細胞性淋巴瘤的是
A、淋巴漿細胞型淋巴瘤 B、蕈樣霉菌?。痵EzAry綜合征
C、濾泡型淋巴瘤 D、套細胞淋巴瘤
E、綠色瘤
4、關于所謂惡性組織細胞增生癥的敘述,正確的是
A、又稱局灶性lAng ErhAns細胞組織細胞增生癥
B、又稱急性彌漫性組織細胞增生癥
C、又稱慢性進行性組織細胞增生癥
D、多為t細胞性淋巴瘤,組織學上類似于組織細胞及其前體細胞的進行性、系統(tǒng)性、腫瘤性增生引起全身性疾病
E、多為組織細胞及其前身細胞進行性、惡性增生引起的一種全身性疾病
5、關于白血病的敘述,錯誤的是
A、急性白血病起病急
B、急性白血病可轉變?yōu)槁园籽?BR> C、急性白血病骨髓中原始細胞超過30%
D、慢性白血病可發(fā)生急變
E、急性白血病外周血中白細胞可低于正常
6、原始粒細胞在骨膜下浸潤,聚集成腫塊,稱為
A、棕色瘤 B、黃色瘤 C、綠色瘤 D、wilms瘤 E、以上都不是
7、我國最少見的白血病類型是
A、急性粒細胞性白血病 B、急性單核細胞性白血病
C、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 D、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
E、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
8、ph1染色體是
A、22號染色體長臂易位至9號染色體長臂
B、17號染色體長臂易位至15號染色體長臂
C、21號染色體三體
D、5號染色體短臂丟失
E、45xo性染色體單體
9、有ph1染色體標志的主要是
A、急性粒細胞性白血病 B、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
C、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 D、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
E、急性單核細胞性白血病
10、關于急性白血病骨健組織的改變,下列說法不正確
A、主要為原始細胞 B、巨核細胞增多
C、紅細胞系生成受抑制 D、成熟的白細胞數量不多
E、骨惶增生活躍
11、非霍奇金淋巴瘤原發(fā)生于淋巴結外的比例約為
A、i/2 B、1/10 C、1/5 D、1/3 E、1/8
12、霍奇金淋巴瘤的特點是
A、病變常從一個淋巴結開始。逐漸向遠處擴散
B、細胞單一性 C、多處淺表淋巴結同時發(fā)生
D、首先累及深部淋巴結 E、以上都不是
13、多發(fā)生在青年婦女的霍奇金淋巴瘤是
A、結節(jié)硬化型 B、結節(jié)性淋巴細腦為主型
C、富于淋巴細胞的經典型 D、混合細胞型
E、淋巴細胞減少型
14、下列各型霍奇金淋巴瘤預后的是
A、結節(jié)硬化型
B、富于淋巴細胞的經典型
C、淋巴細胞減少型之網織細胞型
D、混合細胞型
E、淋巴細胞減少型之彌漫性纖維化型
15、霍奇金淋巴瘤中的獨特細胞是
A、lAngErhAns細胞 B、泡沫細胞 C、lAngErhAns巨細胞 D、r-s細胞 E、AsChoff細胞
16、變異型r-s細胞是
A、lAngErhAns細胞 B、陷窩細胞 C、泡沫細胞 D、燕麥細胞 E、AnitsChkow細胞
17、膠原纖維束出現在霍奇金淋巴瘤的
A、淋巴細胞減少型 B、富于淋巴細胞的經典型
C、結節(jié)性淋巴細胞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
D、結節(jié)硬化型 E、混合細胞型
18、關于急性彌漫性lAngErhAns細胞組織細胞增生癥(lEttErEr-siwE?。┑臄⑹觯徽_的是
A、多見于2歲以下的嬰幼兒
B、病情進展迅速,常死于繼發(fā)性感染
C、最常累及皮膚、骨和淋巴結
D、多數增生的細胞分化很差
E、肝、脾、淋巴結腫大
19、在組織細胞增生癥x病變中增生的細胞是
A、淋巴細胞 B、單核細胞
C、lAngErhAns咖細胞 D、巨噬細胞
E、以上都不是
20、綠色瘤可伴有
A、急性粒細胞性白血病 B、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
C、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 D、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
E、急性單核細胞性白血病
21、與EB病毒感染有關的造血系坑腫瘤是
A、濾泡型淋巴瘤 B、Burkitt淋巴瘤
C、綠色瘤 D、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
E、彌漫型大B細胞性淋巴瘤
22、霍奇金淋巴瘤中預后最差的組織學類型是
A、富于淋巴細胞的經典型 B、淋巴細胞減少型
C、結節(jié)硬化型 D、混合細胞型
E、以上都不是
23、陷窩細胞常見于霍奇金淋巴瘤的
A、富于淋巴細胞的經典型 B、結節(jié)硬化型
C、淋巴細胞減少型 D、混合細胞型
E、以上都不是
24、淋巴瘤是
A、原發(fā)于單核巨噬細胞系統(tǒng)發(fā)生的腫瘤
B、原發(fā)于淋巴結內所有細胞發(fā)生的腫瘤
C、原發(fā)于淋巴結和結外淋巴組織發(fā)生的腫瘤
D、原發(fā)于淋巴結竇組織細胞發(fā)生的腫瘤
E、淋巴結的轉移性腫瘤
25、典型的鏡影細胞是
A、多核瘤巨細胞 B、細胞大,胞質豐富,雙色性或嗜酸性
C、核大,核膜厚。核呈空泡狀 D、有大的嗜酸性核仁
E、雙核并列對稱,有大的嗜酸性核仁的r/s細胞
26、血液中發(fā)現了癌細胞,說明
A、淋巴腫瘤已發(fā)生了血道轉移 B、腫瘤即將發(fā)生轉移
C、腫瘤不一定必然發(fā)生轉移 D、病人癌癥已是晚期
E、腫瘤病人會有臨床癥狀
27、關于骨嗜酸性肉芽腫的敘述,錯誤的是
A、屬良性局灶性病變 B、多見于女性成年人
C、病變一般局限于骨骼 D、x線檢查顯示孤立性溶骨性病變
E、多數預后良好,可自行消退
28、有關典型的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ph1陽性的治療效果分析是
A、放射治療效果好 B、放射治療效果差
C、化療效果差 D、化療效果好
E、放射治療和化療的效果好
29、下列不屬于非特異性反應性淋巴濾泡增生特點的是
A、淋巴結大,淋巴濾泡增生,生發(fā)中心明顯擴大
B、增生的淋巴濾泡內有各種轉化的淋巴細胞,核較大,有裂或無裂,核分裂象多見
C、增生的淋巴慮飽有多數巨噬細胞,胞質內含有吞噬的細胞碎屑
D、增生的淋巴結結構破壞
E、在濾泡之間的淋巴組織內可見漿細胞、組織細胞及少量中性粒細胞和嗜酸性粒細胞浸潤,淋巴竇內的組織細胞和內皮細胞增生
30、關于淋巴瘤的敘述,錯誤的是
A、是原發(fā)于淋巴結和淋巴結外淋巴組織的惡性腫瘤
B、分為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和白血病三大類型
C、肉眼呈結節(jié)狀,可有假包膜,切面呈魚肉樣
D、淋巴組織結構破壞,瘤細胞彌散分布,瘤細胞間可有網狀纖維穿插包繞
E、青少年多見,是兒童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
31、下列不屬于急性粒細胞性白血病fA B分類的是
A、急性粒細胞性白血病,最少分化型 B、毛細胞白血病
C、急性粒單核細胞性白血病 D、急性紅白血病
E、急性巨核細胞性白血病
32、關于類白血病反應與白血病的鑒別,不正確的說法是
A、引起類白血病的原因去除,血象不恢復正常
B、類白血病反應時一般無明顯貧血和血小板減少
C、類白血病反應時粒細胞有中毒性改變。胞質內有中霉性顆粒和空泡
D、類白血病反應時中性粒細胞的堿性磷酸酶活性和糖原皆明顯增高
E、類白血病反應時細胞內不見ph1:染色體
33、在結節(jié)硬化型霍奇金淋巴瘤中不易見到的細胞是
A、陷窩細胞 B、嗜酸性粒細胞
C、幼稚的淋巴細胞 D、reed-stemberg細胞
E、成纖維細胞
34、患者頸部琳巴結大時,可能性最小的疾病是
A、顱內腫瘤淋巴結轉移 B、淋巴瘤
C、鼻咽癌淋巴結轉移 D、甲狀腺癌淋巴結轉移
E、肺癌淋巴結轉移
35、在霍奇金淋巴瘤中,按其預后好壞的排列順序為
A、混合細胞型—淋巴細胞減少型—結節(jié)硬化型—富于淋巴細胞的經典型
B、淋巴細胞減少型—混合細胞型—結節(jié)硬化型—富于淋巴細胞的經典型
C、富于淋巴細胞的經典型—結節(jié)硬化型—淋巴細胞減少型—混合細胞型
D、富于淋巴細胞的經典型—結節(jié)硬化型—混合細胞型—淋巴細胞減少型
E、淋巴細胞減少型—富于淋巴細胞的經典型—結節(jié)硬化型—混合細胞型
36、霍奇金淋巴瘤的腫瘤細胞是
A、類上皮細胞 B、單核細胞 C、rs細胞 D、組織細胞
E、異型性組織細胞
37、粒細胞性白血病時白血病細胞在肝內的浸潤部位是
A、肝被膜下 B、集中在小葉中央
C、集中在匯管區(qū) D、沿肝竇在肝小葉內彌漫漫潤
E、圍繞在小葉下靜脈周圍
38、關于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的描述,不正確的說法是
A、是來源于B細胞的低度惡性腫瘤
B、病人的周圍血白細胞一般不增高
C、脾大明顯
D、病人常為50歲以上,發(fā)展緩慢
E、其白血病細胞主要浸潤肝匯管區(qū)及其周圍的肝竇
39、下列不符合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淋巴結病變的特征是
A、瘤細胞浸潤包膜 B、淋巴結結構破壞
C、淋巴結切面上見大片壞死 D、淋巴結切面呈魚肉狀
E、腫大淋巴結常相互融合
40、關于急性淋巴母細胞白血病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由前B細胞或前t細胞組成的高度侵襲性腫瘤
B、與淋巴瘤容易區(qū)別
C、可分為l1、l2和l3三個亞型
D、95%All的母細胞均表達原始淋巴細胞的標志tdt
E、90%以上的兒童病人可完全緩解,2/3可治愈
41、男。13歲,鎖骨上淋巴結大,1.5Cm×1.5Cm×2.0Cm,活動。活體組織檢查見表面光滑,切面細膩,無出血、壞死。鏡下見淋巴結結構破壞,在大量的淋巴細胞中可見較多的rs細胞及典型的鏡影細胞。該例的正確診斷為
A、巨大淋巴結病 B、血管免疫母細胞性淋巴結病
C、非霍奇金淋巴瘤 D、霍奇金淋巴瘤
E、淋巴結轉移性癌
42、非霍奇金琳巴瘤多發(fā)生于
A、縱隔淋巴結 B、腸系膜淋巴結
C、腹股溝淋巴結 D、頸部淋巴結
E、腋下淋巴結
43、關于nk/t細胞性淋巴瘤的敘述,不正確的說法是
A、為細胞毒性細胞來源的侵襲性腫瘤
B、絕大多數發(fā)生于淋巴結內
C、與EB病毒高度相關
D、瘤細胞常呈CD2、CD3及CD56陽性表達
E、放射治療效果好,5年存活率達50%以上
44、霍奇金淋巴瘤最常發(fā)生的部位是
A、腹膜后淋巴結 B、滑車淋巴結
C、頸部淋巴結 D、縱隔淋巴結
E、腸系膜淋巴結
45、ⅲ期霍奇金淋巴瘤的病變范圍為
A、限于一個淋巴結
B、病變限于膈肌的一側
C、膈肌兩側的淋巴結、脾及鄰近器官均累及
D、限于結外一個器官
E、擴散到淋巴結外,累及一個或多個結外器官或組織
46、關于所謂惡性組織細胞增生癥的敘述,下列說法不正確
A、主要侵犯淋巴結、肝、脾、骨髓
B、一般至少有兩個以上不同器官和組織同時受累
C、脾內瘤細胞主要浸潤白髓
D、淋巴結內瘤細胞浸潤于淋巴竇
E、腫瘤細胞在骨髓多呈灶狀分布
47、男,35歲,農民。乏力、消瘦數年。周圍血白細胞總數為11×l08/l,其中可見少量原始粒細胞。診斷為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該患者的白血病細胞作染色體分析,可能發(fā)現
A、呈多倍體 B、染色體易位 C、染色體缺失 D、環(huán)狀染色體 E、以上都不是
48、女,26歲。右頸部單一無痛性淋巴結大約2.5Cm~3.0Cm,活動欠佳?;铙w組織檢查發(fā)現包膜完整。無出血及壞死。鏡下見其結構已破壞,大量的束狀纖維組織增生及散在一些大細胞,其胞質豐富、透明,校大,有多個核仁,并與周圍形成透明的空隙。同時還可見嗜酸性粒細胞、漿細胞及少量的中性粒細胞。該病最可能的診斷為
A、淋巴結轉移性癌 B、淋巴結炎
C、非霍奇金淋巴瘤 D、淋巴結反應性增生
E、結節(jié)硬化型霍奇金淋巴瘤
49、男,12歲。2年前發(fā)現右頸部腫塊伴發(fā)熱,抗感染治療無效,近日感到呼吸困難?!辆€檢查示中縱隔增大。體格檢查:右頸部數個淋巴結大,者1.3 Cm×2.0Cm,相互粘連。鏡下見濾泡消失,大量較單一的腫瘤細胞彌漫性浸潤,瘤細胞呈圓形,與正常淋巴細胞的形態(tài)相似,但體積稍大,可見較多的病理性核分裂象,被膜亦有浸潤。該病的診斷應為
A、淋巴細胞性白血病 B、霍奇金淋巴瘤
C、非霍奇金淋巴瘤 D、肺小細胞癌轉移
E、以上都不是
答案
1、A 2、B 3、B 4、D 5、B
6、C 7、C 8、A 9、B 10、B
11、D 12、A 13、A 14、B 15、D
16、B 17、D 18、D 19、C 20、A
21、B 22、B 23、B 24、C 25、E
26、C 27、B 28、D 29、D 30、B
31、B 32、A 33、C 34、A 35、D
36、C 37、D 38、D 39、C 40、D
41、D 42、D 43、B 44、C 45、C
46、C 47、B 48、E 49、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