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法的概念(二)

字號:

稅法等國內稅法一般是按照屬人或屬地原則,規(guī)定一個國家的內部稅收制度。國際稅法是指國家間形成的稅收制度,主要包括雙邊或多邊國家間的稅收協定、條約和國際慣例等。外國稅法是指外國各個國家制定的稅收制度。
     五、稅法的作用
     由于稅法調整的對象涉及社會經濟活動的各個方面,與國家的整體利益及企業(yè)、單位、個人的直接利益有著密切的關系,并且在建立和發(fā)展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國家將通過制定實施稅法加強對國民經濟的宏觀調控,因此,稅法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正確認識稅法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fā)展中的重要作用,對于我們在實際工作中準確地把握和認真執(zhí)行稅法的各項規(guī)定是很必要的。我國稅法的重要作用主要有這樣幾方面:
     稅法是國家組織財政收入的法律保障我國為了加速國民經濟的發(fā)展,促進實現工業(yè)、農業(yè)、科技和國防的四個現代化,必須籌集大量的資金用于大規(guī)模工農業(yè)基礎建設和能源、交通等重點建設。對資金的需求,從一定意義上講,是我國經濟能否騰飛發(fā)展的關鍵。中國的實際情況證明,單靠私人或某些企業(yè)的投資,不可能籌集國家建設資金的最主要渠道。為了保證稅收組織財政收入職能的發(fā)揮,必須通過制定稅法,以法律的形式確定企業(yè)、單位和個人履行納稅義務的具體項目、數額和納稅程序,懲治偷逃稅款的行為,防止稅款流失,保證國家依法征稅,及時足額地取得稅收收入。1994年我國實施新稅制改革,建立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稅法體系,其中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要逐步提高稅收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以此保障財政收入。
     稅法是國家宏觀調控經濟的法律手段我國建立和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一個重要的改革目標,就是從過去國家習慣于用行政手段直接管理經濟,向主要運用法律、經濟的手段宏觀調控經濟轉變。稅收作為國家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通過制定稅法,以法律的形式確定國家與納稅人之間的利益分配關系,調節(jié)社會成員的收入水平,調整產業(yè)結構和社會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使之符合國家的宏觀經濟政策;同時,以法律的平等原則,公平經營單位和個人的稅收負擔,鼓勵平等競爭,為市場經濟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例如:1994年制定實施新的增值稅和消費稅暫行條例,對于調整產業(yè)結構,促進商品的生產、流通,適應市場競爭機制的要求,都發(fā)揮了積極的作用。
     稅法對維護經濟秩序有重要的作用由于稅法的貫徹執(zhí)行,涉及到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每個單位和個人,一切經營單位和個人通過辦理稅務登記、建帳建制、納稅申報,其各項經營活動都將納入稅法的規(guī)范制約和管理范圍,都將較全面地反映出納稅人的生產經營情況。這樣稅法就確定了一個規(guī)范有效的納稅秩序和經濟秩序,監(jiān)督經營單位和個人依法經營,加強經濟核算,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同時,稅務機關按照稅法規(guī)定對納稅人進行稅務檢查,嚴肅查處偷逃稅款及其他違反稅法規(guī)定行為,也將有效地打擊各種違法經營活動,為國民經濟的健康發(fā)展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穩(wěn)定的經濟秩序。
     稅法有效地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由于國家征稅直接涉及納稅人的切身利益,如果稅務機關出現隨意征稅的現象,就會侵犯納稅人的合法權益,影響納稅人的正常經營,這是法律所不允許的。因此,稅法在確定稅務機關征稅權力和納稅人履行納稅義務的同時,相應規(guī)定了稅務機關必盡的義務和納稅人享有的權利,如納稅人享有延期納稅權、申請減稅免稅權、多繳稅款要求退還權、不服稅務機關的處理決定申請復議或提起訴訟權等;稅法還嚴格規(guī)定了對稅務機關執(zhí)法行為的監(jiān)督制約制度,如進行稅收征收管理必須按照法定的權限和程序行事,造成納稅人合法權益損失的要負賠償責任等。所以說,稅法不僅是稅務機關征稅的法律依據,同時也是納稅人保護自身合法權益的重要法律依據。
     稅法是維護國家權益,促進國際經濟交往的可靠保證
     在國際經濟交往中,任何國家對在本國境內從事生產、經營的外國企業(yè)或個人都擁有稅收管轄權,這是國家權益的具體體現。我國自1979年實行對外開放以來,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不斷擴大和發(fā)展同各國、各地區(qū)的經濟交流與合作,利用外資、引進技術的規(guī)模、渠道和形式都有了很大發(fā)展。我國在建立和完善涉外稅法的同時,還同30多個國家的簽訂了避免雙重征稅的協定。這些稅法規(guī)定既維護了國家的權益,又為鼓勵外商投資,保護國外企業(yè)或個人在華合法經營,發(fā)展國家間平等互利的經濟技術合作關系,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