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特色”、何為我國仲裁之社會主義“特色”,是近幾年來有關仲裁要“舉什么旗、走什么路”的爭論中頗為激烈的問題。我從三個方面,講一下我國仲裁的社會主義“特色”。
1、“特色”之概念?!疤厣币辉~中之所謂“特”,首解當為“獨”;《莊子·逍遙游》有“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之語,這里的“特”就是“獨”,是說帝堯屬臣彭祖活了八百歲,獨以長壽聞名于世;也就是說,別人沒有而自身獨有的,是為“特”;與“特”搭配組詞的所謂“色”,則可當“品類”或“征象”來講,如《莊子·盜跖》之“色若死灰”和“車馬有行色”語中的“色”,就是“征象”,是說跖之兄柳下季從孔子外出歸來的面部表情和車馬跡象,看出其出門去見過跖。由此可見,所謂“特色”,就是指某事物或某區(qū)域表現(xiàn)出來的區(qū)別于其他事物或區(qū)域的、自身獨有的顯著征象和標志。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仲裁。黨的十七大指出: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最根本的就是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在新時期、新形勢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我國發(fā)展必須堅持的最正確的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是指導全國各族人民思想的理論基礎;各行各業(yè)一切事業(yè),都必須要長期堅持和不斷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在這一偉大旗幟指引下不斷促進本行業(yè)本事業(yè)永續(xù)發(fā)展。因此,作為我國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重要組成部分的仲裁事業(yè),其發(fā)展當然必須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指引下進行,絕不能偏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3、我國仲裁之“特色”。仲裁具有一個本質屬性——民間性;兩個組織特征——非營利機構、中介機構;三個工作實質——以國家仲裁法律制度為保障、用當事人的明確授權、對民商事糾紛進行居中裁斷。僅從這“一二三”、特別是“居中裁斷”含義的技術層面來看,“仲裁”本沒有社會主義還是資本主義之分,而且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和發(fā)展的姓“社”還是姓“資”的問題,早在《仲裁法》立法之前、鄧小平同志健在的時候就解決了;但是,我國仲裁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下的一項法律制度,因此它必須適應并服務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和永續(xù)發(fā)展,這是我國仲裁特色的根基所在。
關于我國仲裁之“特色”,應該說黨和國家經過總結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改革開放的經驗,在《仲裁法》和相關法規(guī)性文件中作了切合實際、符合國情的表述和體現(xiàn)。至少有七個方面:
① 仲裁機構與行政機關及仲裁機構之間的關系由法律規(guī)定。《仲裁法》第六條規(guī)定:“仲裁不實行級別管轄和地域管轄”,第八條規(guī)定:“仲裁依法獨立進行,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第十四條規(guī)定:“仲裁委員會獨立于行政機關,與行政機關沒有隸屬關系。仲裁委員會之間也沒有隸屬關系?!眹彝ㄟ^立法,用特殊的法律語言規(guī)定“仲裁”的去行政性和獨立性,并對仲裁的管轄、仲裁機構與行政機關及仲裁機構之間的關系作出明確界定,這在國外、境外的仲裁立法上很可能是沒有的,因為國外、境外、尤其是西方國家不存在這方面的問題,所以說這無疑是我國仲裁之“特色”之一。
② 仲裁機構的設立地域、原則和程序由法律規(guī)定?!吨俨梅ā返谑畻l對仲裁機構的設立地域、設立原則和設立程序作了明確具體的規(guī)定。由國家法律對仲裁機構的設立地和設立原則及設立程序作出具體規(guī)定,這在國外、境外、尤其是西方國家的仲裁立法中很難見到;所以,這也應該是我國仲裁之“特色”之一。
③ 中國仲裁協(xié)會的設立及其法律地位、機構性質和主要職責由法律規(guī)定?!吨俨梅ā返谑鍡l對中國仲裁協(xié)會的設立及其法律地位、機構性質和主要職責作了專門規(guī)定。由國家法律規(guī)制仲裁協(xié)會,這不僅在國外、境外的仲裁立法上難以見到,而且在我國其他行業(yè)協(xié)會的規(guī)制上也屬罕見;因此,這當然是我國仲裁之“特色”之一。
④ 政府在仲裁上的職責、義務由法律和中央政府規(guī)定?!吨俨梅ā返谑畻l第二款規(guī)定:仲裁委員會由設立地的“市的人民政府組織有關部門和商會統(tǒng)一組建”;國務院辦公廳1995年8月 “國辦發(fā)【1995】44號”印發(fā)的《重新組建仲裁機構方案》明確規(guī)定:“第一屆仲裁委員會的組成人員”由政府法制等有關部門和相關商會等組織協(xié)商推薦、“由市人民政府聘任”,“仲裁委員會設立初期,其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應當參照有關事業(yè)單位的規(guī)定,解決仲裁委員會的人員編制、經費、用房等。仲裁委員會應當逐步做到自收自支?!钡鹊取_@就是政府在仲裁上應盡的職責和義務。由法律和中央政府對政府在仲裁上應盡的職責和義務作出具體規(guī)定,這在國外、境外、尤其是西方國家也很難見到;因此,這應該也是我國仲裁之“特色”之一。
⑤ 法律規(guī)定只實行機構仲裁?!吨俨梅ā冯m然沒有明文禁止臨時仲裁,但只規(guī)定機構仲裁,而沒有給“臨時仲裁”以法律地位。臨時仲裁在國外、境外司空見慣,而《仲裁法》只明文規(guī)定實行機構仲裁,這當然也是我國仲裁之“特色”之一。
⑥ 法律確立了仲裁調解制度?!吨俨梅ā冯m然沒有支持“臨時仲裁”,但第五十一條確立了機構仲裁中的調解制度、設計了調解程序;這種既有仲裁制度優(yōu)勢、又有調解制度長處的仲裁與調解相結合的仲裁模式,已經在國際上引起廣泛關注并被稱之為“東方經驗”;因此,毫無疑問這肯定也是我國仲裁之“特色”之一。
⑦ 法律和中央政府沒有規(guī)定仲裁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門或具體管理機關或“”機關?!吨俨梅ā泛椭醒胝皇菍φ陀嘘P行政機關在重新組建第一屆仲裁機構及其“設立初期”的職責、權限、義務和相應工作程序作了規(guī)定,而沒有規(guī)定仲裁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具體管理機關或者“”機關,這在我國專門法立法上是少有的。因此,僅就立法層面來看,也有其“特色”可點——仲裁是一項并不需要“行政婆婆”的社會主義民間事業(yè)。
1、“特色”之概念?!疤厣币辉~中之所謂“特”,首解當為“獨”;《莊子·逍遙游》有“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之語,這里的“特”就是“獨”,是說帝堯屬臣彭祖活了八百歲,獨以長壽聞名于世;也就是說,別人沒有而自身獨有的,是為“特”;與“特”搭配組詞的所謂“色”,則可當“品類”或“征象”來講,如《莊子·盜跖》之“色若死灰”和“車馬有行色”語中的“色”,就是“征象”,是說跖之兄柳下季從孔子外出歸來的面部表情和車馬跡象,看出其出門去見過跖。由此可見,所謂“特色”,就是指某事物或某區(qū)域表現(xiàn)出來的區(qū)別于其他事物或區(qū)域的、自身獨有的顯著征象和標志。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仲裁。黨的十七大指出: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最根本的就是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在新時期、新形勢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我國發(fā)展必須堅持的最正確的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是指導全國各族人民思想的理論基礎;各行各業(yè)一切事業(yè),都必須要長期堅持和不斷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在這一偉大旗幟指引下不斷促進本行業(yè)本事業(yè)永續(xù)發(fā)展。因此,作為我國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重要組成部分的仲裁事業(yè),其發(fā)展當然必須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指引下進行,絕不能偏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3、我國仲裁之“特色”。仲裁具有一個本質屬性——民間性;兩個組織特征——非營利機構、中介機構;三個工作實質——以國家仲裁法律制度為保障、用當事人的明確授權、對民商事糾紛進行居中裁斷。僅從這“一二三”、特別是“居中裁斷”含義的技術層面來看,“仲裁”本沒有社會主義還是資本主義之分,而且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和發(fā)展的姓“社”還是姓“資”的問題,早在《仲裁法》立法之前、鄧小平同志健在的時候就解決了;但是,我國仲裁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下的一項法律制度,因此它必須適應并服務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和永續(xù)發(fā)展,這是我國仲裁特色的根基所在。
關于我國仲裁之“特色”,應該說黨和國家經過總結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改革開放的經驗,在《仲裁法》和相關法規(guī)性文件中作了切合實際、符合國情的表述和體現(xiàn)。至少有七個方面:
① 仲裁機構與行政機關及仲裁機構之間的關系由法律規(guī)定。《仲裁法》第六條規(guī)定:“仲裁不實行級別管轄和地域管轄”,第八條規(guī)定:“仲裁依法獨立進行,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第十四條規(guī)定:“仲裁委員會獨立于行政機關,與行政機關沒有隸屬關系。仲裁委員會之間也沒有隸屬關系?!眹彝ㄟ^立法,用特殊的法律語言規(guī)定“仲裁”的去行政性和獨立性,并對仲裁的管轄、仲裁機構與行政機關及仲裁機構之間的關系作出明確界定,這在國外、境外的仲裁立法上很可能是沒有的,因為國外、境外、尤其是西方國家不存在這方面的問題,所以說這無疑是我國仲裁之“特色”之一。
② 仲裁機構的設立地域、原則和程序由法律規(guī)定?!吨俨梅ā返谑畻l對仲裁機構的設立地域、設立原則和設立程序作了明確具體的規(guī)定。由國家法律對仲裁機構的設立地和設立原則及設立程序作出具體規(guī)定,這在國外、境外、尤其是西方國家的仲裁立法中很難見到;所以,這也應該是我國仲裁之“特色”之一。
③ 中國仲裁協(xié)會的設立及其法律地位、機構性質和主要職責由法律規(guī)定?!吨俨梅ā返谑鍡l對中國仲裁協(xié)會的設立及其法律地位、機構性質和主要職責作了專門規(guī)定。由國家法律規(guī)制仲裁協(xié)會,這不僅在國外、境外的仲裁立法上難以見到,而且在我國其他行業(yè)協(xié)會的規(guī)制上也屬罕見;因此,這當然是我國仲裁之“特色”之一。
④ 政府在仲裁上的職責、義務由法律和中央政府規(guī)定?!吨俨梅ā返谑畻l第二款規(guī)定:仲裁委員會由設立地的“市的人民政府組織有關部門和商會統(tǒng)一組建”;國務院辦公廳1995年8月 “國辦發(fā)【1995】44號”印發(fā)的《重新組建仲裁機構方案》明確規(guī)定:“第一屆仲裁委員會的組成人員”由政府法制等有關部門和相關商會等組織協(xié)商推薦、“由市人民政府聘任”,“仲裁委員會設立初期,其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應當參照有關事業(yè)單位的規(guī)定,解決仲裁委員會的人員編制、經費、用房等。仲裁委員會應當逐步做到自收自支?!钡鹊取_@就是政府在仲裁上應盡的職責和義務。由法律和中央政府對政府在仲裁上應盡的職責和義務作出具體規(guī)定,這在國外、境外、尤其是西方國家也很難見到;因此,這應該也是我國仲裁之“特色”之一。
⑤ 法律規(guī)定只實行機構仲裁?!吨俨梅ā冯m然沒有明文禁止臨時仲裁,但只規(guī)定機構仲裁,而沒有給“臨時仲裁”以法律地位。臨時仲裁在國外、境外司空見慣,而《仲裁法》只明文規(guī)定實行機構仲裁,這當然也是我國仲裁之“特色”之一。
⑥ 法律確立了仲裁調解制度?!吨俨梅ā冯m然沒有支持“臨時仲裁”,但第五十一條確立了機構仲裁中的調解制度、設計了調解程序;這種既有仲裁制度優(yōu)勢、又有調解制度長處的仲裁與調解相結合的仲裁模式,已經在國際上引起廣泛關注并被稱之為“東方經驗”;因此,毫無疑問這肯定也是我國仲裁之“特色”之一。
⑦ 法律和中央政府沒有規(guī)定仲裁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門或具體管理機關或“”機關?!吨俨梅ā泛椭醒胝皇菍φ陀嘘P行政機關在重新組建第一屆仲裁機構及其“設立初期”的職責、權限、義務和相應工作程序作了規(guī)定,而沒有規(guī)定仲裁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具體管理機關或者“”機關,這在我國專門法立法上是少有的。因此,僅就立法層面來看,也有其“特色”可點——仲裁是一項并不需要“行政婆婆”的社會主義民間事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