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講過動詞為詞中。
剛講過“動名詞”是闌尾,不用專講。
也提及動詞完全叛變?yōu)樾稳菰~、介詞、連詞等,值得關注。并留下了一個問題。
今天專講使動詞,其分詞形式往往變成了形容詞,可稱之為“動形容詞”。
此文已發(fā)表于《新東方英語》,借勢推出而已。原標題也予保留。
一類特立獨行的詞——使動詞
英語江湖中,有一個簡單卻傳奇般的問題,如分辨下面的兩句:
YOS is interesting.
YOS is interested. 我要收藏
*注:YOS為“黃老鞋”英文(Yellow Old Shoes)之簡稱。
曾經(jīng)各路神仙進行過辨析,比如說哪個用于描述人,哪個又多用于描述物,等等等等。一則難記,二則如上所示,兩個句子都是描述黃老鞋這個人,毫無問題?!苏f不得要領!
其實這個問題涉及到一類動詞,其用法稍有獨特處。待老鞋解剖之,則不但上面這個小問題,還有一堆相關問題,自可迎刃而解。
此類動詞,謂之“使動詞”。
一、 感覺類動詞往往是使動詞,意為“使……怎樣”
若問surprise是什么意思,答曰:驚奇。其實作動詞的時候,其意思是“使……驚奇”,永遠是及物動詞。所以,
√It surprised me. 它使我驚奇。
×I surprised. 我很驚奇。
而這樣的詞絕非個例,我們經(jīng)常見到。老鞋法眼瞧處,發(fā)現(xiàn):
感覺類的動詞往往是使動詞。
如excite, interest, satisfy, puzzle, upset, disgust, bore等。
上面的詞,要說成“使/令……興奮/感興趣/滿意/迷惑/煩惱/惡心/乏味”。
所以,“這個問題使我迷惑”,不能說成
The problem made me puzzle.
而只用說
The problem puzzled me.
二、使動詞的-ing型和-ed型分詞往往當形容詞來用,描述事物特征。
我們都知道,be doing或be done一般分別是進行體和被動態(tài);分詞作形容詞,只是偶爾有之。且看且想,老鞋看出:
使動詞的分詞形式往往當形容詞來用。
試看:
He is swimming.
He is interesting.
兩句結構相同。前一句是普通動作的進行體“他正在游泳”;后一句是感覺類動詞,是說“他這個人很有意思”。
再看:
She was killed.
She was satisfied.
前一句動作:她被殺了;后一句是描述:她感到滿意。
三、-ing型的基本意義是“使/令……怎樣的”,-ed表示“感到……的”。
把握了使動詞的根本含義,再分辨由它變來的兩種分詞,就順理成章了。
-ing形容詞,表示“使人……的”,也就是在動詞原形意義后加個“的”字。
-ed形容詞,表示“感到……的”。
試依以上原理,準確分辨下面幾對句子。
The boy is upset.
The boy is upsetting.
The students are satisfying.
The students are satisfied.
The teacher is boring.
The teacher is bored.
細心的人可能會發(fā)現(xiàn),上面幾對句子都是拿人來做主語。也就是兩種形容詞都可以用來描述人。如果拿物來做主語,就只有一個能夠合格。
√The speech is boring.
×The speech is bored.
老鞋似乎回到了老路,考察起哪個能夠修飾誰的問題了。其實這個只是順便提及,并不是問題的要害。因為明白了上面所述的基本原理,誰能修飾誰,就是不言而喻的。
既然過去分詞表示“感到……”,當然只能描述有感覺的事物,不能說一塊石頭感覺如何吧!而現(xiàn)在分詞既然表示“令人有某種感覺”,則其空間是無限的,因為任何事物都可能引起人的某種感覺,豈止于人乎?
老鞋想再次提醒諸位,“邪說詞匯”是看英語的全新思路。其要點是詞與語法實行批發(fā),一起搞定。
動詞是詞中。傳統(tǒng)體系中有很多漏洞,我們正在查漏補缺。
此番奉獻的“使動詞”,希望能使諸君有所感悟。
通則不痛,痛則不通。英語亦然。
剛講過“動名詞”是闌尾,不用專講。
也提及動詞完全叛變?yōu)樾稳菰~、介詞、連詞等,值得關注。并留下了一個問題。
今天專講使動詞,其分詞形式往往變成了形容詞,可稱之為“動形容詞”。
此文已發(fā)表于《新東方英語》,借勢推出而已。原標題也予保留。
一類特立獨行的詞——使動詞
英語江湖中,有一個簡單卻傳奇般的問題,如分辨下面的兩句:
YOS is interesting.
YOS is interested. 我要收藏
*注:YOS為“黃老鞋”英文(Yellow Old Shoes)之簡稱。
曾經(jīng)各路神仙進行過辨析,比如說哪個用于描述人,哪個又多用于描述物,等等等等。一則難記,二則如上所示,兩個句子都是描述黃老鞋這個人,毫無問題?!苏f不得要領!
其實這個問題涉及到一類動詞,其用法稍有獨特處。待老鞋解剖之,則不但上面這個小問題,還有一堆相關問題,自可迎刃而解。
此類動詞,謂之“使動詞”。
一、 感覺類動詞往往是使動詞,意為“使……怎樣”
若問surprise是什么意思,答曰:驚奇。其實作動詞的時候,其意思是“使……驚奇”,永遠是及物動詞。所以,
√It surprised me. 它使我驚奇。
×I surprised. 我很驚奇。
而這樣的詞絕非個例,我們經(jīng)常見到。老鞋法眼瞧處,發(fā)現(xiàn):
感覺類的動詞往往是使動詞。
如excite, interest, satisfy, puzzle, upset, disgust, bore等。
上面的詞,要說成“使/令……興奮/感興趣/滿意/迷惑/煩惱/惡心/乏味”。
所以,“這個問題使我迷惑”,不能說成
The problem made me puzzle.
而只用說
The problem puzzled me.
二、使動詞的-ing型和-ed型分詞往往當形容詞來用,描述事物特征。
我們都知道,be doing或be done一般分別是進行體和被動態(tài);分詞作形容詞,只是偶爾有之。且看且想,老鞋看出:
使動詞的分詞形式往往當形容詞來用。
試看:
He is swimming.
He is interesting.
兩句結構相同。前一句是普通動作的進行體“他正在游泳”;后一句是感覺類動詞,是說“他這個人很有意思”。
再看:
She was killed.
She was satisfied.
前一句動作:她被殺了;后一句是描述:她感到滿意。
三、-ing型的基本意義是“使/令……怎樣的”,-ed表示“感到……的”。
把握了使動詞的根本含義,再分辨由它變來的兩種分詞,就順理成章了。
-ing形容詞,表示“使人……的”,也就是在動詞原形意義后加個“的”字。
-ed形容詞,表示“感到……的”。
試依以上原理,準確分辨下面幾對句子。
The boy is upset.
The boy is upsetting.
The students are satisfying.
The students are satisfied.
The teacher is boring.
The teacher is bored.
細心的人可能會發(fā)現(xiàn),上面幾對句子都是拿人來做主語。也就是兩種形容詞都可以用來描述人。如果拿物來做主語,就只有一個能夠合格。
√The speech is boring.
×The speech is bored.
老鞋似乎回到了老路,考察起哪個能夠修飾誰的問題了。其實這個只是順便提及,并不是問題的要害。因為明白了上面所述的基本原理,誰能修飾誰,就是不言而喻的。
既然過去分詞表示“感到……”,當然只能描述有感覺的事物,不能說一塊石頭感覺如何吧!而現(xiàn)在分詞既然表示“令人有某種感覺”,則其空間是無限的,因為任何事物都可能引起人的某種感覺,豈止于人乎?
老鞋想再次提醒諸位,“邪說詞匯”是看英語的全新思路。其要點是詞與語法實行批發(fā),一起搞定。
動詞是詞中。傳統(tǒng)體系中有很多漏洞,我們正在查漏補缺。
此番奉獻的“使動詞”,希望能使諸君有所感悟。
通則不痛,痛則不通。英語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