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陽位于陜西省最南端,安康市西南部,大巴山北側,因宋代道教南派創(chuàng)始人張伯端,號紫陽真人,在此修煉,著成了內丹學重要著作《悟真篇》,紫陽縣由此而得名。漢江、任河把全縣分割成大巴山、米倉山、鳳凰山及莆坪河川道,形成“三山兩谷一盆”的地貌特征,自古有 “巖邑”之稱。境內漢江流程75公里,是安康溉湖庫區(qū)的重要組成部分,任河是紫陽的主要河流,也是漢江的支流。
紫陽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冬無嚴寒,夏無酷暑,但卻四季分明,境內南北植物奎莽,富硒資源天然珍稀,是我國已發(fā)現(xiàn)的第二個高硒區(qū),自古就是 “茶出長安,橘入宮廷”。毒重石礦是世界第三處可以形成開采規(guī)模的礦帶,名貴產品板石遠銷歐美等國家和地區(qū),擁有世界上最完整的“特利奇階筆石帶序列”地質保護剖面,被國內外筆石界稱為“筆石圣地”。
紫陽的文化底蘊深厚,民俗文化和特色文化是紫陽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東漢末年,佛教傳入紫陽后,僧侶們坐禪講經,以茶提神,寺院來客只敬茶不敬酒,這種風俗逐漸被民間接受,從而形成了紫陽的茶文化?,F(xiàn)在的紫陽茶已成為人們了解紫陽的一張名片,紫陽也因此有了茶鄉(xiāng)的美譽。
紫陽不僅是茶鄉(xiāng),還是民歌之鄉(xiāng)。紫陽民歌歷史悠久,早在明清時期就是當?shù)厝嗣裣猜剺芬姷乃囆g形式,在紫陽,幾乎人人會唱、愛唱紫陽民歌。由于藝術形式多樣、普及程度高,已被文化部命名為 “中國民間藝術之”。
紫陽地處南北過渡地帶,境內的大巴山景觀,任河奇景美不勝收,峽谷、瀑布、石林及江河景觀隨處可見。的擂鼓白風景區(qū)、茶山風情園、陜南漢口瓦房店、縣城民俗小區(qū)及任河漂流,是紫陽獨具特色的旅游資源,聞名省內外,是您休閑度假、旅游觀光的好地方。
常言說,名山名水湖名茶。紫陽茶歷史悠久,早在唐代,紫陽煥古茶就是宮廷貢品,清代 “紫邑煥鎮(zhèn)毛尖”被列為全國十大名茶。從古到今,文人雅士對紫陽茶情有獨鐘,唐代金州刺史姚合 (詩人,與賈島齊名)開創(chuàng)紫陽雅士茶道,清代興安知府葉世悼江上泛舟,寫出了“自昔關南春獨早,清明已煮紫陽茶”的詩篇?,F(xiàn)在的紫陽茶已在紫陽毛尖的基礎餾開發(fā)出了翠峰、銀針、香毫、龍井、碧螺春等系列富硒名茶,并多次榮獲國內外大獎??茖W研究證實,紫陽茶富含硒元素,長期飲用,不僅能抗癌防癌、抗原子輻射,還能健脾開胃、氧化抗衰老,是一種健康無污染的綠色飲品。
紫陽人離不開茶,視茶如生命。紫陽的茶俗重情義,待客茶為先。有客來訪無茶不成敬意,并且會拿出家中上等的茶葉招待;生活中習慣以茶為禮,不管是探親訪友,還是出差,辦事,都是以茶作為見面禮,就是女婿拜見丈母娘,四色禮中也不能少了茶葉,簡直到了無茶不成禮的地步。
紫陽人喝茶講究沖泡,茶具不分好壞,但必須干凈。對水的選用很在意,認為好水能喝出茶的香味。紫陽適宜泡茶泡的很普遍,早在唐代,茶神陸羽就認定漢江中零水 (江心水)為 天下名水。燒水講究沖泡,水要燒開,但沖泡時要靈活掌握。清明茶葉子嫩,用80度左右的開水沖泡,湯色碧綠,清香聚;口,回味醇厚;如果水溫太高,則湯色發(fā)黃,香味失去,茶味苦澀。其他細茶用90度的開水,中低檔茶用燒開的水立即沖泡。沖泡前先用溫水洗茶,沖水時講究 “茶七酒八”,不能滿溢,否則有欺客之嫌;高檔茶沖泡時間要短,中低檔茶沖泡時間稍長,喝茶不能一次喝干,要留三分水 (茶漚子),以免茶水二泡、三泡寡淡無味……
到紫陽旅游,不了解紫陽的茶文化,不算真正到過紫陽。茶山風情園可以滿足您的心愿。
茶山風情園是茶鄉(xiāng)紫陽的一顆明珠,位于縣城西南10公里的瓦房溝與營盤梁之間,占地180多畝,園內有良種茶樹數(shù)十種,馳名中外的紫陽富硒茶就是在這里研發(fā)的。這里不僅是西北地區(qū)茶葉生產示范基地,也是聞名省內外的茶園風景區(qū)。
茶山風情園由采茶區(qū)、制茶閣、清明茶館組成,四季茶香四溢,綠樹環(huán)繞,風景如畫,充滿著濃郁而又地道的紫陽茶文化。茶園內有高級農藝師和茶藝小姐為您導游,在種茶、采茶、制茶、泡茶、品茶、購茶等所有的茶事活動中,您將學會怎樣選購紫陽茶,知道陽坡茶為什么比陰坡茶好喝,真正領會紫陽茶文化的內涵。每年的清明節(jié)前后,茶山風情園還要選定吉日,舉行隆重的開園儀式。這一天的茶園實在是熱鬧非凡,采茶區(qū)茶香四溢,采茶女巧手飛舞,茶歌互對,不管您來自何方,身份地位如何,只要身在茶園,都可以實實在在地做一次茶人,采茶、制茶、泡茶、品茶等茶事活動郡可以親自動手,隨意參加。還可以觀看茶藝小姐高雅的茶藝、茶舞表演,聽地地道道的紫陽民歌。
紫陽的茶藝表演獨具特色,內容豐富、地域性強、民俗特點突出,整個表演過程都是在紫陽民歌和民歌音樂的烘托下完成的。
紫陽人愛喝茶,也愛唱歌,茶和歌融合在一起。紫陽民歌分號子、山歌、小調、社火歌曲。其中山歌是紫陽民歌中最豐富最有特色的歌種,分《山歌號子》、《山歌調子》、《通山歌》,《鑼鼓草》四種類型。是人們在野外放牧、砍柴、鋤草、采茶、挑擔等集體或個體勞動中隨意詠唱的一種短小民歌。唱歌的人完全不受勞動節(jié)奏的限制,興之所至,引吭高歌,腔調具有自由、奔放、舒展、悠長的特點,唱詞通常用第一人稱,給人以親切、真實感。
每年的春秋兩季,紫陽縣都要舉辦民歌大賽,春季以采茶對歌為主,秋季以紫陽民歌為主要內容。紫舊民歌表現(xiàn)形式多樣,歌唱內容無所不包,歌詞大多精短,多為四句、五句、上下旬結構,但也有篇幅較大的多段式。在數(shù)以千計的紫陽民歌中,茶歌占有相當大的數(shù)量,歌唱內容都與茶事有關,題材多涉及男歡女愛,其中《倒采茶》和 《順采茶》非常流行,紫陽的男女老少都會哼唱幾句?!俄槻刹琛肥前凑碌脚D月的時序唱采茶,《倒采茶》則是從臘月唱到正月。男男女女一邊采茶,一邊唱歌,多以互相逗趣為主,如 “哥子”(男子)挑逗唱:么妹生得嫩花花,活像一棵清明茶。人人見了人人愛,伸手就想摘一把。被逗的“么妹”(女子)可以不客氣地回唱:哥子生的黑又黑,活像一條烏梢蛇。站起不夠三寸高,殺了沒有二兩血。也可以順水推舟回唱:前年同哥喝杯茶,香到去年八月八。不信你到妹家看,窗前開著茉莉花。
這些只有在電視里邊看到的情景,您都可以在茶山風情過里親身感受。買幾斤正宗的紫陽富硒茶,學唱幾何地道的紫陽民歌,會使您身心受益,樂趣無窮。茶山風情園的山腳下,是有陜南漢口之稱的瓦房店。相傳瓦房店得名于一家客棧,這家客棧的房屋是用石板瓦蓋成的,后來,當?shù)氐耐林撕屯鈦硪泼窦娂娦Х拢宸勘愠闪俗详柮窬拥闹髁?。明清時期,瓦房店是陜南最重要的山貨特產集散地,各地商家紛紛在瓦房店修建會館。據(jù)史料記載,明末清初,紫陽境內共有76家商號,其中瓦房店就有6館17家。
瓦房店值得一看的是保存完整的明清會館,有山陜會館(也叫北五省會館)、江西會館和武昌會館。以山陜會館保存最為完整,館舍依山而建,雕梁畫棟、氣勢宏偉。三重天井呈階梯狀,分為正殿、廂房和樂樓,大門左右雌雄雙獅形象逼真,石欄桿上龍、虎、象、筷磷等動物雕刻造型多樣,正殿內供奉關公塑像,四周墻壁上彩繪桃園結義和征魏伐吳的故事。樂樓前有兩棵狀如華蓋的桂花樹,每到秋季,桂花飄香,沁人心脾,因保存完整,建筑風格獨特,現(xiàn)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瓦房店是紫陽重點開發(fā)的旅游景點,可以賞茶山、聽民歌、品富硒仙茗,觀明清會館,是紫陽民俗風情旅游景點最為集中的地方。
紫陽老城的教場壩民俗小區(qū)很有特色,是陜西省美術家協(xié)會的美術寫生基地,位于縣政府機關南側。這里的紫陽民居保存完整,最能體現(xiàn)紫陽的民風民俗。
走進民俗小區(qū),首先看到的是建于1573年的東城門樓,八角形三層石建筑,結構巧妙,非常堅固。門樓兩側墻壁上刻寫著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原軍區(qū)1948年10月10日發(fā)布的公告,宣傳共產黨和解放軍的基本政策,它比中國歷史博物館保存的布告油印稿時間還早,四字一句,共376句,字跡清晰,讀起來朗朗上口,現(xiàn)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由東城門信步游覽,道道巷巷的石板階梯交織如網(wǎng),兩邊的民居建筑大多是明清所建,泥巴墻、木牌面、石板瓦,古香古色、典雅別致,四合院、吊腳樓、小院,錯落石致,景色如畫。漿巴饃、椒鹽餅、洋糖餃子、豆腐包子等傳統(tǒng)地道的紫陽風味小吃會讓您大飽口福。走累了,隨意走進路邊一家茶館,或品富硒香茗,或聽紫陽民歌,或觀紫陽茶舞,那種美妙的感覺唯有親身體驗。紫陽的漢劇團和文化館也在小區(qū)內,到處都可以聽到“漢劇自樂班”傳來的漢凋二黃和民歌之聲。正如作家賈平凹在《紫陽城記》中描述的:“有如重慶之盤旋,卻比重慶更迷麗,有如天津之曲折,卻比天津更饒趣?!?BR> 紫陽不僅茶好,歌好,而且山水也很美。省級森林公園擂鼓臺是的道教圣地和風景名勝區(qū)。唐代就被列為安陽縣(今安康市)八景之一,素有 “關南第一峰”和“陜南小武當”的美稱。
擂鼓臺森林公園位于紫陽、漢陰、漢濱3縣 (區(qū))交接堆帶的鳳凰山中段,屬于紫陽八廟林場。景區(qū)以奇峰擂鼓臺為中心,東起蓮花峰,西到黃龍洞,南起藥王洞,北到龍王溝,總面積50平方公里,峰營盤梁海拔1891米。景區(qū)內山林蒼翠,風景奇特,動植物種類繁多。有華南虎等保護動物14種,是旅游觀光的之地。
據(jù)有關史料記載,公元215年,曹操破張魯而取漢中,張魯投降后,劉備命令張飛率精兵在此大戰(zhàn)曹軍。戰(zhàn)事激烈,久戰(zhàn)不下,張飛全身披掛,親自登上頂峰擂鼓助威,士氣大振終于打敗曹軍,擂鼓臺由此得名。從唐代開始,這里就有道教活動,明代隆慶年間,道教信徒大興土木,建造道觀,到明天啟年間,建成真武廟上下兩殿。
整個景區(qū)可供游覽的知名景點達49處,按所在方位分東,南、西、北4個景區(qū)。真武廟是風景區(qū)的主要建筑,分為上下 兩殿,始建于明代。1844年重建,上下殿均用石料砌成,石門、石壁、石瓦,十分罕見。位于金頂?shù)纳系睿行鞂m。在人工開鑿約80平方米的臺基上,建有正殿、簽房、印房和土地廟、化錢爐,東側崖邊有石欄,工殿兩扇大門各刻“龍”“虎”二字。殿內供奉真武大帝石雕像和周公、桃花,靈官等泥塑道教神像及發(fā)水大仙小石雕像。下殿位于頂峰南側的狹窄階地上,門額石刻 “臺鼓仙跡”四字,左右攜刻 “青山不墨千年畫,綠水無弦萬古琴”對聯(lián)一副,上下殿自成體系,妙趣天成。
凡是到過紫陽的人都知道,紫陽的水好,清的能看見幾米外河床下的五彩卵石,到紫陽游覽,不親身體驗一下驚險刺激的任河漂流,您會終身遺憾。任河是漢江的支流,發(fā)源于重慶市城口縣大竹河,進入陜西稱任河,共計180公里,自古就是川陜商貿交通要道。任河兩岸,林茂草豐,沙白鴛飛,風景如畫,是美術寫生、攝影創(chuàng)作的理想境地。乘舟沿河而下,揮槳擊浪,挑戰(zhàn)自我,盡情領略中流擊水的樂趣,頗有一番“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的詩情畫意。任河漂流以紫陽縣高灘鎮(zhèn)為起點,終于芭蕉口,全長15公里,歷經36道險灘,處處險象環(huán)生,雖然驚心動魄,但卻是有驚無險,有“陜南第一漂”的美稱。
紫陽之美,無法言表,山山水水,都在畫中。走進紫陽,您就走進了茶鄉(xiāng),走進了歌鄉(xiāng),走進了橘鄉(xiāng)、板石之鄉(xiāng)、民俗之鄉(xiāng),那鑲嵌在青山綠水間的石板房、戲樓、廊橋、吊腳樓,像無數(shù)顆蒙塵待拭的明珠,等待您去鑒賞。香醇的茶,悠揚的民歌,熱情好客的紫陽人,會使您忘卻煩惱,賞心悅目,如醉如癡!
紫陽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冬無嚴寒,夏無酷暑,但卻四季分明,境內南北植物奎莽,富硒資源天然珍稀,是我國已發(fā)現(xiàn)的第二個高硒區(qū),自古就是 “茶出長安,橘入宮廷”。毒重石礦是世界第三處可以形成開采規(guī)模的礦帶,名貴產品板石遠銷歐美等國家和地區(qū),擁有世界上最完整的“特利奇階筆石帶序列”地質保護剖面,被國內外筆石界稱為“筆石圣地”。
紫陽的文化底蘊深厚,民俗文化和特色文化是紫陽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東漢末年,佛教傳入紫陽后,僧侶們坐禪講經,以茶提神,寺院來客只敬茶不敬酒,這種風俗逐漸被民間接受,從而形成了紫陽的茶文化?,F(xiàn)在的紫陽茶已成為人們了解紫陽的一張名片,紫陽也因此有了茶鄉(xiāng)的美譽。
紫陽不僅是茶鄉(xiāng),還是民歌之鄉(xiāng)。紫陽民歌歷史悠久,早在明清時期就是當?shù)厝嗣裣猜剺芬姷乃囆g形式,在紫陽,幾乎人人會唱、愛唱紫陽民歌。由于藝術形式多樣、普及程度高,已被文化部命名為 “中國民間藝術之”。
紫陽地處南北過渡地帶,境內的大巴山景觀,任河奇景美不勝收,峽谷、瀑布、石林及江河景觀隨處可見。的擂鼓白風景區(qū)、茶山風情園、陜南漢口瓦房店、縣城民俗小區(qū)及任河漂流,是紫陽獨具特色的旅游資源,聞名省內外,是您休閑度假、旅游觀光的好地方。
常言說,名山名水湖名茶。紫陽茶歷史悠久,早在唐代,紫陽煥古茶就是宮廷貢品,清代 “紫邑煥鎮(zhèn)毛尖”被列為全國十大名茶。從古到今,文人雅士對紫陽茶情有獨鐘,唐代金州刺史姚合 (詩人,與賈島齊名)開創(chuàng)紫陽雅士茶道,清代興安知府葉世悼江上泛舟,寫出了“自昔關南春獨早,清明已煮紫陽茶”的詩篇?,F(xiàn)在的紫陽茶已在紫陽毛尖的基礎餾開發(fā)出了翠峰、銀針、香毫、龍井、碧螺春等系列富硒名茶,并多次榮獲國內外大獎??茖W研究證實,紫陽茶富含硒元素,長期飲用,不僅能抗癌防癌、抗原子輻射,還能健脾開胃、氧化抗衰老,是一種健康無污染的綠色飲品。
紫陽人離不開茶,視茶如生命。紫陽的茶俗重情義,待客茶為先。有客來訪無茶不成敬意,并且會拿出家中上等的茶葉招待;生活中習慣以茶為禮,不管是探親訪友,還是出差,辦事,都是以茶作為見面禮,就是女婿拜見丈母娘,四色禮中也不能少了茶葉,簡直到了無茶不成禮的地步。
紫陽人喝茶講究沖泡,茶具不分好壞,但必須干凈。對水的選用很在意,認為好水能喝出茶的香味。紫陽適宜泡茶泡的很普遍,早在唐代,茶神陸羽就認定漢江中零水 (江心水)為 天下名水。燒水講究沖泡,水要燒開,但沖泡時要靈活掌握。清明茶葉子嫩,用80度左右的開水沖泡,湯色碧綠,清香聚;口,回味醇厚;如果水溫太高,則湯色發(fā)黃,香味失去,茶味苦澀。其他細茶用90度的開水,中低檔茶用燒開的水立即沖泡。沖泡前先用溫水洗茶,沖水時講究 “茶七酒八”,不能滿溢,否則有欺客之嫌;高檔茶沖泡時間要短,中低檔茶沖泡時間稍長,喝茶不能一次喝干,要留三分水 (茶漚子),以免茶水二泡、三泡寡淡無味……
到紫陽旅游,不了解紫陽的茶文化,不算真正到過紫陽。茶山風情園可以滿足您的心愿。
茶山風情園是茶鄉(xiāng)紫陽的一顆明珠,位于縣城西南10公里的瓦房溝與營盤梁之間,占地180多畝,園內有良種茶樹數(shù)十種,馳名中外的紫陽富硒茶就是在這里研發(fā)的。這里不僅是西北地區(qū)茶葉生產示范基地,也是聞名省內外的茶園風景區(qū)。
茶山風情園由采茶區(qū)、制茶閣、清明茶館組成,四季茶香四溢,綠樹環(huán)繞,風景如畫,充滿著濃郁而又地道的紫陽茶文化。茶園內有高級農藝師和茶藝小姐為您導游,在種茶、采茶、制茶、泡茶、品茶、購茶等所有的茶事活動中,您將學會怎樣選購紫陽茶,知道陽坡茶為什么比陰坡茶好喝,真正領會紫陽茶文化的內涵。每年的清明節(jié)前后,茶山風情園還要選定吉日,舉行隆重的開園儀式。這一天的茶園實在是熱鬧非凡,采茶區(qū)茶香四溢,采茶女巧手飛舞,茶歌互對,不管您來自何方,身份地位如何,只要身在茶園,都可以實實在在地做一次茶人,采茶、制茶、泡茶、品茶等茶事活動郡可以親自動手,隨意參加。還可以觀看茶藝小姐高雅的茶藝、茶舞表演,聽地地道道的紫陽民歌。
紫陽的茶藝表演獨具特色,內容豐富、地域性強、民俗特點突出,整個表演過程都是在紫陽民歌和民歌音樂的烘托下完成的。
紫陽人愛喝茶,也愛唱歌,茶和歌融合在一起。紫陽民歌分號子、山歌、小調、社火歌曲。其中山歌是紫陽民歌中最豐富最有特色的歌種,分《山歌號子》、《山歌調子》、《通山歌》,《鑼鼓草》四種類型。是人們在野外放牧、砍柴、鋤草、采茶、挑擔等集體或個體勞動中隨意詠唱的一種短小民歌。唱歌的人完全不受勞動節(jié)奏的限制,興之所至,引吭高歌,腔調具有自由、奔放、舒展、悠長的特點,唱詞通常用第一人稱,給人以親切、真實感。
每年的春秋兩季,紫陽縣都要舉辦民歌大賽,春季以采茶對歌為主,秋季以紫陽民歌為主要內容。紫舊民歌表現(xiàn)形式多樣,歌唱內容無所不包,歌詞大多精短,多為四句、五句、上下旬結構,但也有篇幅較大的多段式。在數(shù)以千計的紫陽民歌中,茶歌占有相當大的數(shù)量,歌唱內容都與茶事有關,題材多涉及男歡女愛,其中《倒采茶》和 《順采茶》非常流行,紫陽的男女老少都會哼唱幾句?!俄槻刹琛肥前凑碌脚D月的時序唱采茶,《倒采茶》則是從臘月唱到正月。男男女女一邊采茶,一邊唱歌,多以互相逗趣為主,如 “哥子”(男子)挑逗唱:么妹生得嫩花花,活像一棵清明茶。人人見了人人愛,伸手就想摘一把。被逗的“么妹”(女子)可以不客氣地回唱:哥子生的黑又黑,活像一條烏梢蛇。站起不夠三寸高,殺了沒有二兩血。也可以順水推舟回唱:前年同哥喝杯茶,香到去年八月八。不信你到妹家看,窗前開著茉莉花。
這些只有在電視里邊看到的情景,您都可以在茶山風情過里親身感受。買幾斤正宗的紫陽富硒茶,學唱幾何地道的紫陽民歌,會使您身心受益,樂趣無窮。茶山風情園的山腳下,是有陜南漢口之稱的瓦房店。相傳瓦房店得名于一家客棧,這家客棧的房屋是用石板瓦蓋成的,后來,當?shù)氐耐林撕屯鈦硪泼窦娂娦Х拢宸勘愠闪俗详柮窬拥闹髁?。明清時期,瓦房店是陜南最重要的山貨特產集散地,各地商家紛紛在瓦房店修建會館。據(jù)史料記載,明末清初,紫陽境內共有76家商號,其中瓦房店就有6館17家。
瓦房店值得一看的是保存完整的明清會館,有山陜會館(也叫北五省會館)、江西會館和武昌會館。以山陜會館保存最為完整,館舍依山而建,雕梁畫棟、氣勢宏偉。三重天井呈階梯狀,分為正殿、廂房和樂樓,大門左右雌雄雙獅形象逼真,石欄桿上龍、虎、象、筷磷等動物雕刻造型多樣,正殿內供奉關公塑像,四周墻壁上彩繪桃園結義和征魏伐吳的故事。樂樓前有兩棵狀如華蓋的桂花樹,每到秋季,桂花飄香,沁人心脾,因保存完整,建筑風格獨特,現(xiàn)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瓦房店是紫陽重點開發(fā)的旅游景點,可以賞茶山、聽民歌、品富硒仙茗,觀明清會館,是紫陽民俗風情旅游景點最為集中的地方。
紫陽老城的教場壩民俗小區(qū)很有特色,是陜西省美術家協(xié)會的美術寫生基地,位于縣政府機關南側。這里的紫陽民居保存完整,最能體現(xiàn)紫陽的民風民俗。
走進民俗小區(qū),首先看到的是建于1573年的東城門樓,八角形三層石建筑,結構巧妙,非常堅固。門樓兩側墻壁上刻寫著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原軍區(qū)1948年10月10日發(fā)布的公告,宣傳共產黨和解放軍的基本政策,它比中國歷史博物館保存的布告油印稿時間還早,四字一句,共376句,字跡清晰,讀起來朗朗上口,現(xiàn)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由東城門信步游覽,道道巷巷的石板階梯交織如網(wǎng),兩邊的民居建筑大多是明清所建,泥巴墻、木牌面、石板瓦,古香古色、典雅別致,四合院、吊腳樓、小院,錯落石致,景色如畫。漿巴饃、椒鹽餅、洋糖餃子、豆腐包子等傳統(tǒng)地道的紫陽風味小吃會讓您大飽口福。走累了,隨意走進路邊一家茶館,或品富硒香茗,或聽紫陽民歌,或觀紫陽茶舞,那種美妙的感覺唯有親身體驗。紫陽的漢劇團和文化館也在小區(qū)內,到處都可以聽到“漢劇自樂班”傳來的漢凋二黃和民歌之聲。正如作家賈平凹在《紫陽城記》中描述的:“有如重慶之盤旋,卻比重慶更迷麗,有如天津之曲折,卻比天津更饒趣?!?BR> 紫陽不僅茶好,歌好,而且山水也很美。省級森林公園擂鼓臺是的道教圣地和風景名勝區(qū)。唐代就被列為安陽縣(今安康市)八景之一,素有 “關南第一峰”和“陜南小武當”的美稱。
擂鼓臺森林公園位于紫陽、漢陰、漢濱3縣 (區(qū))交接堆帶的鳳凰山中段,屬于紫陽八廟林場。景區(qū)以奇峰擂鼓臺為中心,東起蓮花峰,西到黃龍洞,南起藥王洞,北到龍王溝,總面積50平方公里,峰營盤梁海拔1891米。景區(qū)內山林蒼翠,風景奇特,動植物種類繁多。有華南虎等保護動物14種,是旅游觀光的之地。
據(jù)有關史料記載,公元215年,曹操破張魯而取漢中,張魯投降后,劉備命令張飛率精兵在此大戰(zhàn)曹軍。戰(zhàn)事激烈,久戰(zhàn)不下,張飛全身披掛,親自登上頂峰擂鼓助威,士氣大振終于打敗曹軍,擂鼓臺由此得名。從唐代開始,這里就有道教活動,明代隆慶年間,道教信徒大興土木,建造道觀,到明天啟年間,建成真武廟上下兩殿。
整個景區(qū)可供游覽的知名景點達49處,按所在方位分東,南、西、北4個景區(qū)。真武廟是風景區(qū)的主要建筑,分為上下 兩殿,始建于明代。1844年重建,上下殿均用石料砌成,石門、石壁、石瓦,十分罕見。位于金頂?shù)纳系睿行鞂m。在人工開鑿約80平方米的臺基上,建有正殿、簽房、印房和土地廟、化錢爐,東側崖邊有石欄,工殿兩扇大門各刻“龍”“虎”二字。殿內供奉真武大帝石雕像和周公、桃花,靈官等泥塑道教神像及發(fā)水大仙小石雕像。下殿位于頂峰南側的狹窄階地上,門額石刻 “臺鼓仙跡”四字,左右攜刻 “青山不墨千年畫,綠水無弦萬古琴”對聯(lián)一副,上下殿自成體系,妙趣天成。
凡是到過紫陽的人都知道,紫陽的水好,清的能看見幾米外河床下的五彩卵石,到紫陽游覽,不親身體驗一下驚險刺激的任河漂流,您會終身遺憾。任河是漢江的支流,發(fā)源于重慶市城口縣大竹河,進入陜西稱任河,共計180公里,自古就是川陜商貿交通要道。任河兩岸,林茂草豐,沙白鴛飛,風景如畫,是美術寫生、攝影創(chuàng)作的理想境地。乘舟沿河而下,揮槳擊浪,挑戰(zhàn)自我,盡情領略中流擊水的樂趣,頗有一番“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的詩情畫意。任河漂流以紫陽縣高灘鎮(zhèn)為起點,終于芭蕉口,全長15公里,歷經36道險灘,處處險象環(huán)生,雖然驚心動魄,但卻是有驚無險,有“陜南第一漂”的美稱。
紫陽之美,無法言表,山山水水,都在畫中。走進紫陽,您就走進了茶鄉(xiāng),走進了歌鄉(xiāng),走進了橘鄉(xiāng)、板石之鄉(xiāng)、民俗之鄉(xiāng),那鑲嵌在青山綠水間的石板房、戲樓、廊橋、吊腳樓,像無數(shù)顆蒙塵待拭的明珠,等待您去鑒賞。香醇的茶,悠揚的民歌,熱情好客的紫陽人,會使您忘卻煩惱,賞心悅目,如醉如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