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高考全國卷1滿分作文:學會成長

字號:

陜西一考生
    可曾見過懸崖上躍起的雛鷹?在風雨中,它為何敢奮力前沖?那是因為在它的身后有母親的叮囑和鼓舞。
    可曾見過春日里生出的新筍?在陽光下,它為何能日高盈尺?那是因為在它身下有經(jīng)年的老根為它吸收營養(yǎng)。
    我們也正在長大。年少輕狂的我們總認為我們自己什么都行,什么都會,不愿意聽父母那善意的嘮叨,不理會老師那諄諄的教誨,不理解社會那繁多的規(guī)定,貿(mào)然上路。起初心懷頗多夢想,幻想著自己的偉大、勇敢和成功。而踏上行程之后總覺得一切過于平淡,與夢想差得太遠。于是心情不再熱烈,夢想漸漸消散,行程終于變得枯燥。無奈,失落,感嘆現(xiàn)實的乏味,以為自己已經(jīng)大大地摔了一跤。而真正的挫折和不幸卻最容易在這時悄悄向我們靠近。當我們突然看到挫折那猙獰的面目時,我們已經(jīng)來不及防備,來不及躲閃,于是倒下了,倒得那么徹底,只落下一個被打得遍體鱗傷的下場。
    這時,我們的思想似乎才開始真正運轉。父母為什么總說“你要做行動的巨人,而不是語言的巨人!”老師為什么總要我們領悟“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的意蘊。社會為什么總是在倡導“理論要聯(lián)系實際”?;仡櫸覀兊某砷L經(jīng)歷,從牙牙學語時我們就被母愛包圍著;從蹣跚學步時,我們就被父愛籠罩著。老師在悉心教導,社會在百般保護。我們一路走來,竟然學會了任性,忘記了理解;學會了苛責,忘記了給予;學會了自大,忘記了聽從。于是走了彎路,摔了跟頭。
    這時,父母不會責怪,只會給我們付出更多愛心;學校和社會不會旁觀,定會為我們提供機會。而我們該從每一次摔跤中汲取些什么呢?
    學會成長,學著聆聽父母的嘮叨吧,因為那嘮叨里飽含著他們對我們的眷眷深情!
    學會成長,學著理解老師的教誨吧,因為那教誨其實是我們今后做人的基本道德!
    學會成長,學著適應社會的規(guī)矩和習慣吧,因為那些規(guī)矩和習慣在調(diào)節(jié)我們與他人的關系!
    [點評]:見解獨到,層次分明,語言簡潔有力,這篇作文在諸多方面,表現(xiàn)出較高的素質(zhì)。
    在切題方面,文章始終抓住“孩子摔跤”的比喻意義做文章。對漫畫含義理解全面,文章與命題咬合緊密,顯示了考生很強的切題意識。在確定立意方面,顯示出一定的膽識?!皩W會成長”,“學著聆聽”,“學著理解”,“學著適應”顯示了考生活躍的思維。在行文布局方面,無論整體或局部,結構安排清晰嚴謹。在語言表達方面運用了排比、比喻等修辭,不僅是為了外表的華麗,而是為了更加透徹地說理抒情。
    [陜西閱卷負責人之點評]
    賈玲認為,在審題上,一些考生理解比較膚淺,有人寫成了環(huán)保,有人寫成了和諧。其實作文題說的是教育與成長的話題,希望人們不要對學生過度關注,成長路上摔跤是正常的。看圖作文,考生要把圖中人物之間相關聯(lián)的部分涉及到,即體現(xiàn)一個學生在成長中與多方幫助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