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造假狀元錄取資格難以服眾

字號:

重慶文科狀元何川洋是否會因民族成分造假而被取消上大學資格,是最近很多人關注的問題。30日上午,記者從重慶市教委等相關部門處得到證實,何川洋因違規(guī)更改少數(shù)民族成分而被取消少數(shù)民族加分資格,但其錄取資格仍保留。保留的理由是:何川洋造假一事在考生加分資格公示期間已被查處,其行為尚未構成加分事實。
    這樣的解釋顯然難以服眾,因狀元身份而使法外留情,這只會破壞公眾對規(guī)則公平性的信仰,進一化強化公眾對制度的不信任。
    以公示期間被查處,尚未構成加分事實為由放何川洋一馬,這并不符合制度規(guī)定。按照國家民委、教育部和公安部《關于嚴格執(zhí)行變更民族成分有關規(guī)定的通知》的規(guī)定:對于弄虛作假、違反規(guī)定將漢族身份變更為少數(shù)民族成分的考生,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或其委托的招生考試機構取消其考試資格或錄取資格。有關責任人員也將受到處理。
    三部委規(guī)定的意思非常明顯:只要發(fā)現(xiàn)改了民族成分,考前發(fā)現(xiàn)的要取消考試資格,考后發(fā)現(xiàn)的要取消錄取資格,并沒有為這種的處理設置什么例外情形和寬容條件。所以規(guī)定如此嚴格,因為高考(論壇)公平是社會公平的底線,而改動民族成分是一種嚴重危害高考公平的惡劣行為。實際上,許多類似何川洋者已經受到嚴懲,比如2007年西藏4名高考狀元中有3人就因相似原因被取消錄取資格。對何川洋法外開恩,這對那些被取消錄取資格的人,和那些安分守己老老實實的人公平嗎?
    有關部門可能會辯稱,已經對其父母作出最嚴厲的懲罰———免去其父縣招生辦主任的職務,讓其母縣組織部副部長停職反思,不必再對其子作那么嚴重的處理了。父母的處理歸父母,孩子的責任歸孩子,這是兩碼事,不能相互替代,父母不能代子受過。三部委的規(guī)定說得很清楚,最主要的是處理違規(guī)的考生,是取消考生的錄取資格,“有關責任人也將受處理”只是附帶的。只有這種直接嚴懲考生本人的處理,直接影響考生的前程,才能遏制愈演愈烈的身份造假。
    很多人會說這個年輕人很無辜,我并不認同,一個快20歲的成年人,在高考競爭如此激烈的情況下,不可能不清楚變更民族成分所包含的利益和造假意味著什么,不可能“根本不曉得是怎么回事”。即使許多事情都是他為官的父母操作的,但他作為可能的受益者和有能力阻止這種造假的人,應該為這種造假付出代價。
    許多人會很不忍心非常惋惜,不忍看到一個高考狀元就這樣被取消錄取資格。沒有辦法,訂立了制度就該嚴格遵守。所幸,天無絕人之路,何川洋的母親透露說香港大學已經向他伸出了橄欖枝,這也算是一個不壞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