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題4:(2009年國家公務(wù)員考試第112題)
甲買了3支簽字筆、7支圓珠筆和1支鉛筆,共花了32元,乙買了4支同樣的簽字筆、10支圓珠筆和1支鉛筆,共花了43元。如果同樣的簽字筆、圓珠筆、鉛筆各買一支,共用多少錢( )
A.10元 B.11元 C.17元 D.21元
【答案】:A。
【解析】:假設(shè)簽字筆、圓珠筆、鉛筆的單價分別為A、B、C,則根據(jù)題意可知,
3A+7B+C=32
4A+10B+C=43
以上兩式可以變形為,
2(A+3B)+(A+B+C)=32
3(A+3B)+(A+B+C)=43
這樣做的辦法其實相當于換元,將原來的三個未知量換元為(A+3B)和(A+B+C)兩個未知量。第一個式子乘以3,第二個式子乘以2,得到的兩個新的算式相減可得
A+B+C=32×3-43×2=10
因此,簽字筆、圓珠筆、鉛筆各買一支,共需要10元錢。
例題5:(2004年浙江省公務(wù)員考試第24題)
某班有35個學(xué)生,每個學(xué)生至少參加英語小組、語文小組、數(shù)學(xué)小組中的一個課外活動小組。現(xiàn)已知參加英語小組的有17人,參加語文小組的有30人,參加數(shù)學(xué)小組的有13人。如果有5個學(xué)生三個小組全參加了,問有( )個學(xué)生只參加了一個小組
A.15 B.16 C.17 D.18
【答案】:A。
【解析】:用一張文氏圖來表示學(xué)生參加課外活動小組的情況。標注的A、B、C、D、E、F、G分別代表:A,只參加英語小組的;B,參加英語和語文小組,但不參加數(shù)學(xué)小組的;C,三個小組都參加的;D,參加英語和數(shù)學(xué)小組,但不參加語文小組的;E,只參加語文小組的;F,參加語文和數(shù)學(xué)小組,但不參加英語小組的;G,只參加數(shù)學(xué)小組的。問題是有多少個學(xué)生只參加了一個小組,也就是求A+E+G。為了方便書寫,用符號“Σ”表示全部學(xué)生,即(A+B+C+D+E+F+G)。根據(jù)題意,
Σ=35
A+B+C+D=17
E+B+C+F=30
G+F+C+D=13
C=5
求(A+E+G)?
第二、第三、第四式相加,減去第五式得
A+E+G+2(B+C+D+F)=55
第一式兩邊乘以2,減去上式可得
A+E+G=2Σ-55=2×35-55=15人
所以只參加一個小組的人一共有15人。注意到我們無法求得這15個人分別各自參加的哪個小組。
例題6:(2005年江蘇省公務(wù)員考試第19題)
排成一排的13個皮包的平均價格為130元。前8個皮包的平均價格為140元,后8個皮包的平均價格為90元,問中間3個皮包的平均價格是( )元
A.120 B.100 C.80 D.50
【答案】:D。
【解析】:假設(shè)這13個皮包的價格從前到后排列依次為x1、x2、x3、……x13,那么根據(jù)題意可知,
x1+x2+x3+……+x8=140×8
x6+x7+x8+……+x13=90×8
x1+x2+x3+……+x13=130×13
前兩式相加,減去第三式可得
x6+x7+x8=140×8+90×8-130×13=150
由此可見位于中間的三個皮包的平均價格為150/3=50元。
以上通過六道例題,為各位考生展示了在方程組中利用消元、換元快速解決方程組問題的基本方法。這些方法各位考生還需要通過更多的訓(xùn)練而熟悉起來以便在考試中能夠運用自如
甲買了3支簽字筆、7支圓珠筆和1支鉛筆,共花了32元,乙買了4支同樣的簽字筆、10支圓珠筆和1支鉛筆,共花了43元。如果同樣的簽字筆、圓珠筆、鉛筆各買一支,共用多少錢( )
A.10元 B.11元 C.17元 D.21元
【答案】:A。
【解析】:假設(shè)簽字筆、圓珠筆、鉛筆的單價分別為A、B、C,則根據(jù)題意可知,
3A+7B+C=32
4A+10B+C=43
以上兩式可以變形為,
2(A+3B)+(A+B+C)=32
3(A+3B)+(A+B+C)=43
這樣做的辦法其實相當于換元,將原來的三個未知量換元為(A+3B)和(A+B+C)兩個未知量。第一個式子乘以3,第二個式子乘以2,得到的兩個新的算式相減可得
A+B+C=32×3-43×2=10
因此,簽字筆、圓珠筆、鉛筆各買一支,共需要10元錢。
例題5:(2004年浙江省公務(wù)員考試第24題)
某班有35個學(xué)生,每個學(xué)生至少參加英語小組、語文小組、數(shù)學(xué)小組中的一個課外活動小組。現(xiàn)已知參加英語小組的有17人,參加語文小組的有30人,參加數(shù)學(xué)小組的有13人。如果有5個學(xué)生三個小組全參加了,問有( )個學(xué)生只參加了一個小組
A.15 B.16 C.17 D.18
【答案】:A。
【解析】:用一張文氏圖來表示學(xué)生參加課外活動小組的情況。標注的A、B、C、D、E、F、G分別代表:A,只參加英語小組的;B,參加英語和語文小組,但不參加數(shù)學(xué)小組的;C,三個小組都參加的;D,參加英語和數(shù)學(xué)小組,但不參加語文小組的;E,只參加語文小組的;F,參加語文和數(shù)學(xué)小組,但不參加英語小組的;G,只參加數(shù)學(xué)小組的。問題是有多少個學(xué)生只參加了一個小組,也就是求A+E+G。為了方便書寫,用符號“Σ”表示全部學(xué)生,即(A+B+C+D+E+F+G)。根據(jù)題意,
Σ=35
A+B+C+D=17
E+B+C+F=30
G+F+C+D=13
C=5
求(A+E+G)?
第二、第三、第四式相加,減去第五式得
A+E+G+2(B+C+D+F)=55
第一式兩邊乘以2,減去上式可得
A+E+G=2Σ-55=2×35-55=15人
所以只參加一個小組的人一共有15人。注意到我們無法求得這15個人分別各自參加的哪個小組。
例題6:(2005年江蘇省公務(wù)員考試第19題)
排成一排的13個皮包的平均價格為130元。前8個皮包的平均價格為140元,后8個皮包的平均價格為90元,問中間3個皮包的平均價格是( )元
A.120 B.100 C.80 D.50
【答案】:D。
【解析】:假設(shè)這13個皮包的價格從前到后排列依次為x1、x2、x3、……x13,那么根據(jù)題意可知,
x1+x2+x3+……+x8=140×8
x6+x7+x8+……+x13=90×8
x1+x2+x3+……+x13=130×13
前兩式相加,減去第三式可得
x6+x7+x8=140×8+90×8-130×13=150
由此可見位于中間的三個皮包的平均價格為150/3=50元。
以上通過六道例題,為各位考生展示了在方程組中利用消元、換元快速解決方程組問題的基本方法。這些方法各位考生還需要通過更多的訓(xùn)練而熟悉起來以便在考試中能夠運用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