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注稅《稅收相關法律》模擬題及答案五

字號:

09年注稅《稅收相關法律》模擬題及答案五
    單選題
    21.某公司向銀行借款500萬元,將10間廠房抵押給銀行。銀行對該10間廠房的抵押權是( )。
    A.救濟權
    B.請求權
    C.從權利
    D.形成權
    22.下列關于可撤銷的民事行為被撤銷后的法律效果說法正確的是:( )
    A.自被撤銷之日起無效
    B.是否具有溯及力由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決定
    C.于行為成立時起無效
    D.是否有溯及力由當事人約定
    23.行為人不以任何語言或者文字的方式,而以自己的積極的作為行為進行相應的意思表示,使他人據(jù)以推斷行為人已為民事法律行為。這種民事法律行為形式屬于( )。
    A.明示形式
    B.默示形式
    C.判斷形式
    D.認定形式
    24.內容不違反法律的明文規(guī)定但是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買賣合同行為( )。
    A.有效
    B.絕對無效
    C.相對無效
    D.可變更、可撤銷
    25.依法或依約定必須要有一定的形式或履行一定程序才能成立的行為,是( )。
    A.要式行為
    B.諾成性行為
    C.不要式行為
    D.實踐性行為
    答案:
    21.【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題考核抵押權的性質。抵押權作為擔保物權的一種,屬于從權利,其存在、處分和消滅須以一定債權關系存在為前提,而且從屬于該主債權,抵押權即為擔保物權,是以擔保債權為目的,因而抵押權與其所擔保的債權形成主從關系。被擔保的債權為主權利,抵押權為從權利。從權利從屬于主權利,是對主權利效力的補充和加強,所以從抵押權與其擔保的主債權的關系上看,抵押權具有從屬性,也有的稱為附從性。所以,本題應當選C。
    22.【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被撤銷的民事行為從行為開始時起無效。所以答案C正確。
    23.【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掌握民事法律行為的默示形式含義。通常情況下,民事法律行為的形式主要有明示形式和默示形式,默示形式又分為推定形式和沉默式,二者的區(qū)別在于前者是以積極作為的方式而后者是以消極不作為的方式。本題所述的民事法律行為形式應當是默示形式中的推定形式,而不是沉默形式。故選B。
    24.【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題考核無效民事行為的種類及含義。依據(jù)《合同法》規(guī)定,下列合同無效:(1)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2)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3)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4)損害社會公共利益;(5)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故本題選項B正確。
    25.【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要式行為是指依法或依約定必須要有一定的形式或履行一定程序才能成立的行為。不要式行為法律不要求有一定形式即能成立的行為。
    諾成性行為是指僅以意思表示為成立要件的行為,如買賣合同。實踐性行為是指除意思表示之外,行為還需要以物的交付為成立要件的行為,如借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