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秋季學期《小學教育學》期末考試模擬試題(二)1

字號:

一、真空題(30分,每空1分)
    1.教師的社會作用集中表現在:(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師愛內容由低到高表現為三個層次:首先是____________;其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是________________。
    3..我國學校對教師風度的基本要求是:(1)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
    4.師生之間一般要經歷“_____、_____、____、____”四個階段,才能建立起較為親密無間的關系。
    5.我國小學教師資格分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全面發(fā)展”是指在勞動過程中實現_____和_____的充分運用和發(fā)展,實現_________。
    7.有關德育外延的界定應當遵循“守一而望多”的原則,“守一”即是強調______作為德育范疇的基本的內涵;“望多”是指德育還應包括___、____等項基本價值教育的內涵。
    8.小學教育中的智育任務主要通過文化課的___________與____________來實現的。
    9.學校體育的基本特性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
    二、名詞解釋(9分)
    1.教育機智
    2.心理相融
    6.自主性
    三、選擇題(20分)
    1.專門培養(yǎng)教師的師范教育早出現于(  ?。?。
    A.原始社會    B.奴隸社會    C.封建社會   D.資本主義社會
    2.稱贊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的教育家是(   )。
    A.夸美紐斯  B.加里寧  C.荀子  D.赫爾巴特
    3.“教師應當以身作則”,“以教人者教己”是(   ?。┑囊蟆?BR>    A.愛崗敬業(yè)  B.熱愛學生  C.嚴謹治學  D.為人師表
    4.“教育無目的論”的代表人是(  ?。?。
    A.涂爾干  B.盧梭  C.杜威  D.裴斯泰洛齊
    5.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感到做到奉獻就是一種幸福,而不覺得是“犧牲”。這是體現的是德育的(   ?。?BR>    A.政治功能    B.生存功能   C.發(fā)展功能  D.享用功能
    6.通過_______向學生進行教育,是開展思想品德教育經常、基本的途徑。
    A 思想品德課 B 各科教學 C 校會和班會 D 少先隊活動
    7.學生王林因不守紀律,又被帶進辦公室,當即受到班主任的訓斥:“你又違反紀律了?我跟你說了多少次?你的臉皮實在太厚!你把家長請來,當面說清楚,你到底準備怎么辦?不然,從明天起,你就不要來讀書了?!睂W生低著頭離開了辦公室。從上面例子分析,你認為要使王林同學守紀律應采用方法是(    ?。?。
    A.說服教育   B.情感陶冶   C.榜樣示范   D.實際鍛煉
    8.智育的根本任務是___________。
    A 傳授知識 B 發(fā)展技能 C 培育或發(fā)展智慧 D 培養(yǎng)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
    9._________應當成為學校美育的核心內容。
    A 藝術美育 B 自然美育 C 社會美育 D 教育美育
    10.“不同性質、不同層次和不同專業(yè)學校教育所要完成的具體任務”就是(  ?。?。
    A.教育目的    B.教育目標   C.教育方針  D.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