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基礎(chǔ)營養(yǎng) 第四章

字號:

第一節(jié) 脂類的分類
    ①脂類的分類:脂肪和類脂
    ②類脂的種類:磷脂和固醇類
    第二節(jié) 脂類的生理功能
    脂類的主要生理功能:供能、構(gòu)成身體成分、供給必需脂肪酸
    第三節(jié) 脂肪的消化吸收和代謝
    ① 脂肪的消化
    胃蠕動 磷脂膽固醇復(fù)合體 小腸蠕動 胰脂肪酶
    脂肪------→細小油珠-----------------→膽汁酸鹽微團--------→脂肪小滴----------
    磷脂乳化
    →甘油和脂肪酸
    ② 脂肪的吸收
    脂肪在十二指腸下端及空腸上端吸收
    第四節(jié) 脂肪酸
    ①脂肪酸的分類和命名規(guī)則
    脂肪酸的分類方法之一是按其鏈的和長短,即按鏈上所含碳原子數(shù)目來分類。從結(jié)構(gòu)形式上可分為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
    命名規(guī)則:脂肪酸分子上的碳原子用阿拉伯數(shù)字編號定位通常有兩種系統(tǒng),編號系統(tǒng)從羥基碳原子算起,n或ω編號系統(tǒng)則從離羥基最遠的碳原子算起。
    ②必須脂肪酸的概念及種類
    有些脂肪酸是人體不能自身合成的,而植物能合成,必須通過食物供給人體,稱為必須脂肪酸。
    種類:亞油酸、a-亞麻酸、花生四烯酸
    ③多不飽和脂肪酸的生物學(xué)作用
    降血脂,形成類二十烷酸,是人體內(nèi)生化過程的重要調(diào)節(jié)劑,在協(xié)調(diào)細胞間生理的相互作用中起著重要作用。
    ④單不飽和脂肪酸的生物學(xué)作用
    單不飽和脂肪酸有降低血膽固醇、甘油三脂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作用,同時不具有多不飽和酸潛在的不良作用。
    ⑤常用食用油脂肪酸組成特點
    動物性脂肪,一般含約40-60%的飽和脂肪酸,30-50%的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極少。
    植物性脂肪,一般含約10-20%的飽和脂肪酸,80-90%的不飽和脂肪酸。
    第五節(jié) 磷脂
    ①磷脂的生物學(xué)作用
    磷脂不僅是生物膜的重要組成成分,而且對脂肪的吸收和運轉(zhuǎn)以及儲存脂肪酸,特別是不飽和脂肪酸起著重要作用。
    ②磷酸甘油酯的合成途徑
    一為全程合成途徑,是從葡萄糖起始經(jīng)磷脂酸合成磷脂的整個途徑。二稱為磷脂酸途徑或半程途徑,這一途徑是從糖代謝的中間產(chǎn)物磷脂酸開始的。
    ③含磷脂豐富的食物:蛋黃、瘦肉、腦、肝、腎等動物內(nèi)臟
    第六節(jié) 膽固醇
    ①膽固醇的生物學(xué)作用
    膽固醇是機體內(nèi)主要的固醇物質(zhì),它既是細胞膜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類固醇激素,維生素D及膽汁酸的前體。
    ②膽固醇的消化吸收
    食物中的膽固醇脂不溶于水,不易與膽汁酸形成微脫粒,不利于吸收,必須經(jīng)胰液分泌的膽固醇脂酶將其水解為游離膽固醇后方能吸收。
    ③影響膽固醇吸收的因素
    (1)膽汁酸是促進膽固醇吸收的重在因素,膽汁酸缺乏時,明顯降低膽固醇的吸收 (2)膽固醇在腸道中的吸收率隨食物、膽固醇含量增加而下降。
    (3)膳食中含飽和脂肪酸過高,可使血漿膽固醇升高,攝入較多不飽和脂肪酸
    (4)植物食物中的谷固醇和膳食纖維可減少膽固醇的吸收,從而降低血膽固醇
    (5)年齡、性別的影響
    第七節(jié) 膳食脂肪參考攝入量及食物來源
    ①中國成人膳食脂肪適宜攝入量
    歲 脂肪 飽和脂肪酸 單不飽和脂肪酸 多不飽和脂肪酸 n-6、n-3 膽固醇
    成人 20-30 <10 10 10 4-6:1 <300
    ②膳食脂肪的主要食物來源
    動物性食物:豬肉、牛肉、羊肉、雞、鴨、蛋類
    堅果類:花生、核桃、桃、瓜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