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國家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總局、國家煤礦安全監(jiān)察局在京召開安全生產形勢任務報告會。局長李毅中代表總局黨組作了題為《當前安全生產的幾個熱點問題》的形勢任務報告,他在形勢報告中對2007年安全生產控制指標是怎樣確定的進行了說明。
我們把今年定為安全生產“落實年”和“攻堅年”,所謂“落實年”就是要把黨中央、國務院有關安全生產一系列方針政策措施落到實處、見到實效。目前,從方針政策、目標任務、政策措施已經比較明確、完整,關鍵是一些地方、一些部門、一些企業(yè)至今仍然停留在口頭上、會議上、文件上,沒有完全落實。我們相信只要這些方針政策一條條落實了,形勢就會好轉。
“攻堅年”就是堅定不移地把煤礦瓦斯治理和整頓關閉兩個攻堅戰(zhàn)和其他重點領域安全專項整治進一步深化。攻堅戰(zhàn)和專項整治都有各自的重點,這些重點是經過多年的實踐和體會總結出來的。把它抓住了,就要攻堅克難,取得成效。
如何實現安全生產狀況穩(wěn)定好轉,是本屆政府的目標。2004年國務院作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決定》,這個《決定》提出了2007年、2010年、2020年三個中長期目標,到2007年簡單地講就是穩(wěn)定好轉,解讀開就是相對指標、絕對指標有一定幅度的下降。到2010年明顯好轉,解讀開就是建立完善的法治秩序,指標有較大幅度下降,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到2020年根本好轉,解讀開就是各項指標要達到中等發(fā)達國家水平。2007年是本屆政府最后一年,實現穩(wěn)定好轉是本屆政府的目標。“穩(wěn)定”就是全年的安全生產的走勢要比較平穩(wěn),不出現較大的反彈和回潮:“好轉”,就是各項指標在去年有大幅度下降基礎之上繼續(xù)下降,繼續(xù)朝好的方向轉化。
六中全會結束以后,我們就在思考2007年安全生產指標,安全生產怎么和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相吻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來本屆政府最后一年尤其抓好工作落實。怎么落實,怎么攻堅,關鍵是2007年的控制指標要不要在2006年實際水平上再有下降,這是認識的焦點。經過兩個多月的討論,內部、外部達成共識,然后在1月10日向國務院安委會作了匯報,得到了國務院領導同志的肯定。1月11日到1月21日,顯政同志又和省里談了一輪,也聽取了各地的意見,最后都背回去了,現在各?。▍^(qū)、市)都分解了。有地方政府的理解和支持,2007年安全生產控制指標就能夠實現。
具體地講:絕對指標,死亡人數就是要在2006年的基礎之上,下降1.3%,重特大事故起數下降3%.其中煤礦、非煤礦山、建筑施工、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事故死亡人數下降2%。特別要提一下鐵道,原來商量鐵路交通下降1.3%,后來他們自告奮勇,要和工礦商貿一樣下降2%,今年第六次提速,更要保證安全。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下降1.2%,因為它的基數太大;其他行業(yè)降低1%,火災是力爭下降。為什么火災力爭下降呢?因為火災去年死亡人數是1517人,下降了39%,10萬人的火災死亡率不到0.12,已經比較低了??紤]到實際,今年火災力爭下降。
相對指標,億元GDP事故死亡率0.51,下降8.6%,分母是按GDP增長8%來算。工礦商貿十萬從業(yè)人員事故死亡率是3.17,邊界條件分母再增加1300萬人。道路交通萬車死亡率是5.7,分母是增加1450萬輛車。煤礦百萬噸死亡率1.923,下降5.8%,邊界條件分母煤炭產量增長4%.所以,我們這個指標是硬指標。
正確認識2007年目標任務,防止兩種錯誤情緒,一種是防止盲目樂觀、麻痹松勁。去年我們安全指標降低那么多,今年春節(jié)也比較平穩(wěn),千萬不能盲目樂觀、麻痹松勁。我們講形勢依然嚴峻,就是要防止這種盲目樂觀的情緒,要看到今年的指標從絕對數來說下降的并不多,但是它是在2006年大幅度下降的基礎之上再下降,這就不是一般的難度了。去年GDP增速是10.7%,今年經濟仍然快速發(fā)展,深層次的問題尚未解決,對安全生產的壓力很大,要實現今年的指標必須付出艱巨的努力。事故死亡人數下降1.3%是有依據的,按照“十一五”規(guī)劃,五年中億元GDP死亡率下降35%,十萬工礦商貿從業(yè)人員死亡率下降25%,分母邊界條件是GDP年增8%,從業(yè)人員是每年增加1300萬人,這樣倒算回來,事故死亡人數每年要降1.4%。這個道理也要向社會講清楚,事故有一個逐步下降的過程。特別要請媒體理解、支持。
另外一種情緒就是畏難厭戰(zhàn)、停止不前。特別是我們系統(tǒng)的同志們,覺得去年指標下降大,今年再降太難了,能維持住就不錯了。所以在一些同志有厭戰(zhàn)、畏難,甚至不求進取思想。我們要看到各項指標繼續(xù)下降是穩(wěn)定好轉的主要標志。什么是穩(wěn)定好轉?肯定要比2006年再下降,如果沒有下降怎么叫好轉?還要看到這是落實科學發(fā)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安全生產依然是群眾最直接、最關心、最現實的問題之一,事故多發(fā)依然是和諧社會中不和諧的音符之一,我們的相對指標和國際水平比仍然有較大的差距。應該承認這個現實。另外也有不少有利因素,這個指標不是一個高不可攀的指標,經過努力是可以達到的。有利條件最突出的就是兩條,第一條就是安全發(fā)展為核心的理論體系初步建立起來,全黨全社會高度重視。第二條就是12項治本之策為內容的安全生產的政策體系初步形成,有一套標本兼治的良藥良方,只要我們堅持不懈,這個目標是可以達到的。
我們把今年定為安全生產“落實年”和“攻堅年”,所謂“落實年”就是要把黨中央、國務院有關安全生產一系列方針政策措施落到實處、見到實效。目前,從方針政策、目標任務、政策措施已經比較明確、完整,關鍵是一些地方、一些部門、一些企業(yè)至今仍然停留在口頭上、會議上、文件上,沒有完全落實。我們相信只要這些方針政策一條條落實了,形勢就會好轉。
“攻堅年”就是堅定不移地把煤礦瓦斯治理和整頓關閉兩個攻堅戰(zhàn)和其他重點領域安全專項整治進一步深化。攻堅戰(zhàn)和專項整治都有各自的重點,這些重點是經過多年的實踐和體會總結出來的。把它抓住了,就要攻堅克難,取得成效。
如何實現安全生產狀況穩(wěn)定好轉,是本屆政府的目標。2004年國務院作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決定》,這個《決定》提出了2007年、2010年、2020年三個中長期目標,到2007年簡單地講就是穩(wěn)定好轉,解讀開就是相對指標、絕對指標有一定幅度的下降。到2010年明顯好轉,解讀開就是建立完善的法治秩序,指標有較大幅度下降,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到2020年根本好轉,解讀開就是各項指標要達到中等發(fā)達國家水平。2007年是本屆政府最后一年,實現穩(wěn)定好轉是本屆政府的目標。“穩(wěn)定”就是全年的安全生產的走勢要比較平穩(wěn),不出現較大的反彈和回潮:“好轉”,就是各項指標在去年有大幅度下降基礎之上繼續(xù)下降,繼續(xù)朝好的方向轉化。
六中全會結束以后,我們就在思考2007年安全生產指標,安全生產怎么和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相吻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來本屆政府最后一年尤其抓好工作落實。怎么落實,怎么攻堅,關鍵是2007年的控制指標要不要在2006年實際水平上再有下降,這是認識的焦點。經過兩個多月的討論,內部、外部達成共識,然后在1月10日向國務院安委會作了匯報,得到了國務院領導同志的肯定。1月11日到1月21日,顯政同志又和省里談了一輪,也聽取了各地的意見,最后都背回去了,現在各?。▍^(qū)、市)都分解了。有地方政府的理解和支持,2007年安全生產控制指標就能夠實現。
具體地講:絕對指標,死亡人數就是要在2006年的基礎之上,下降1.3%,重特大事故起數下降3%.其中煤礦、非煤礦山、建筑施工、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事故死亡人數下降2%。特別要提一下鐵道,原來商量鐵路交通下降1.3%,后來他們自告奮勇,要和工礦商貿一樣下降2%,今年第六次提速,更要保證安全。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下降1.2%,因為它的基數太大;其他行業(yè)降低1%,火災是力爭下降。為什么火災力爭下降呢?因為火災去年死亡人數是1517人,下降了39%,10萬人的火災死亡率不到0.12,已經比較低了??紤]到實際,今年火災力爭下降。
相對指標,億元GDP事故死亡率0.51,下降8.6%,分母是按GDP增長8%來算。工礦商貿十萬從業(yè)人員事故死亡率是3.17,邊界條件分母再增加1300萬人。道路交通萬車死亡率是5.7,分母是增加1450萬輛車。煤礦百萬噸死亡率1.923,下降5.8%,邊界條件分母煤炭產量增長4%.所以,我們這個指標是硬指標。
正確認識2007年目標任務,防止兩種錯誤情緒,一種是防止盲目樂觀、麻痹松勁。去年我們安全指標降低那么多,今年春節(jié)也比較平穩(wěn),千萬不能盲目樂觀、麻痹松勁。我們講形勢依然嚴峻,就是要防止這種盲目樂觀的情緒,要看到今年的指標從絕對數來說下降的并不多,但是它是在2006年大幅度下降的基礎之上再下降,這就不是一般的難度了。去年GDP增速是10.7%,今年經濟仍然快速發(fā)展,深層次的問題尚未解決,對安全生產的壓力很大,要實現今年的指標必須付出艱巨的努力。事故死亡人數下降1.3%是有依據的,按照“十一五”規(guī)劃,五年中億元GDP死亡率下降35%,十萬工礦商貿從業(yè)人員死亡率下降25%,分母邊界條件是GDP年增8%,從業(yè)人員是每年增加1300萬人,這樣倒算回來,事故死亡人數每年要降1.4%。這個道理也要向社會講清楚,事故有一個逐步下降的過程。特別要請媒體理解、支持。
另外一種情緒就是畏難厭戰(zhàn)、停止不前。特別是我們系統(tǒng)的同志們,覺得去年指標下降大,今年再降太難了,能維持住就不錯了。所以在一些同志有厭戰(zhàn)、畏難,甚至不求進取思想。我們要看到各項指標繼續(xù)下降是穩(wěn)定好轉的主要標志。什么是穩(wěn)定好轉?肯定要比2006年再下降,如果沒有下降怎么叫好轉?還要看到這是落實科學發(fā)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安全生產依然是群眾最直接、最關心、最現實的問題之一,事故多發(fā)依然是和諧社會中不和諧的音符之一,我們的相對指標和國際水平比仍然有較大的差距。應該承認這個現實。另外也有不少有利因素,這個指標不是一個高不可攀的指標,經過努力是可以達到的。有利條件最突出的就是兩條,第一條就是安全發(fā)展為核心的理論體系初步建立起來,全黨全社會高度重視。第二條就是12項治本之策為內容的安全生產的政策體系初步形成,有一套標本兼治的良藥良方,只要我們堅持不懈,這個目標是可以達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