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為什么對“批評權”反應冷淡?

字號:

事件:
     教育部近日印發(fā)了《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guī)定》,針對一些地方和學校出現(xiàn)的教師特別是班主任教師不敢管學生、不敢批評教育學生、放任學生的現(xiàn)象,特別作出了“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學管理中,有采取適當方式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的權利”的規(guī)定。(新華網(wǎng)8月24日) (詳細)
     教師怎樣喪失了批評學生的權利?
     老師不敢管學生,既有教育層面的原因,更存在社會層面的巨大影響。第一,近年來對賞識教育的過分強調(diào)走向了極端,一些管理者把賞識與懲戒完全對立起來,只要學生與教師出現(xiàn)了矛盾,總是習慣于強調(diào)學生權利而忽略教師權利,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師的“弱勢”。第二,社會不良風氣對學校的影響越來越大,一些學生不安心學習,不服從老師管理,對批評自己的老師打擊威脅,使得老師心有顧忌。學生、家長、社會輿論,過度地強調(diào)學生的尊嚴、權利,常態(tài)的教學就可能因為剝奪了教師批評學生的權利,而變得不對稱、不對等,常態(tài)的教育也可能被一定程度的弱化。
     如今的教學工作,大多以學生為中心,重視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但在現(xiàn)實中,有些孩子只看重自己的權利,尤其是快樂自由的權利,而不講自己的義務,比如不逃學、及時完成作業(yè)、服從老師和家長的監(jiān)管等。而有些家長也同樣迎合這種趨勢或為這種理念所惑,認為不對孩子批評便是“人性化教育”,便會取得更好的效果,而全然不顧這種做法可能產(chǎn)生的負面作用。
    (詳細1 2 3)
     如何重建教育尊嚴,維護教育權?
     不僅要明確班主任的“批評權”,還應該進一步明確所有科任教師的“批評權”。更重要的,是對批評的“適當方式”進行更加細致的規(guī)范。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推動師生關系和教學秩序走向理性和正常。
     “采取適當方式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的權利”需要細化,應該采取一定的方式,對中小學班主任進行輪訓,以提高他們批評學生時的技巧、方式與能力,確保學生們的尊嚴和權利被尊重、被維護。
     改變這種情況,需推行中小學的校本管理,即依法賦予中小學《教育法》所規(guī)定的自主辦學權,所有教師也擁有教育教學自主權,而受教育者家長參與監(jiān)督辦學。在中小學校本管理框架中,政府與學校的關系,從“管評辦一體”轉為政府舉辦、管理,學校自主辦學、社會評價;校內(nèi)建立教師委員會,參與學校重大教育教學事務決策、維護教師的合法權益;同時建立家長委員會(或社區(qū)教育委員會),參與學校辦學的決策與監(jiān)督。
     要想真正賦予教師批評權,就應該完善教師的保障,讓教師獲得教育者的尊嚴,教師都應該明確自己的職業(yè)道德,在道德的堅守與踐行中做一個先鋒和標兵。(詳細1 2 3 4 5 6 7 8 9)
     教師的如何看待批評權
     教師為什么對“批評權”反應冷淡
     “批評權”無法根本改變目前學生和家長的認知。在長期倡導“賞識教育”意識支配下,被批評的學生和家長很容易出現(xiàn)“不良反應”。心理承受力差的學生,受到批評還會做出過激行為。在現(xiàn)行的評價體系下,學生“得罪”不起。如果一個教師的教育行為得不到家長的認可,老師多半會被當作犯錯的一方。 :班主任對自己的批評方法不自信。(詳細1 2)
     對不起,我還是不敢批評學生
     雖然法律賦予了教師一定的批評教育權,但對于違紀學生究竟應該采取何種批評教育方式,相關法律并無明確具體地規(guī)定,從而導致教師在學生的管理上無所適從。相反,倒是《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規(guī)定的“教師不得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的條文被過度解讀。個別小題大做的家長和不利的輿論環(huán)境,也使得教師不敢“輕易”批評違紀學生。將教師的批評教育權具體化,才是落實教師批評權的當務之急。教育部再次強調(diào)教師這項權利的時候,應該針對家長們進行必要的宣傳換取他們的理解與信任,以減少兩個群體間因為誤解而可能造成的隔閡、矛盾與沖突。(詳細1 2)
     民間對教育行業(yè)缺乏信任
     “學店”不需要“批評權”
     一邊是教師因批評學生而被家長、學生毆打、辱罵,甚至喪命,一邊是常常有學生被教師嘲諷、體罰,甚至煙頭燙,學生自殺已不是罕見的新聞,教師和學生這兩個群體在外界看來是對立的。是錯誤的管理理念與政策把兩個群體變成了貓和老鼠的關系。既是貓和老鼠,怎么還說得上誰批評誰呢?教育的種種弊端,總根子是教育的異化,即教育被商業(yè)化(“教育產(chǎn)業(yè)化”是一個比較含蓄的說法),走上了“利益化”的歧途;既然交了高昂的學費,就要物有所值,孩子成績不好,唯學?;蚪處熓菃枴獙W校已淪為“學店”。誰見過營業(yè)員批評顧客的?(詳細)
     請別遮蔽孩子的話語權
     用行政手段管理孩子,讓孩子成為順從的服從者,永遠培養(yǎng)不出有著公民意識的學生。在有權批評學生的大討論中,請多一點空間給孩子,教育主管部門和為人師表者就請少一點管制思維和包辦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