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經(jīng)濟師考試初級經(jīng)濟基礎指導:第二章學習輔導(3)

字號:

第三節(jié) 貨幣需求的概念及其決定因素
    一、馬克思的貨幣需求理論
    待銷售商品價格總額= 流通手段貨幣必要量
    同名貨幣流通次數(shù)
    如果考慮到流通中貨幣除了發(fā)揮流通手段職能外,還要發(fā)揮支付手段職能,影響流通中貨幣需要量的因素主要發(fā)生如下變化
    一定時期內(nèi)作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貨幣需要量=(待銷售商品價格總額-賒銷商品價格總額+到期應支付的總額-相互抵消的總額)/同名貨幣流通次數(shù)
    [例題]設一定時期內(nèi)待銷售商品價格總額為50億,貨幣的流通速度為5次,那么流通中需要的貨幣量為( )。
    A.6億 B.12億 C.8億 D.10億
    答案:D
    [例題]按照馬克思的貨幣理論,若流通中貨幣必要量為200億元,而銀行券發(fā)行量達到了300億,則單位銀行券所代表的貨幣金屬價值為( )。
    A.1 B.2/3 C.3/2 D.2/5
    答案:B
    二、費雪的貨幣需求理論
    20世紀初費雪提出貨幣流通和商品流系的方程式:
    MV=PT
    [例題]費雪的貨幣需求方程為( )。
    A.Md=n+P+v
    B.Md= PT/V
    C.Md=f(y,w;rm,rb,re,1/P·dp/dt;u)p
    D.Md= L1(y)+ L2(r)-
    答案:B
    三、劍橋學派的貨幣需求理論――劍橋方程式
    1.劍橋方程式為:
    其中,Md——名義貨幣總需求
    K ——代表以貨幣形式保存的財富占名義總收入的比例
    P ——表示為價格水平
    Y ——表示為總收入
    2.劍橋方程式與費雪方程式的關系
    兩者在內(nèi)容上有本質的區(qū)別:
    (1)對貨幣需求分析的側重點不同
    (2)一個重視流量分析,一個側重存量分析
    (3)對貨幣需求分析的角度和所強調的決定貨幣需求因素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