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國際機構與協定
何謂關稅與貿易總協定?
關稅與貿易總協定是一個關于調整關稅與貿易政策和國際經濟貿易關系方面的相互權利、義務的國際多邊條約,也是締約方之間進行多邊談判和解決貿易爭端的場所。
關稅與貿易總協定1948年1月臨時生效至1995年1月1日世界貿易組織成立,在47年的歷程中,主持了8輪多邊貿易談判,使締約方之間的關稅與非關稅水平大幅度下降。
烏拉圭回合談判:
1986年9月在烏拉圭埃斯特角城召開了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的部長級會議,決定發(fā)起第8輪多邊貿易談判。故稱為烏拉圭回合談判。
烏拉圭回合談判于1993年12月結束。這是關稅與貿易總協定下進行的目標宏大、內容復雜的多邊貿易談判。
烏拉圭回合談判的主要成果:
1、 各參加方的關稅水平將進一步降低;
2、 農產品貿易和紡織與服裝貿易重新納入全球自由貿易軌道;
3、 達成了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和投資措施的協定;
4、 達成了《服務貿易總協定》;
5、 烏拉圭回合談判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成果就是決定成立世界貿易組織(WTO)以取代關貿總協定。
世界貿易組織(WTO):簡稱世貿組織,是根據烏拉圭多邊貿易談判達成的《建立世界貿易組織協定》于1995年1月1日成立的正式國際經濟組織,它在組織形式上完全取代了關貿總協定。但世貿組織并沒有否定關貿總協定,而是在其基礎上進行了職能的擴展和加強。
世界貿易組織的宗旨:
1. 高生活水平,保障充分就業(yè),大幅度穩(wěn)步增加實際收入與有效需求,擴大貨物和服務的生產和貿易量。
2. 循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目標和不同經濟發(fā)展水平國家各自需要,佳利用世界資源,保護和維護環(huán)境。
3. 過切實的努力,確保發(fā)展中國家在國際貿易增長中獲得與其經濟發(fā)展水平相適應的份額和利益。
世界貿易組織的目標:
目標是建立一個完整的包括貨物、服務、與貿易有關的投資及知識產權等更具活力、更持久的多邊貿易體系,以包括關貿總協定貿易自由化的成果和烏拉圭回合多邊貿易談判的所有成果。
世界貿易組織的職能。
1. 組織實施世貿組織負責管轄的各項貿易協定、協議,積極采取各種措施努力實現各項協定、協議的目標。
2. 為成員國提供多邊談判的場所,并為多邊貿易談判結果提供框架草案。
3. 按爭端解決規(guī)則與程序解決各成員方之間的貿易爭端。
4. 定期對各成員方的貿易政策與措施進行評議。
5. 協調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及其附屬機構的合作,以保障全球經濟政策的一致性。
世貿組織有哪些基本原則:
1. 非歧視性原則。它是通過惠國待遇和國民待遇實現的。
2. 互惠貿易原則。
3. 逐步實現貿易自由化原則。
4. 促進公平競爭與貿易原則。
5. 發(fā)展中國家優(yōu)惠待遇原則。
6. 透明度原則。
世界貿易組織有哪些機構?
1. 部長會議是世貿組織的高權力機構。
2. 總理事會在部長會議休會期間代行部長會議職能和WTO規(guī)定的其他職權??偫硎聲略O貨物貿易理事會、服務貿易理事會和知識產權理事會等附屬機構。
3. 理事會為總理事會附屬機構。
4. 委員會是部長會議下設立的專門委員會,負責處理特定的貿易及其他有關事宜。
5. 秘書處為世界貿易組織的日常辦事機構。它由部長會議任命的總干事領導。
部長會議具有廣泛的權力,主要包括:
1. 立法權。
2. 準司法權。
3. 豁免某個成員在特定情況下的義務。
4. 批準非世貿組織成員所提出的取得世貿組織觀察員資格的申請。
世界貿易組織的特點:
1. 它是具有法人資格的國際組織;
2. 它涉及的領域廣泛;
3. 它強化和豐富了已有的多邊貿易體制中的基本原則;
4. 世界貿易組織成員承擔義務的統一性;
5. 它建立了一個比較完整、適用所有協議的爭端解決機制;
6. 世界貿易組織成員更具有廣泛性。
世界貿易組織與關貿總協定有何不同?
1. 世界貿易組織是具有法人資格的國際組織,是國際法的主體,享有特權與豁免。而關貿總協定從法律意義上講,只是一個“臨時適用”的多邊協議。
2. 世界貿易組織涉及的領域廣泛,將貨物、服務、知識產權融為一體,置于其管轄的范圍之內。同時,世貿組織還努力通過加強貿易與環(huán)境保護的政策對話,強化各成員對經濟發(fā)展中的環(huán)境保護和資源的合理利用。而關貿總協定管轄的范圍僅局限在貨物貿易方面。
3. 世界貿易組織強化和豐富了已有的多邊貿易體制中的基本原則。
4. 世界貿易組織成員承擔義務是統一的,而關貿總協定第8輪以前的多邊貿易談判往往是有選擇地簽署各種多邊協定,使締約方在關貿總協定中的義務不平衡,致使總協定的完整性與效能遭到破壞。
5. 世界貿易組織建立了一個比較完整、適用所有協議的爭端解決機制,有效地克服了關貿總協定爭端解決機制存在的缺陷。
6. 世界貿易組織成員更具有廣泛性。截止到目前,世貿組織的成員已達138個。目前,約有30個左右的國家和地區(qū)正在申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世貿組織成員的貿易額占世界貿易總額的90%以上。
世界貿易組織的建立與運行對世界經濟貿易的發(fā)展產生何種影響?
1. 推動貿易自由化。
2. 促進國際貿易的增長和各成員國收入的增加。
3. 較為客觀公正地解決了成員間的貿易爭端,緩和了成員之間的貿易摩擦。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權利與義務。
權利:
1. 能使我國的產品和服務及知識產權在成員中享受多邊的、無條件的、穩(wěn)定的惠國待遇以及國民待遇;
2. 使我國對大多數發(fā)達國家出口的工業(yè)品及半制成品享受普惠制待遇;
3. 享受發(fā)展中國家成員的大多數優(yōu)惠或過渡期安排;
4. 享受其他世貿組織成員開放或擴大貨物、服務市場準入的利益;
5. 利用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公平、客觀、合理地解決與其他國家經貿糾紛,營造良好的經貿發(fā)展環(huán)境;
6. 參加多邊貿易體制的活動獲得國際經貿規(guī)則的決策權;
7. 享受世貿組織成員利用各項規(guī)則采取例外、保證措施等促進本國經貿發(fā)展的權利;
8. 獲取各國貿易的信息資料。
義務:
1. 在貨物、服務、知識產權等方面,根據世貿組織規(guī)定,給予其他成員惠國待遇和國民待遇;
2. 按世貿組織相關協議規(guī)定,擴大貨物、服務的市場準入程度,即降低關稅和規(guī)范非關稅措施,逐步擴大服務貿易市場開放。
3. 依《知識產權協定》規(guī)定進一步規(guī)范知識產權保護;
4. 按爭端解決機制與其他成員公正地解決貿易摩擦,不搞單邊報復。
5. 增加貿易政策、法規(guī)的透明度。
6. 規(guī)范貨物貿易中對外資的投資措施。
7. 按在世界出口中所占比例繳納會費。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利弊分析。
1. 中國改革開放與世界貿易組織的目標是一致的,中國需要世貿組織。
2. 世貿組織也需要中國,沒有中國的參加,全球多邊貿易體制是不完整的。
3.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只能承擔與其發(fā)展相適應的義務。
4.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權利與義務是并存的。
5.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的權利為中國經濟貿易的發(fā)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的義務又給中國經濟貿易的發(fā)展帶來了嚴峻的挑戰(zhàn)。
布雷頓森林協定。
1944年7月1日,由44國代表在美國新罕布什爾州的布雷頓森林召開了聯合國家與聯盟國家國際貨幣金融會議(即布雷頓森林會議)。會議通過了《聯合國家貨幣金融會議的后決議書》以及《國際貨幣基金協定》和《國際復興開發(fā)銀行協定條款》。這三個文件被稱為“布雷頓森林協定”。
何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定義:是在國際合作的基礎上,為協調國際間貨幣政策,加強貨幣合作而建立的政府間的國際金融機構。
機構設置:理事會、執(zhí)行董事會、臨時委員會、發(fā)展委員會、總裁。
獎金來源:成員國繳納的基金份額、借款和信托基金。
宗旨:
a) 建立一個永久性的國際貨幣機構,對國際貨幣問題進行協商,促進國際貨幣合作;
b) 促進國際貿易的擴大和均衡發(fā)展,提高成員國就業(yè)和實際收入水平,開發(fā)成員國的生產資源;
c) 促進匯率穩(wěn)定,維護正常的匯兌關系,避免競爭性貨幣貶值;
d) 協助成員國建立多邊支付制度,消除阻礙國際貿易發(fā)展的外匯管制;
e) 協助成員國改善國際收支狀況,通過貸款解決成員國國際收支困難,避免采取危及他國利益和國際繁榮的措施;
f) 縮短成員國國際收支失衡的時間,減輕失衡的程度。
根本任務:是提供短期貸款調整成員國國際收支不平衡問題,維持匯率的穩(wěn)定。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性質和作用。
1.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既是一個聯合國專營國際金融業(yè)務的專門機構,又是一個成員國國政府間進行交往的渠道和論壇。
2.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穩(wěn)定匯率、促進國際貿易發(fā)展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
3.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提供的各種類型貸款,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成員國的國際收支危機。
中國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關系。
中國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創(chuàng)始國之一,但中國的代表席位在新中國建立后至1980年被臺灣*占據。1980年4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了在IMF的合法席位。我國在IMF是單獨選派執(zhí)行董事,并且是IMF臨時委員會的成員。
何謂世界銀行?
定義:全稱國際復興開發(fā)銀行,是1944年布雷頓森林會議后,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同時產生的兩個國際金融機構之一,屬于聯合國的專門機構。
機構設置:理事會、執(zhí)行董事會、行長、副行長及工作人員
資金來源:成員國繳納的銀行股份、借款、轉讓債權、業(yè)務凈收益和收回的貸款等五個方面;
主要任務:是向會員國提供長期貸款,促進戰(zhàn)后經濟的復興,協助發(fā)展中國家發(fā)展生產、開發(fā)資源。
世界銀行的宗旨:
1. 對生產性投資提供便利,協助成員國的經濟復興以及生產和資源的開發(fā);
2. 促進私人對外貸款和投資;
3. 鼓勵國際投資,開發(fā)成員國的生產資源,促進國際貿易長期均衡發(fā)展,維持國際收支平衡;
4. 配合國際信貸,提供信貸保證。
聯合國及其宗旨。
聯合國(UN)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反*同盟勝利后,在主權國家自愿聯合基礎上成立的大和權威的世界性組織。
宗旨:
1. 維持并鞏固世界和平與安全;
2. 發(fā)展各國人民之間以尊重平等和自決原則為基礎的友好關系;
3. 實行各國人民之間的經濟、社會、文化、道義和其他方面的協作。
何謂聯合國經濟和社會理事會?
定義:簡稱經社理事會(ECOSOC)是聯合國的主要機構之一。在聯合國大會領導下,負責協調聯合國及各專門機構的經濟和社會活動。
宗旨與職能:
1. 研究國際間經濟、社會、文化、教育和衛(wèi)生等問題,并向聯合國大會和會員國提出有關報告和建議;
2. 促進國際合作;
3. 就其職權范圍內的事務召開國際會議,并起草向聯合國大會提交的公約草案;
4. 與各專門機構商訂協定,確定這些機構與聯合國的關系;
5. 通過與各專門機構的協商,向這些機構、聯合國大會和成員國提出建議以協調各專門機構的活動;
6. 經聯合國大會許可,為聯合國成員國服務;
7. 應專門機構的請求,為其提供服務;
8. 并同與經社理事會有關的非政府機構進行磋商。
何謂聯合國開發(fā)計劃署?
聯合國開發(fā)計劃署:簡稱開發(fā)署(UNDP)是聯全國系統多邊技術援助的計劃管理機構。該機構1966年1月1日,負責管理聯合國及其有關專門機構對發(fā)展中國家的援助工作。
其宗旨:向發(fā)展中國家提供經濟和社會方面的發(fā)展援助,協調聯合國系統有關促進發(fā)展的活動。
援助的方面主要為:
1. 考察和估價各種自然資源;
2. 考察和評價制造業(yè)、商業(yè)和出口的潛力;
3. 促進本國和外國資本投資;
4. 培訓各種專業(yè)人才;
5. 轉讓技術、促進受援國技術的發(fā)展并增強其自力更生的能力。
聯合國貿易與發(fā)展會議。
聯合國貿易和發(fā)展會議,簡稱貿發(fā)會議(UNCTAD),是聯合國的直屬機構,于1964年設立。
宗旨:
1. 進國際貿易,特別是加速發(fā)展中國家的經濟和貿易發(fā)展;
2. 定國際貿易和有關經濟發(fā)展問題的原則和政策;
3. 動發(fā)展中國家和發(fā)達國家就國際經濟、貿易領域的重大問題進行談判;
4. 檢查和協調聯合國系統其他機構在國際貿易和經濟發(fā)展方面的各項活動。
何謂關稅與貿易總協定?
關稅與貿易總協定是一個關于調整關稅與貿易政策和國際經濟貿易關系方面的相互權利、義務的國際多邊條約,也是締約方之間進行多邊談判和解決貿易爭端的場所。
關稅與貿易總協定1948年1月臨時生效至1995年1月1日世界貿易組織成立,在47年的歷程中,主持了8輪多邊貿易談判,使締約方之間的關稅與非關稅水平大幅度下降。
烏拉圭回合談判:
1986年9月在烏拉圭埃斯特角城召開了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的部長級會議,決定發(fā)起第8輪多邊貿易談判。故稱為烏拉圭回合談判。
烏拉圭回合談判于1993年12月結束。這是關稅與貿易總協定下進行的目標宏大、內容復雜的多邊貿易談判。
烏拉圭回合談判的主要成果:
1、 各參加方的關稅水平將進一步降低;
2、 農產品貿易和紡織與服裝貿易重新納入全球自由貿易軌道;
3、 達成了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和投資措施的協定;
4、 達成了《服務貿易總協定》;
5、 烏拉圭回合談判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成果就是決定成立世界貿易組織(WTO)以取代關貿總協定。
世界貿易組織(WTO):簡稱世貿組織,是根據烏拉圭多邊貿易談判達成的《建立世界貿易組織協定》于1995年1月1日成立的正式國際經濟組織,它在組織形式上完全取代了關貿總協定。但世貿組織并沒有否定關貿總協定,而是在其基礎上進行了職能的擴展和加強。
世界貿易組織的宗旨:
1. 高生活水平,保障充分就業(yè),大幅度穩(wěn)步增加實際收入與有效需求,擴大貨物和服務的生產和貿易量。
2. 循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目標和不同經濟發(fā)展水平國家各自需要,佳利用世界資源,保護和維護環(huán)境。
3. 過切實的努力,確保發(fā)展中國家在國際貿易增長中獲得與其經濟發(fā)展水平相適應的份額和利益。
世界貿易組織的目標:
目標是建立一個完整的包括貨物、服務、與貿易有關的投資及知識產權等更具活力、更持久的多邊貿易體系,以包括關貿總協定貿易自由化的成果和烏拉圭回合多邊貿易談判的所有成果。
世界貿易組織的職能。
1. 組織實施世貿組織負責管轄的各項貿易協定、協議,積極采取各種措施努力實現各項協定、協議的目標。
2. 為成員國提供多邊談判的場所,并為多邊貿易談判結果提供框架草案。
3. 按爭端解決規(guī)則與程序解決各成員方之間的貿易爭端。
4. 定期對各成員方的貿易政策與措施進行評議。
5. 協調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及其附屬機構的合作,以保障全球經濟政策的一致性。
世貿組織有哪些基本原則:
1. 非歧視性原則。它是通過惠國待遇和國民待遇實現的。
2. 互惠貿易原則。
3. 逐步實現貿易自由化原則。
4. 促進公平競爭與貿易原則。
5. 發(fā)展中國家優(yōu)惠待遇原則。
6. 透明度原則。
世界貿易組織有哪些機構?
1. 部長會議是世貿組織的高權力機構。
2. 總理事會在部長會議休會期間代行部長會議職能和WTO規(guī)定的其他職權??偫硎聲略O貨物貿易理事會、服務貿易理事會和知識產權理事會等附屬機構。
3. 理事會為總理事會附屬機構。
4. 委員會是部長會議下設立的專門委員會,負責處理特定的貿易及其他有關事宜。
5. 秘書處為世界貿易組織的日常辦事機構。它由部長會議任命的總干事領導。
部長會議具有廣泛的權力,主要包括:
1. 立法權。
2. 準司法權。
3. 豁免某個成員在特定情況下的義務。
4. 批準非世貿組織成員所提出的取得世貿組織觀察員資格的申請。
世界貿易組織的特點:
1. 它是具有法人資格的國際組織;
2. 它涉及的領域廣泛;
3. 它強化和豐富了已有的多邊貿易體制中的基本原則;
4. 世界貿易組織成員承擔義務的統一性;
5. 它建立了一個比較完整、適用所有協議的爭端解決機制;
6. 世界貿易組織成員更具有廣泛性。
世界貿易組織與關貿總協定有何不同?
1. 世界貿易組織是具有法人資格的國際組織,是國際法的主體,享有特權與豁免。而關貿總協定從法律意義上講,只是一個“臨時適用”的多邊協議。
2. 世界貿易組織涉及的領域廣泛,將貨物、服務、知識產權融為一體,置于其管轄的范圍之內。同時,世貿組織還努力通過加強貿易與環(huán)境保護的政策對話,強化各成員對經濟發(fā)展中的環(huán)境保護和資源的合理利用。而關貿總協定管轄的范圍僅局限在貨物貿易方面。
3. 世界貿易組織強化和豐富了已有的多邊貿易體制中的基本原則。
4. 世界貿易組織成員承擔義務是統一的,而關貿總協定第8輪以前的多邊貿易談判往往是有選擇地簽署各種多邊協定,使締約方在關貿總協定中的義務不平衡,致使總協定的完整性與效能遭到破壞。
5. 世界貿易組織建立了一個比較完整、適用所有協議的爭端解決機制,有效地克服了關貿總協定爭端解決機制存在的缺陷。
6. 世界貿易組織成員更具有廣泛性。截止到目前,世貿組織的成員已達138個。目前,約有30個左右的國家和地區(qū)正在申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世貿組織成員的貿易額占世界貿易總額的90%以上。
世界貿易組織的建立與運行對世界經濟貿易的發(fā)展產生何種影響?
1. 推動貿易自由化。
2. 促進國際貿易的增長和各成員國收入的增加。
3. 較為客觀公正地解決了成員間的貿易爭端,緩和了成員之間的貿易摩擦。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權利與義務。
權利:
1. 能使我國的產品和服務及知識產權在成員中享受多邊的、無條件的、穩(wěn)定的惠國待遇以及國民待遇;
2. 使我國對大多數發(fā)達國家出口的工業(yè)品及半制成品享受普惠制待遇;
3. 享受發(fā)展中國家成員的大多數優(yōu)惠或過渡期安排;
4. 享受其他世貿組織成員開放或擴大貨物、服務市場準入的利益;
5. 利用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公平、客觀、合理地解決與其他國家經貿糾紛,營造良好的經貿發(fā)展環(huán)境;
6. 參加多邊貿易體制的活動獲得國際經貿規(guī)則的決策權;
7. 享受世貿組織成員利用各項規(guī)則采取例外、保證措施等促進本國經貿發(fā)展的權利;
8. 獲取各國貿易的信息資料。
義務:
1. 在貨物、服務、知識產權等方面,根據世貿組織規(guī)定,給予其他成員惠國待遇和國民待遇;
2. 按世貿組織相關協議規(guī)定,擴大貨物、服務的市場準入程度,即降低關稅和規(guī)范非關稅措施,逐步擴大服務貿易市場開放。
3. 依《知識產權協定》規(guī)定進一步規(guī)范知識產權保護;
4. 按爭端解決機制與其他成員公正地解決貿易摩擦,不搞單邊報復。
5. 增加貿易政策、法規(guī)的透明度。
6. 規(guī)范貨物貿易中對外資的投資措施。
7. 按在世界出口中所占比例繳納會費。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利弊分析。
1. 中國改革開放與世界貿易組織的目標是一致的,中國需要世貿組織。
2. 世貿組織也需要中國,沒有中國的參加,全球多邊貿易體制是不完整的。
3.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只能承擔與其發(fā)展相適應的義務。
4.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權利與義務是并存的。
5.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的權利為中國經濟貿易的發(fā)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的義務又給中國經濟貿易的發(fā)展帶來了嚴峻的挑戰(zhàn)。
布雷頓森林協定。
1944年7月1日,由44國代表在美國新罕布什爾州的布雷頓森林召開了聯合國家與聯盟國家國際貨幣金融會議(即布雷頓森林會議)。會議通過了《聯合國家貨幣金融會議的后決議書》以及《國際貨幣基金協定》和《國際復興開發(fā)銀行協定條款》。這三個文件被稱為“布雷頓森林協定”。
何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定義:是在國際合作的基礎上,為協調國際間貨幣政策,加強貨幣合作而建立的政府間的國際金融機構。
機構設置:理事會、執(zhí)行董事會、臨時委員會、發(fā)展委員會、總裁。
獎金來源:成員國繳納的基金份額、借款和信托基金。
宗旨:
a) 建立一個永久性的國際貨幣機構,對國際貨幣問題進行協商,促進國際貨幣合作;
b) 促進國際貿易的擴大和均衡發(fā)展,提高成員國就業(yè)和實際收入水平,開發(fā)成員國的生產資源;
c) 促進匯率穩(wěn)定,維護正常的匯兌關系,避免競爭性貨幣貶值;
d) 協助成員國建立多邊支付制度,消除阻礙國際貿易發(fā)展的外匯管制;
e) 協助成員國改善國際收支狀況,通過貸款解決成員國國際收支困難,避免采取危及他國利益和國際繁榮的措施;
f) 縮短成員國國際收支失衡的時間,減輕失衡的程度。
根本任務:是提供短期貸款調整成員國國際收支不平衡問題,維持匯率的穩(wěn)定。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性質和作用。
1.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既是一個聯合國專營國際金融業(yè)務的專門機構,又是一個成員國國政府間進行交往的渠道和論壇。
2.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穩(wěn)定匯率、促進國際貿易發(fā)展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
3.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提供的各種類型貸款,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成員國的國際收支危機。
中國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關系。
中國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創(chuàng)始國之一,但中國的代表席位在新中國建立后至1980年被臺灣*占據。1980年4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了在IMF的合法席位。我國在IMF是單獨選派執(zhí)行董事,并且是IMF臨時委員會的成員。
何謂世界銀行?
定義:全稱國際復興開發(fā)銀行,是1944年布雷頓森林會議后,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同時產生的兩個國際金融機構之一,屬于聯合國的專門機構。
機構設置:理事會、執(zhí)行董事會、行長、副行長及工作人員
資金來源:成員國繳納的銀行股份、借款、轉讓債權、業(yè)務凈收益和收回的貸款等五個方面;
主要任務:是向會員國提供長期貸款,促進戰(zhàn)后經濟的復興,協助發(fā)展中國家發(fā)展生產、開發(fā)資源。
世界銀行的宗旨:
1. 對生產性投資提供便利,協助成員國的經濟復興以及生產和資源的開發(fā);
2. 促進私人對外貸款和投資;
3. 鼓勵國際投資,開發(fā)成員國的生產資源,促進國際貿易長期均衡發(fā)展,維持國際收支平衡;
4. 配合國際信貸,提供信貸保證。
聯合國及其宗旨。
聯合國(UN)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反*同盟勝利后,在主權國家自愿聯合基礎上成立的大和權威的世界性組織。
宗旨:
1. 維持并鞏固世界和平與安全;
2. 發(fā)展各國人民之間以尊重平等和自決原則為基礎的友好關系;
3. 實行各國人民之間的經濟、社會、文化、道義和其他方面的協作。
何謂聯合國經濟和社會理事會?
定義:簡稱經社理事會(ECOSOC)是聯合國的主要機構之一。在聯合國大會領導下,負責協調聯合國及各專門機構的經濟和社會活動。
宗旨與職能:
1. 研究國際間經濟、社會、文化、教育和衛(wèi)生等問題,并向聯合國大會和會員國提出有關報告和建議;
2. 促進國際合作;
3. 就其職權范圍內的事務召開國際會議,并起草向聯合國大會提交的公約草案;
4. 與各專門機構商訂協定,確定這些機構與聯合國的關系;
5. 通過與各專門機構的協商,向這些機構、聯合國大會和成員國提出建議以協調各專門機構的活動;
6. 經聯合國大會許可,為聯合國成員國服務;
7. 應專門機構的請求,為其提供服務;
8. 并同與經社理事會有關的非政府機構進行磋商。
何謂聯合國開發(fā)計劃署?
聯合國開發(fā)計劃署:簡稱開發(fā)署(UNDP)是聯全國系統多邊技術援助的計劃管理機構。該機構1966年1月1日,負責管理聯合國及其有關專門機構對發(fā)展中國家的援助工作。
其宗旨:向發(fā)展中國家提供經濟和社會方面的發(fā)展援助,協調聯合國系統有關促進發(fā)展的活動。
援助的方面主要為:
1. 考察和估價各種自然資源;
2. 考察和評價制造業(yè)、商業(yè)和出口的潛力;
3. 促進本國和外國資本投資;
4. 培訓各種專業(yè)人才;
5. 轉讓技術、促進受援國技術的發(fā)展并增強其自力更生的能力。
聯合國貿易與發(fā)展會議。
聯合國貿易和發(fā)展會議,簡稱貿發(fā)會議(UNCTAD),是聯合國的直屬機構,于1964年設立。
宗旨:
1. 進國際貿易,特別是加速發(fā)展中國家的經濟和貿易發(fā)展;
2. 定國際貿易和有關經濟發(fā)展問題的原則和政策;
3. 動發(fā)展中國家和發(fā)達國家就國際經濟、貿易領域的重大問題進行談判;
4. 檢查和協調聯合國系統其他機構在國際貿易和經濟發(fā)展方面的各項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