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降低平行志愿填報風險 正確認識三方面1

字號:

我在多年的上海高考咨詢中發(fā)現(xiàn),一些在專家看來極其簡單的概念,家長和考生卻要耗費很長時間去理解,而由于對基本概念的錯誤理解而造成高考志愿填報失誤的情形也每年都會發(fā)生。
    上海高考去年開始實行平行志愿填報。不少考生和家長錯誤地認為,平行志愿填報就沒有了風險。其實,平行志愿填報只是降低了志愿填報風險,而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風險依然存在,應(yīng)引起考生和家長的足夠重視。
    正確認識三種風險
    平行志愿填報的風險具體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
    一、投檔而被退檔的風險。雖然教育考試部門從減少投檔而被退檔的矛盾出發(fā),把投檔比例定位為105%,但是仍有5%的考生投檔后可能會被退檔。被退檔的考生,即便是A志愿退檔,也將直接進入征求志愿。這是平行志愿填報的風險。
    被退檔的理由大致有:高考分數(shù)在所有被投檔該學校考生中偏低;填報專業(yè)志愿太高,且志愿不服從調(diào)劑。
    比如,某文科考生2008年考分510分,A志愿填報復旦大學,B志愿填報南京大學,C志愿填報華東師大,D志愿填報東華大學。他的檔案被投到B志愿南京大學,高出該校最低投檔分(508分)2分,可是由于他選擇專業(yè)不服從調(diào)劑,仍沒有被南京大學錄取。雖然他的分數(shù)高出華東師大投檔分(498分)12分,但是他的檔案已經(jīng)不可能再投到C、D志愿學校,而只有等待征求平行志愿了。
    二、定位不準確的風險。舉例來說,某文科考生2008年高考填報志愿時預計自己可以考510分左右,于是A志愿填報上海交通大學,B志愿填報上海外國語大學,C志愿填報上海財經(jīng)大學,D志愿填報華東師大。但實際考分總分只有495分,離D志愿華東師大的最低投檔分尚有3分差距,第一輪投檔失敗。這就是定位不準所帶來的風險。
    三、志愿沒有梯度的風險。舉例來說,某文科考生A志愿填報上海外國語大學,B志愿填報上海財經(jīng)大學,C志愿填報華東師范大學,D志愿填報上海對外貿(mào)易學院,這4所學校2008年的投檔分依次為503分、502分、498分、493分,相差幅度總計不超過10分,學校之間根本沒有拉開梯度,很可能發(fā)生“一校落榜,其余三校也沒有機會進”的情況。
    減少風險四個注意
    若要減少以上三方面的風險,考生在填報志愿時要注意以下四點:
    一、準確評價自己的實力??忌鷳?yīng)根據(jù)自己的實力確定最理想報考院校與最不理想報考院校的范圍。把最不理想報考院校作為D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