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實驗法
簡答題:
1、簡述實驗法的一般邏輯原理?
先測量在沒有受到A的影響之前B的情況(前測),然后施加實驗刺激A并保持其他條件完全相同,再對受A影響后的B進行測量(后測)。最后通過比較前后兩次測量的結果是否存在差異來判定A和B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如果前后兩次情況發(fā)生變化,則能夠初步認為A是導致B變化的原因,即A——>B.
2、簡述有控制組實驗原理?
實驗者在實驗中增加一個控制組,將實驗組和控制組放到相同的環(huán)境條件下,給實驗組加以了實驗刺激A,而控制組沒有實驗刺激。然后比較實驗組和控制組的前測和后測的結果。如兩組的前測和后測結果的變化情況不同,說明實驗刺激的因素產(chǎn)生了作用。反之,情況是一樣的,說明這種變化是由其他因素引起的。
3、簡述選擇受試者的原理?
1.隨機法。 2.配對法。
3.排除法。 4.納入法。
4、實驗的實施階段具體包括哪些過程?
1.選擇合適的實驗對象。
2.在隨機原則下組合實驗對象,并對他們進行實驗必須的指導。
3.對因變量進行前測。
4.進行實驗刺激。
5.進行實驗后測。
6.向?qū)嶒瀸ο笳f明實驗的真實目的和原因,詢問他們的實際感受。
論述題:
1、試析實驗法的特點?
1.人為設定觀察情況。
2.直接建立研究結論。
3.實驗結果受實驗人員和實驗對象的主觀影響。
產(chǎn)生:1.自覺或不自覺地只注意那些與假設一致的現(xiàn)象,研究結論不全面或不真實;2.自覺或不自覺地誘導或暗示實驗對象,使實驗結果產(chǎn)生偏向。
2、試析單變量實驗設計方法。
假設自變量只有一個,采用完全隨機化設計。
1.后測設計。
分為兩組,一組為控制組,一組為實驗組,只作一次實驗檢測。
2.前測后測設計。
在兩個組未進行實驗前都進行測定,主要目的是排除因?qū)嶒灲M的控制組實際上不完全同質(zhì)造成的實驗誤差。適用于樣本容量較小,差異性較大情況。缺點:前測的反作用效果。
3.四組設計。(又稱所羅門設計)
隨機取樣,并隨機分為四組,二組為實驗組,二組為控制組,二組中一組有前測,一組無前測。統(tǒng)計方法是獨立樣本2X2方差分析,經(jīng)費較大。
3、試述影響實驗效度的因素?
實驗效度表明實驗所能揭示事物本質(zhì)規(guī)劃的有效程度。
1.內(nèi)在效度評估。
通過測量實驗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值偏離真實值的程度得到。
根據(jù)坎貝爾和斯坦利的看法,影響內(nèi)在效度的因素有如下原因:
1.特殊事件。 2.被研究者的變化。
3.受測經(jīng)驗的增加。4.測量工具信度差。
5.統(tǒng)計方法的影響。6.被試者流失。
7.前測影響。 8.實驗組與控制組出現(xiàn)溝通。
2.外在效度的評估。
指實驗結論在推論和應用上的準確程度。影響實驗的外在效度因素如下:
1.實驗控制的影響。2.樣本的代表性影響。
3.測量工具的影響。4.指標設計有局限性。
4、比較霍桑實驗和權威服從實驗,談談實驗室實驗與現(xiàn)場實驗的相同點與相異點?
1.米爾斯萊姆的權威服從研究。
創(chuàng)設人工情境,很多實驗刺激都是人為虛構的,如1974年美國斯坦利。米爾斯萊姆關于權威與服從的研究。
2.霍桑實驗。
較典型的嚴格控制型現(xiàn)場實驗。后來成為“社會人”假設的基礎。
3.現(xiàn)場實驗與實驗室實驗的比較。
米爾斯萊姆的權威服從研究是典型的實驗室實驗,而霍桑實驗是典型的現(xiàn)場實驗。實驗室實驗是在某種嚴格指定與控制的人工環(huán)境中進行的實驗?,F(xiàn)場實驗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進行的只控制部分條件的實驗。現(xiàn)場實驗是社會研究中最常用的實驗調(diào)查方式,特點:隱蔽性好,真實性較高。
簡答題:
1、簡述實驗法的一般邏輯原理?
先測量在沒有受到A的影響之前B的情況(前測),然后施加實驗刺激A并保持其他條件完全相同,再對受A影響后的B進行測量(后測)。最后通過比較前后兩次測量的結果是否存在差異來判定A和B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如果前后兩次情況發(fā)生變化,則能夠初步認為A是導致B變化的原因,即A——>B.
2、簡述有控制組實驗原理?
實驗者在實驗中增加一個控制組,將實驗組和控制組放到相同的環(huán)境條件下,給實驗組加以了實驗刺激A,而控制組沒有實驗刺激。然后比較實驗組和控制組的前測和后測的結果。如兩組的前測和后測結果的變化情況不同,說明實驗刺激的因素產(chǎn)生了作用。反之,情況是一樣的,說明這種變化是由其他因素引起的。
3、簡述選擇受試者的原理?
1.隨機法。 2.配對法。
3.排除法。 4.納入法。
4、實驗的實施階段具體包括哪些過程?
1.選擇合適的實驗對象。
2.在隨機原則下組合實驗對象,并對他們進行實驗必須的指導。
3.對因變量進行前測。
4.進行實驗刺激。
5.進行實驗后測。
6.向?qū)嶒瀸ο笳f明實驗的真實目的和原因,詢問他們的實際感受。
論述題:
1、試析實驗法的特點?
1.人為設定觀察情況。
2.直接建立研究結論。
3.實驗結果受實驗人員和實驗對象的主觀影響。
產(chǎn)生:1.自覺或不自覺地只注意那些與假設一致的現(xiàn)象,研究結論不全面或不真實;2.自覺或不自覺地誘導或暗示實驗對象,使實驗結果產(chǎn)生偏向。
2、試析單變量實驗設計方法。
假設自變量只有一個,采用完全隨機化設計。
1.后測設計。
分為兩組,一組為控制組,一組為實驗組,只作一次實驗檢測。
2.前測后測設計。
在兩個組未進行實驗前都進行測定,主要目的是排除因?qū)嶒灲M的控制組實際上不完全同質(zhì)造成的實驗誤差。適用于樣本容量較小,差異性較大情況。缺點:前測的反作用效果。
3.四組設計。(又稱所羅門設計)
隨機取樣,并隨機分為四組,二組為實驗組,二組為控制組,二組中一組有前測,一組無前測。統(tǒng)計方法是獨立樣本2X2方差分析,經(jīng)費較大。
3、試述影響實驗效度的因素?
實驗效度表明實驗所能揭示事物本質(zhì)規(guī)劃的有效程度。
1.內(nèi)在效度評估。
通過測量實驗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值偏離真實值的程度得到。
根據(jù)坎貝爾和斯坦利的看法,影響內(nèi)在效度的因素有如下原因:
1.特殊事件。 2.被研究者的變化。
3.受測經(jīng)驗的增加。4.測量工具信度差。
5.統(tǒng)計方法的影響。6.被試者流失。
7.前測影響。 8.實驗組與控制組出現(xiàn)溝通。
2.外在效度的評估。
指實驗結論在推論和應用上的準確程度。影響實驗的外在效度因素如下:
1.實驗控制的影響。2.樣本的代表性影響。
3.測量工具的影響。4.指標設計有局限性。
4、比較霍桑實驗和權威服從實驗,談談實驗室實驗與現(xiàn)場實驗的相同點與相異點?
1.米爾斯萊姆的權威服從研究。
創(chuàng)設人工情境,很多實驗刺激都是人為虛構的,如1974年美國斯坦利。米爾斯萊姆關于權威與服從的研究。
2.霍桑實驗。
較典型的嚴格控制型現(xiàn)場實驗。后來成為“社會人”假設的基礎。
3.現(xiàn)場實驗與實驗室實驗的比較。
米爾斯萊姆的權威服從研究是典型的實驗室實驗,而霍桑實驗是典型的現(xiàn)場實驗。實驗室實驗是在某種嚴格指定與控制的人工環(huán)境中進行的實驗?,F(xiàn)場實驗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進行的只控制部分條件的實驗。現(xiàn)場實驗是社會研究中最常用的實驗調(diào)查方式,特點:隱蔽性好,真實性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