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實質性測試
(一)存貨的實地盤點
1.存貨盤點計劃的制定。
一般來說,盤點計劃由企業(yè)制定,但是為了充分了解企業(yè)的盤點程序,評估盤點程序的有效性,向企業(yè)提出修改建議,審計人員也應該參與企業(yè)存貨盤點計劃的制定。
2.盤點時間的確定。
企業(yè)可以在期末以后進行盤點,也可以在期末之前或是周期性進行盤點。一般來說,審計人員總是希望存貨的盤點時間比較接近資產負債表日。
3.實地觀察存貨盤點。
審計人員在存貨盤點過程中應注意觀察參與盤點的人員是否按照存貨盤點的規(guī)定履行自己的職責。
審計人員一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對存貨的盤點進行檢查:
(1)檢查所有權不屬于企業(yè)的存貨是否單獨保管,是否所有權屬于企業(yè)的存貨都懸掛了盤點標簽;
(2)詢問企業(yè)管理人員盤點的存貨中是否包括代銷,或已作銷售處理但尚未發(fā)出的存貨;
(3)觀察存貨盤點過程中是否所有的存貨均已停止移動;
(4)在標簽還沒有取下來之前抽點存貨,檢查盤點標簽上的盤點結果是否符合實際(注意檢查存貨的數量、單價、計量單位和質量);
(5)抽點在產品存貨時,還須查明盤點標簽上記錄的完工程度是否適當;
(6)對沒有列入盤點范圍的存貨也應進行必要的審查,以確定其所有權和企業(yè)是否適當地履行了保管理責任;
(7)在工作底稿中記錄實際的盤點結果和企業(yè)的賬面記錄,查明差異的原因;
(8)在工作底稿中記錄年末最后一張銷貨發(fā)票和驗收報告的編號以備隨后作截止測試;
(9)檢查所有已用過的標簽和未用過的標簽,以確定沒有標簽遺失或是被有意隱藏起來。
盤點完成之后,審計人員還應該對存放在上地的存貨進行必要的詢證或采取別的替代措施。
4.選擇抽點的項目。
審計人員可以采用分層抽樣法,對于金額較大、數量較少的項且全部都要復查,而對于金額較小,數量較多的項目則可以采用統計抽樣的方法確定抽點的項目。審計人員還應特別注意那些存放時間較長,有可能已經發(fā)生破損或變質的存貨項目。
(二)存貨的計價測試
計價審計的樣本,應從存貨數量已經盤點、單價和總金額已經計入存貨匯總表的結存存貨中選擇。選擇樣本時應著重選擇結存余額較大且價格變化比較頻繁的項目,同時考慮所選樣本的代表性。抽樣方法一般采用分層抽樣法。抽樣規(guī)模應足以推斷總體的情況。
企業(yè)計價方法一經選擇,在沒有足夠理由的情況下,計價方法在同一年度內不得改變。
在存貨計價審計中,如果企業(yè)對期末存貨采用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的方法計價,則注冊會計師應充分關注企業(yè)存貨可變現凈值的確定。
1.外購存貨的計價測試。
審計人員應該了解被審計單位使用的存貨計價方法(包括個別認定法、加權平均法、移動加權平均法、先進先出法、后進先出法、計劃成本法等)審計人員還要調查企業(yè)存貨價值的構成是否符合企業(yè)會計準則的規(guī)定。存貨的計價測試一般采用分層變量抽樣法。
審計人員對于抽取的樣本應該核對發(fā)票上的單價。在先進先出法下,期末存貨的單價應該是被審計單位靠近會計期末購入存貨的單價,所以審計人員只需審查最近進貨的單價就可以判斷存貨余額的計價是否確。而對于后進先出去的審計就沒有先進先出法那么簡單,審計人員只有去審查期末存貨余額在后進先出法的假定下來自于哪幾批購貨,然后去審查這幾批購貨發(fā)票上的單價。
2.自制存貨的計價測試
審計人員可以通過抽查原材料分配表和有關貨物記錄,審查單位產品所耗用原材料的單價和數量。
產品所耗直接人工等于所耗人工小時乘以單位人工小時的成本。審計人員可以通過檢查生產工時記錄和產品設計或標準成本資料了解產品所耗直接人工的合理性。
對于制造費用的審查,則必須依賴于被審計單位分配制造費用的方法和制造費用所包括的內容。但審計人員必須對分配方法的合理性和一貫性作出評價并進行重新計算。
當被審計單位使用標準成本制度時,審計人員則應將重點放在實際成本和標準成本的差異上。
(三)在途材料的審查
審查材料采購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材料采購是否真實。
2.有無長期未到的材料采購。
(四)委托加工材料的審查
對委托加工材料審查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委托加工是否必要。
2.存貨發(fā)出手續(xù)是否完備。
3.消耗定額是否合理。
4.驗收入庫手續(xù)是否完備。
5.剩余存貨是否全部收回。
6.加工費是否合理。
(五)在用低值易耗品的審查
低值易耗品一般分為在庫和在用兩大類。對于在庫低值易耗品的審查與庫存材料的審查相同。而對于在用低值易耗品審查,要注意以下幾點:
1.賬實是否相符。
2.領用、保管制度是否健全。
3.攤銷方法是否正確。
(六)購銷業(yè)務的年度截止測試
存貨截止審計,就是檢查截止到12月31日,所購入并已包括在12月31日存貨盤點范圍內的存貨。存貨正確截止的關鍵在于存貨實物納入盤點范圍的時間與存貨引起的借貸雙方會計科目的入賬時間都處于同一會計期間。
按照存貨正確截止的基本要求,若未將年終在途貨物列入當年存貨盤點范圍內,只要相應的負債亦同時計入次年賬內,對會計報表的影響并不重要。
存貨截止審計的主要方法是抽查存貨盤點日期前后的購貨發(fā)票與驗收報告(或入庫單),檔案中的每張發(fā)票均附有驗收報告(或入庫單),12月底入賬的發(fā)票如果附有12月31日或之前的驗收報告或入庫單,則貨物肯定已經入庫,并包括在本年的實地盤點存貨范圍內,如果驗收報告日期為1月份的日期,則貨物不會列入年底實地盤點存貨范圍內,反之,如果僅有驗收報告或入庫單而并無購貨發(fā)票,則應認真審核每一驗收報告單上面是否加蓋暫估入庫印章,并以暫估價記入當年存貨賬內,待次年年初以紅字沖銷。
存貨截止審計的另一種方法是審閱驗收部門的業(yè)務記錄,在確定截止審計樣本時,一般以截止日為界限,分別向前倒推或向后順推若干日,按順序選取較大金額購貨業(yè)務發(fā)票或驗收報告作審計樣本。截止測試完成后,對于發(fā)現的截止錯誤,應提請被審計單位做必要的賬務調整。
(七)審查存貨在會計報表上的反映是否公允
第四節(jié) 長期投資審計
一、 審計目標
(一)確定被審計單位的長期投資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
(二)確定被審計單位的長期投資在資產負債表日確實存在;
(三)確定被審計單位在特定期間發(fā)生的長期投資業(yè)務均已記錄完結,沒有遺漏;
(四)確定被審計單位資產負債表中的長期投資確實為被審計單位所擁有的;
(五)確定被審計單位長期投資的計價是否合適;
(六)確定長期投資投資期末余額是否按照長期股票投資、長期債券投資和其他長期投資的合計數填列;
(七)確定長期投資在會計的表上是否恰當披露。
(一)存貨的實地盤點
1.存貨盤點計劃的制定。
一般來說,盤點計劃由企業(yè)制定,但是為了充分了解企業(yè)的盤點程序,評估盤點程序的有效性,向企業(yè)提出修改建議,審計人員也應該參與企業(yè)存貨盤點計劃的制定。
2.盤點時間的確定。
企業(yè)可以在期末以后進行盤點,也可以在期末之前或是周期性進行盤點。一般來說,審計人員總是希望存貨的盤點時間比較接近資產負債表日。
3.實地觀察存貨盤點。
審計人員在存貨盤點過程中應注意觀察參與盤點的人員是否按照存貨盤點的規(guī)定履行自己的職責。
審計人員一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對存貨的盤點進行檢查:
(1)檢查所有權不屬于企業(yè)的存貨是否單獨保管,是否所有權屬于企業(yè)的存貨都懸掛了盤點標簽;
(2)詢問企業(yè)管理人員盤點的存貨中是否包括代銷,或已作銷售處理但尚未發(fā)出的存貨;
(3)觀察存貨盤點過程中是否所有的存貨均已停止移動;
(4)在標簽還沒有取下來之前抽點存貨,檢查盤點標簽上的盤點結果是否符合實際(注意檢查存貨的數量、單價、計量單位和質量);
(5)抽點在產品存貨時,還須查明盤點標簽上記錄的完工程度是否適當;
(6)對沒有列入盤點范圍的存貨也應進行必要的審查,以確定其所有權和企業(yè)是否適當地履行了保管理責任;
(7)在工作底稿中記錄實際的盤點結果和企業(yè)的賬面記錄,查明差異的原因;
(8)在工作底稿中記錄年末最后一張銷貨發(fā)票和驗收報告的編號以備隨后作截止測試;
(9)檢查所有已用過的標簽和未用過的標簽,以確定沒有標簽遺失或是被有意隱藏起來。
盤點完成之后,審計人員還應該對存放在上地的存貨進行必要的詢證或采取別的替代措施。
4.選擇抽點的項目。
審計人員可以采用分層抽樣法,對于金額較大、數量較少的項且全部都要復查,而對于金額較小,數量較多的項目則可以采用統計抽樣的方法確定抽點的項目。審計人員還應特別注意那些存放時間較長,有可能已經發(fā)生破損或變質的存貨項目。
(二)存貨的計價測試
計價審計的樣本,應從存貨數量已經盤點、單價和總金額已經計入存貨匯總表的結存存貨中選擇。選擇樣本時應著重選擇結存余額較大且價格變化比較頻繁的項目,同時考慮所選樣本的代表性。抽樣方法一般采用分層抽樣法。抽樣規(guī)模應足以推斷總體的情況。
企業(yè)計價方法一經選擇,在沒有足夠理由的情況下,計價方法在同一年度內不得改變。
在存貨計價審計中,如果企業(yè)對期末存貨采用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的方法計價,則注冊會計師應充分關注企業(yè)存貨可變現凈值的確定。
1.外購存貨的計價測試。
審計人員應該了解被審計單位使用的存貨計價方法(包括個別認定法、加權平均法、移動加權平均法、先進先出法、后進先出法、計劃成本法等)審計人員還要調查企業(yè)存貨價值的構成是否符合企業(yè)會計準則的規(guī)定。存貨的計價測試一般采用分層變量抽樣法。
審計人員對于抽取的樣本應該核對發(fā)票上的單價。在先進先出法下,期末存貨的單價應該是被審計單位靠近會計期末購入存貨的單價,所以審計人員只需審查最近進貨的單價就可以判斷存貨余額的計價是否確。而對于后進先出去的審計就沒有先進先出法那么簡單,審計人員只有去審查期末存貨余額在后進先出法的假定下來自于哪幾批購貨,然后去審查這幾批購貨發(fā)票上的單價。
2.自制存貨的計價測試
審計人員可以通過抽查原材料分配表和有關貨物記錄,審查單位產品所耗用原材料的單價和數量。
產品所耗直接人工等于所耗人工小時乘以單位人工小時的成本。審計人員可以通過檢查生產工時記錄和產品設計或標準成本資料了解產品所耗直接人工的合理性。
對于制造費用的審查,則必須依賴于被審計單位分配制造費用的方法和制造費用所包括的內容。但審計人員必須對分配方法的合理性和一貫性作出評價并進行重新計算。
當被審計單位使用標準成本制度時,審計人員則應將重點放在實際成本和標準成本的差異上。
(三)在途材料的審查
審查材料采購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材料采購是否真實。
2.有無長期未到的材料采購。
(四)委托加工材料的審查
對委托加工材料審查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委托加工是否必要。
2.存貨發(fā)出手續(xù)是否完備。
3.消耗定額是否合理。
4.驗收入庫手續(xù)是否完備。
5.剩余存貨是否全部收回。
6.加工費是否合理。
(五)在用低值易耗品的審查
低值易耗品一般分為在庫和在用兩大類。對于在庫低值易耗品的審查與庫存材料的審查相同。而對于在用低值易耗品審查,要注意以下幾點:
1.賬實是否相符。
2.領用、保管制度是否健全。
3.攤銷方法是否正確。
(六)購銷業(yè)務的年度截止測試
存貨截止審計,就是檢查截止到12月31日,所購入并已包括在12月31日存貨盤點范圍內的存貨。存貨正確截止的關鍵在于存貨實物納入盤點范圍的時間與存貨引起的借貸雙方會計科目的入賬時間都處于同一會計期間。
按照存貨正確截止的基本要求,若未將年終在途貨物列入當年存貨盤點范圍內,只要相應的負債亦同時計入次年賬內,對會計報表的影響并不重要。
存貨截止審計的主要方法是抽查存貨盤點日期前后的購貨發(fā)票與驗收報告(或入庫單),檔案中的每張發(fā)票均附有驗收報告(或入庫單),12月底入賬的發(fā)票如果附有12月31日或之前的驗收報告或入庫單,則貨物肯定已經入庫,并包括在本年的實地盤點存貨范圍內,如果驗收報告日期為1月份的日期,則貨物不會列入年底實地盤點存貨范圍內,反之,如果僅有驗收報告或入庫單而并無購貨發(fā)票,則應認真審核每一驗收報告單上面是否加蓋暫估入庫印章,并以暫估價記入當年存貨賬內,待次年年初以紅字沖銷。
存貨截止審計的另一種方法是審閱驗收部門的業(yè)務記錄,在確定截止審計樣本時,一般以截止日為界限,分別向前倒推或向后順推若干日,按順序選取較大金額購貨業(yè)務發(fā)票或驗收報告作審計樣本。截止測試完成后,對于發(fā)現的截止錯誤,應提請被審計單位做必要的賬務調整。
(七)審查存貨在會計報表上的反映是否公允
第四節(jié) 長期投資審計
一、 審計目標
(一)確定被審計單位的長期投資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
(二)確定被審計單位的長期投資在資產負債表日確實存在;
(三)確定被審計單位在特定期間發(fā)生的長期投資業(yè)務均已記錄完結,沒有遺漏;
(四)確定被審計單位資產負債表中的長期投資確實為被審計單位所擁有的;
(五)確定被審計單位長期投資的計價是否合適;
(六)確定長期投資投資期末余額是否按照長期股票投資、長期債券投資和其他長期投資的合計數填列;
(七)確定長期投資在會計的表上是否恰當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