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保險
1、從本質上講,保險體現(xiàn)的是一種經濟關系,表現(xiàn)在:(1)保險人與被保險人的商品交換關系;(2)保險人與被保險人之間的收人再分配關系。
2、保險具有三個特征:
(1)保險是集合眾多單位和個人的經濟互助關系。
(2)保險費率是運用科學的方法計算出來的,所謂科學的方法即大數(shù)法則。
(3)保險人與被保險人是一種權利對等關系。
3、保險的基本職能是組織經濟補償。保險補償包括危險轉移損失分攤和實施補償?shù)葍热荨?BR> 危險轉移是保險組織經濟補償?shù)氖滓h(huán)節(jié)和內容。
4、保險實施補償?shù)姆秶饕幸韵聨讉€方面:
(1)被保險人因災害事故所遭受的財產損失,
(2)被保險人因災害事故是自己身體遭受的傷亡和保險期滿應給付的保險金。
(3)被保險人因災害事故依法對他人應負的經濟賠償,
(4)被保險人因另一方當事人不履行合同所遭受的經濟損失
(5)還有災害事故發(fā)生后,被保險人因施救保險標的所發(fā)生的一切費用。
5、按照保險標的分類,可將保險分為財產保險人身保險責任保險信用保證保險。
6、信用保證保險就是以信用保證作為保險標的的保險。它包括雇員忠誠保險履約保證保險投資保險等。
7、按承保方式分類,可將保險分為逐筆保險預約保險流動保險和總括保險。
8、逐筆保險適用于船舶保險和貨物批量零星收貨人分散的進出口貨物運輸保險。
9、根據保險價值在保險合同中是否先予確定,可將保險劃分為定值保險和不定值保險。
10、按承保人分類,可將保險劃分為單獨保險共同保險和重復保險。
11、造成超額保險的主要原因有兩種,一種原因可能是由于在保險過程中,保險標的市價跌落致使實際價值低于保險金額;另一種原因可能是投保人有不良動機,企圖騙取賠款。
12、保險的基本原則(簡述)(1)誠信原則(2)可保利益原則(3)近因原則。(4)補償原則。
13、誠信原則的推行最早始于海上保險。
14、可保利益的基本要求(條件):
(1)可保利益必須是確定的。
(2)可保利益必須能計價。
(3)可保利益必須是合法的。
15、貨物運輸保險在保險標的受損時有可保利益就行。
16、保險所講的近因是指在保險標的發(fā)生損失中起能動決定性作用的因素。
17、補償原則主要用于各種非壽險服務,人壽保險中的醫(yī)療傷害性保險,由于能夠用貨幣計算也可以進行補償。
18、常用的補償方式有以下幾種:(1)支付現(xiàn)金(是使用最多的一種方式)(2)更換(3)修理。
19、補償相關問題的處理:(1)代位追償,(由保險人向責任方追償,防止被保險人獲得雙重賠償),(2)權利轉讓,(3)損余處理,(4)重復保險。
20、保險合同也稱保險契約,是保險人與被保險人在自愿的基礎上建立的關于接受與轉移危險的法律性協(xié)議。
21、保險合同的一般屬性:(1)保險合同是承諾合同。(2)保險合同是雙方合同。(3)保險合同是有償合同。(4)保險合同是附和合同。
22、保險合同的特殊性:
(1)保險人履行義務的不定性,是指保險人履行補償合同的義務是不確定的。
(2)當事人之間以等價進行經濟往來,
(3)簽約一方可以是自然人。
(4)保險合同的可廢性。
23、保險合同的當事人有保險人投保人和被保險人。
24、經紀人的傭金,由保險人支付。
25、保險合同的客體指的是保險合同中權利義務所指的對象——保險標的及其可保利益。
26、人身險的保險合同不能轉讓
27、財產險的保險合同可以轉讓,但必須得到保險人同意,辦理過戶手續(xù)。
28、運輸險的保險合同例外,可以不經保險人同意,被保險人在保險單上背書后轉讓。
29、保險合同終止的幾種原因:(1)自然終止(是保險合同最普通最基本的終止原因)(2)義務履行完畢終止,(3)協(xié)議明示終止,(4)違約終止,(5)原始失效。
30、特別約定承保財產的范圍包括:(1)金銀珠寶鉆寶玉器首飾古幣古玩古書古畫郵票藝術品稀有金屬等珍貴物品;(2)水閘鐵路道路涵洞橋梁碼頭;(3)礦井礦坑內的設備和物質。
31、人身保險最基本的是生存保險和死亡保險。
32、再保險也稱分保,指保險人與被保險人或投保人簽訂保險契約后,為將其所承擔的風險責任全部或部分地轉移出去,再與其他保險人就同一保險標的簽訂保險契約的經濟行為。這是以原保險契約的存在為前提的。
33、展業(yè)管理是保險業(yè)務管理的基礎,是業(yè)務管理的首要內容。
1、從本質上講,保險體現(xiàn)的是一種經濟關系,表現(xiàn)在:(1)保險人與被保險人的商品交換關系;(2)保險人與被保險人之間的收人再分配關系。
2、保險具有三個特征:
(1)保險是集合眾多單位和個人的經濟互助關系。
(2)保險費率是運用科學的方法計算出來的,所謂科學的方法即大數(shù)法則。
(3)保險人與被保險人是一種權利對等關系。
3、保險的基本職能是組織經濟補償。保險補償包括危險轉移損失分攤和實施補償?shù)葍热荨?BR> 危險轉移是保險組織經濟補償?shù)氖滓h(huán)節(jié)和內容。
4、保險實施補償?shù)姆秶饕幸韵聨讉€方面:
(1)被保險人因災害事故所遭受的財產損失,
(2)被保險人因災害事故是自己身體遭受的傷亡和保險期滿應給付的保險金。
(3)被保險人因災害事故依法對他人應負的經濟賠償,
(4)被保險人因另一方當事人不履行合同所遭受的經濟損失
(5)還有災害事故發(fā)生后,被保險人因施救保險標的所發(fā)生的一切費用。
5、按照保險標的分類,可將保險分為財產保險人身保險責任保險信用保證保險。
6、信用保證保險就是以信用保證作為保險標的的保險。它包括雇員忠誠保險履約保證保險投資保險等。
7、按承保方式分類,可將保險分為逐筆保險預約保險流動保險和總括保險。
8、逐筆保險適用于船舶保險和貨物批量零星收貨人分散的進出口貨物運輸保險。
9、根據保險價值在保險合同中是否先予確定,可將保險劃分為定值保險和不定值保險。
10、按承保人分類,可將保險劃分為單獨保險共同保險和重復保險。
11、造成超額保險的主要原因有兩種,一種原因可能是由于在保險過程中,保險標的市價跌落致使實際價值低于保險金額;另一種原因可能是投保人有不良動機,企圖騙取賠款。
12、保險的基本原則(簡述)(1)誠信原則(2)可保利益原則(3)近因原則。(4)補償原則。
13、誠信原則的推行最早始于海上保險。
14、可保利益的基本要求(條件):
(1)可保利益必須是確定的。
(2)可保利益必須能計價。
(3)可保利益必須是合法的。
15、貨物運輸保險在保險標的受損時有可保利益就行。
16、保險所講的近因是指在保險標的發(fā)生損失中起能動決定性作用的因素。
17、補償原則主要用于各種非壽險服務,人壽保險中的醫(yī)療傷害性保險,由于能夠用貨幣計算也可以進行補償。
18、常用的補償方式有以下幾種:(1)支付現(xiàn)金(是使用最多的一種方式)(2)更換(3)修理。
19、補償相關問題的處理:(1)代位追償,(由保險人向責任方追償,防止被保險人獲得雙重賠償),(2)權利轉讓,(3)損余處理,(4)重復保險。
20、保險合同也稱保險契約,是保險人與被保險人在自愿的基礎上建立的關于接受與轉移危險的法律性協(xié)議。
21、保險合同的一般屬性:(1)保險合同是承諾合同。(2)保險合同是雙方合同。(3)保險合同是有償合同。(4)保險合同是附和合同。
22、保險合同的特殊性:
(1)保險人履行義務的不定性,是指保險人履行補償合同的義務是不確定的。
(2)當事人之間以等價進行經濟往來,
(3)簽約一方可以是自然人。
(4)保險合同的可廢性。
23、保險合同的當事人有保險人投保人和被保險人。
24、經紀人的傭金,由保險人支付。
25、保險合同的客體指的是保險合同中權利義務所指的對象——保險標的及其可保利益。
26、人身險的保險合同不能轉讓
27、財產險的保險合同可以轉讓,但必須得到保險人同意,辦理過戶手續(xù)。
28、運輸險的保險合同例外,可以不經保險人同意,被保險人在保險單上背書后轉讓。
29、保險合同終止的幾種原因:(1)自然終止(是保險合同最普通最基本的終止原因)(2)義務履行完畢終止,(3)協(xié)議明示終止,(4)違約終止,(5)原始失效。
30、特別約定承保財產的范圍包括:(1)金銀珠寶鉆寶玉器首飾古幣古玩古書古畫郵票藝術品稀有金屬等珍貴物品;(2)水閘鐵路道路涵洞橋梁碼頭;(3)礦井礦坑內的設備和物質。
31、人身保險最基本的是生存保險和死亡保險。
32、再保險也稱分保,指保險人與被保險人或投保人簽訂保險契約后,為將其所承擔的風險責任全部或部分地轉移出去,再與其他保險人就同一保險標的簽訂保險契約的經濟行為。這是以原保險契約的存在為前提的。
33、展業(yè)管理是保險業(yè)務管理的基礎,是業(yè)務管理的首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