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規(guī)劃師輔導:城市綠化存在的問題

字號:

近年來,隨著生產力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城市綠化工作取得了長足的進展,同時也暴露出一些普遍存在的問題。
    1 人均公共綠地指標低且分布不合理
    我國城市城建、園林部門每年都花相當大的代價建成一批新綠地,公共綠地絕對值每年都在不斷增加,但由于近年來城市擴展蔓延加劇,加之一些城市出現(xiàn)流動人口激增,造成城市人口增長,使得城市人均綠地面積普遍偏少。從全國222個城市的綠地規(guī)劃指標分析可知,到2000年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7 m2/人的有 140個城市,就人均公園面積而言,美國華盛頓為50 m2/人,澳大利亞堪培拉為70 m2/人,瑞典斯德哥爾摩超過80 m2/人。據世界49個城市統(tǒng)計,人均公共綠地10 m2/人以上的占70%。可見,我國與國外城市相比,人均公共綠地指標差距較大。此外,有限的公共綠地在城市中的分布亦不合理,城市中公園綠地或偏于一角,或集中于城市邊緣,未能均衡分布,不利于城市居民出游和綠地生態(tài)效益的發(fā)揮。
    2 未能構建起完整的城郊一體化生態(tài)綠化系統(tǒng)
    長期以來,許多城市的綠地規(guī)劃只注重圍繞城市中心做文章,市內綠化、公園綠化局部成為刻意求作的對象,而忽視了郊區(qū)、干道和河道綠化,未能按"斑塊--廊道--基質"相結合的原則,構建完整的城市生態(tài)綠地系統(tǒng),因此造成綠化的范圍和區(qū)域較為單一,缺乏系統(tǒng)性、科學性和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