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計算題
(一) 【答案】
71. B
【解析】保本點銷售量=50000÷(100—60)=1250(件)
72. C
【解析】實現(xiàn)目標(biāo)利潤銷售量=(50000+2500000)÷40=63750(件)
73. C
【解析】邊際貢獻=50000+2500000=2550000(元)
單位邊際貢獻=2550000÷100000=25.5(元)
單位變動成本=100—25.5=74.5(元)
74. B
【解析】邊際貢獻=(100—60)×100000=4000000(元)
固定成本=4000000—2500000=1500000(元)
(二)【答案】
75.D
【解析】2007年3月1日購入股票時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ǎn)——成本 501
貸:銀行存款 501
76.B
【解析】2007年6月30日,股票按公允價值計量,該股票當(dāng)日公允價值=100×4.8=480(萬元)
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501-480) 21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ǎn)——公允價值變動 21
77.C
【解析】2007年9月30日出售股票
借:銀行存款 160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ǎn)——公允價值變動 4.2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ǎn)——成本(501×20%)100.2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21×20%)4.2
投資收益 59.8
78.A
【解析】① 2007年12月31日,該股票按公允價值計量
2007年末該股票公允價值=80×6=480(萬元),賬面余額=(501-21)×80%=384(萬元)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ǎn)——公允價值變動 96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480-384) 96
②2007年12月31日,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ǎn)的賬面價值為480萬元,其計稅基礎(chǔ)為400.8萬元(501×80%),產(chǎn)生應(yīng)納稅暫時性差異79.2萬元,應(yīng)確認(rèn)為遞延所得稅負(fù)債:
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79.2×25%)19.8
貸:遞延所得稅負(fù)債 19.8
(一) 【答案】
71. B
【解析】保本點銷售量=50000÷(100—60)=1250(件)
72. C
【解析】實現(xiàn)目標(biāo)利潤銷售量=(50000+2500000)÷40=63750(件)
73. C
【解析】邊際貢獻=50000+2500000=2550000(元)
單位邊際貢獻=2550000÷100000=25.5(元)
單位變動成本=100—25.5=74.5(元)
74. B
【解析】邊際貢獻=(100—60)×100000=4000000(元)
固定成本=4000000—2500000=1500000(元)
(二)【答案】
75.D
【解析】2007年3月1日購入股票時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ǎn)——成本 501
貸:銀行存款 501
76.B
【解析】2007年6月30日,股票按公允價值計量,該股票當(dāng)日公允價值=100×4.8=480(萬元)
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501-480) 21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ǎn)——公允價值變動 21
77.C
【解析】2007年9月30日出售股票
借:銀行存款 160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ǎn)——公允價值變動 4.2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ǎn)——成本(501×20%)100.2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21×20%)4.2
投資收益 59.8
78.A
【解析】① 2007年12月31日,該股票按公允價值計量
2007年末該股票公允價值=80×6=480(萬元),賬面余額=(501-21)×80%=384(萬元)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ǎn)——公允價值變動 96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480-384) 96
②2007年12月31日,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ǎn)的賬面價值為480萬元,其計稅基礎(chǔ)為400.8萬元(501×80%),產(chǎn)生應(yīng)納稅暫時性差異79.2萬元,應(yīng)確認(rèn)為遞延所得稅負(fù)債:
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79.2×25%)19.8
貸:遞延所得稅負(fù)債 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