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中國稅制”筆記(14)

字號:

第九章 行為稅制
    一、概述
    (一)一般問題/基本問題
    1.定義:是以納稅人的某種特定行為作為征稅對象的稅種。
    2.特點:具有特殊的目的性——不主要是為了取得財政收入,而是為了寓禁于征。
    3.意義:(1)在調節(jié)某種經濟行為上,更能體現國家的意志。
    (2)為了限制某種行為,實行寓禁于征的政策,發(fā)揮適宜補缺的特殊作用。
    (二)社會保險稅的設想
    1.概述
    (1)定義:是國家通過立法對企業(yè)、職工、自由職業(yè)者支付或取得的工資課征的一種稅。
    (2)特點:負擔與收益相對應(又不是一一對應)
    (3)原則:實行政府,企業(yè),個人三方共同負擔的原則。
    2.征收制度的設想
    (1)納稅人:各類企事業(yè)單位及這些單位的中方職工,城鎮(zhèn)自由職業(yè)者。
    (2)征稅范圍:中國境內的各類企事業(yè)單位及這些單位的中方職工,城鎮(zhèn)自由職業(yè)者。
    (3)稅目:養(yǎng)老保險,失業(yè)保險,遺囑保險,傷殘保險,醫(yī)療保險。
    (4)計稅依據:是納稅人支付或取得的工資總額,城鎮(zhèn)自由職業(yè)者和私營企業(yè)主取得的毛收入(總收入)在扣除規(guī)定的免稅項目及稅基限額后的余額。
    (5)稅率:比例稅率
    (三)證券交易稅的設想
    1.概述
    (1)定義:是對我國境內發(fā)生證券交易行為的單位和個人征收的一種稅。
    (2)意義/必要性:①是加強證券市場管理的需要 ②是實現稅制公平的需要。
    2.征收制度
    (1)納稅人:是在我國境內發(fā)生證券交易行為的單位和個人。
    (2)征稅范圍:是在我國境內交易、轉讓的有價證券。(包括股票、債券、投資基金)
    (3)計稅依據:證券交易的成交額。
    (4)稅率:設計要求:從低設計。(因為投資風險大)
    稅率類別:股票 3‰~5‰
    債券 0.1‰~0.5‰
    投資基金 0.5‰~1‰
    免稅:國債,人民銀行向專業(yè)銀行發(fā)行不滿一年的債券。
    二、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jié)稅
    1.定義和作用
    (1)定義:是對在我國境內從事固定資產投資行為的單位和個人征收的一種稅。
    (2)作用:①有利于解決我國現階段固定資產投資領域存在的問題。(投資總量過大,結構失衡,資金分散) ②有利于促進投資結構的改善 ③是深化稅收改革,完善稅制的重要內容。
    2.征收制度
    (1)征稅對象:固定資產投資行為。
    (2)征稅范圍:包括使用各種資金進行的固定資產投資。
    (3)納稅人:是在我國境內用各種資金進行固定資產投資的所有單位和個人。
    (4)稅率:實行送別稅率,分5檔 0%,5%,10%,15%,30%。
    (5)計稅依據:是固定資產投資實際完成的投資總額。
    (6)稅金來源:列入項目總投資。
    三、印花稅
    (一)基本問題
    1.定義:是對書立、領受應稅憑證的行為征收的一種稅。
    2.開征的意義:
    (1)有利于增加財政收入,為經濟建設積累資金。
    (2)有利于我國市場經濟新次序的建立,加強憑證管理,促進經濟行為規(guī)范化。
    (3)有利于促進企業(yè)提高合同的兌現率,促進各方信守合同。
    (4)有利于提高納稅人的法制觀念。
    3.立法原則:(1)掌握重點稅源 (2)稅負從輕 (3)條文規(guī)定從減
    (二)征收制度
    1.征稅對象:是書立,領受應稅憑證的行為。
    2.計稅依據:(1)按憑證所載金額 (2)按憑證件數定額征收
    3.征稅范圍:經濟合同,產權轉移書據,營業(yè)賬簿,權利、許可證照。
    4.納稅人:經濟合同的立合同人,各種產權轉移書據的立據人,各種營業(yè)賬簿的立賬簿人,各種權利證照的領受人。
    5.稅率☆:對合同,記載資金的賬簿和產權轉移書據,按金額比例貼花,實行比例稅率共分5檔P304 1‰,5‰。(‰。為萬分之),3‰。,0.5‰。,0.3‰。。對權利許可證照和其它營業(yè)賬簿,按件貼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