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對社會經(jīng)濟條件不同的納稅人區(qū)別課稅,體現(xiàn)了稅收的(?。?。
A.橫向公平原則
B.縱向公平原則
C.普遍原則
D.配置原則
2.納稅人在進行商品交易時通過提高價格的方法將其應負擔的稅款轉移給終消費者的稅負轉嫁的形式,被稱為( )。
A.前轉
B.后轉
C.消轉
D.稅收價格化
3.稅收負擔的終歸著點被稱為( )。
A.稅負轉嫁
B.稅負歸宿
C.稅收負擔
D.稅源
4.A國居民王先生在B國取得所得100 000元,已知A國實行收入來源地管轄權, A國稅率為20%;B國實行居民管轄權,B國稅率為l0%。A、B兩國沒有稅收抵免的稅收協(xié)定,則王先生這筆所得應納稅款為(?。?。
A.0
B.10 000元
C.20 000元
D.30 000元
5.甲國居民李先生在乙國取得勞務報酬所得100 000元,利息所得20 000元。已知甲國勞務報酬所得稅率為20%,利息所得稅率為10%;乙國勞務報酬所得稅率為30%,利息所得稅率為5%;甲、乙兩國均實行居民管轄權兼收入來源地管轄權,兩國之間簽訂了稅收抵免協(xié)定,并實際綜合抵免限額法,則下列表述中正確的為(?。?BR> A.上述所得在甲國不用繳納所得稅
B.李先生應在甲國補繳所得稅11 000元
C.李先生應在甲國補繳所得稅22 000元
D.李先生應在甲國補繳所得稅33 000元
6.下列混合銷售行為中,應當征收營業(yè)稅的是(?。?BR> A.家具城銷售家具并實行有償送貨上門服務
B.銀行銷售金銀
C.裝潢公司為客戶包工包料裝飾房屋
D.典當行銷售死當商品
A.橫向公平原則
B.縱向公平原則
C.普遍原則
D.配置原則
2.納稅人在進行商品交易時通過提高價格的方法將其應負擔的稅款轉移給終消費者的稅負轉嫁的形式,被稱為( )。
A.前轉
B.后轉
C.消轉
D.稅收價格化
3.稅收負擔的終歸著點被稱為( )。
A.稅負轉嫁
B.稅負歸宿
C.稅收負擔
D.稅源
4.A國居民王先生在B國取得所得100 000元,已知A國實行收入來源地管轄權, A國稅率為20%;B國實行居民管轄權,B國稅率為l0%。A、B兩國沒有稅收抵免的稅收協(xié)定,則王先生這筆所得應納稅款為(?。?。
A.0
B.10 000元
C.20 000元
D.30 000元
5.甲國居民李先生在乙國取得勞務報酬所得100 000元,利息所得20 000元。已知甲國勞務報酬所得稅率為20%,利息所得稅率為10%;乙國勞務報酬所得稅率為30%,利息所得稅率為5%;甲、乙兩國均實行居民管轄權兼收入來源地管轄權,兩國之間簽訂了稅收抵免協(xié)定,并實際綜合抵免限額法,則下列表述中正確的為(?。?BR> A.上述所得在甲國不用繳納所得稅
B.李先生應在甲國補繳所得稅11 000元
C.李先生應在甲國補繳所得稅22 000元
D.李先生應在甲國補繳所得稅33 000元
6.下列混合銷售行為中,應當征收營業(yè)稅的是(?。?BR> A.家具城銷售家具并實行有償送貨上門服務
B.銀行銷售金銀
C.裝潢公司為客戶包工包料裝飾房屋
D.典當行銷售死當商品